孙忠春
简介
孙忠春于1994年至2007年先后任海马汽车公司调度、生产管理部长、经营计划部长、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职;2006年至2013年8月任海马汽车副总裁,2013年8月任海马汽车集团公司董事、执行总裁。。
2007年至今任海马轿车总经理,从当初的起步到现在第二工厂的建成投产再到第三工厂的动工兴建,孙忠春正把海马汽车的投资一步步变为现实,未来一个年产40万辆汽车的海马郑州即将呈现在人们眼前。
挺进中原
2007年4月,时任海马(郑州)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孙忠春曾经在上海车展上露面,此后便忽然消失了。
原来,他已带着董事长景柱的重托,前往河南郑州开辟海马汽车新的蓝图。
孙忠春知道,海马汽车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战役对于海马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众所周知,海马汽车位于海南岛海口市,这样的地理位置发展汽车,带来的成本增加是毋庸置疑的。一是物流成本,原材料零部件大批量运到岛内,再运出去,成本相比内陆要高很多;二是海南省机械行业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而且海南岛作为旅游城市,不能过度开发工业;三是人才短缺,很多人要想创业都想到内地去发展。因此,海马汽车如果只偏安于海岛,要想做大规模难度相当大。
其实,海马汽车董事长景柱早就认识到,海马要做大做强,走出去是必由之路。他分析认为,基于能源和环保的要求,未来的汽车产业小型化、经济化和清洁化是必然趋势。另外,国内一线城市汽车消费日趋饱和,农村市场尚待开发。基于此,海马集团寻找未来产业新增长极的方案开始浮出水面。
这时候,地处中原的河南郑州成为景柱下一步战略的理想之所。因为这里衔接四方、汽车配套成熟、物流发达,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突出,同时以郑州市为中心方圆500公里,有4.7亿人口;方圆1000公里,超过7亿人口,市场前景广阔,物流运输等竞争优势明显。
就这样,海马汽车入主中原,在郑州基地以微客、微轿立足,打造主流的微车品牌和精品微车生产基地的战略也正式形成了。这项战略涉及80亿元人民币的总投资,预期300亿元年营业额、20亿元年税收以及1.8万人就业。
孙忠春就是带着这样的使命来到郑州。此前的2007年2月28日,海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全资收购了位于中牟县的郑州轻型汽车制造厂。孙忠春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对郑州轻型汽车有限公司进行技术改造,最终形成5万辆整车的产能。
这一切,对于孙忠春来说并非难事,按照集团的规划一步步发展即可。但这个实施的过程中却充满了艰难。
“比较累!”回想这三年来的历程时孙忠春笑着说,初到郑州市时,最缺的就是人才,营销决定于产品,产品决定于研发,但无论是营销还是产品,这些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人来完成。如今海马郑州已经由原来的一小部分人发展到了现在的4000人左右,人多了之后,文化、习惯和做事流程的统一就又成为一个难题,因为这些员工很多都是由其他企业来的,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方式。“如果是老的企业,大部分人都是干了十年了,有感情,但是青年员工是否有归属感?有发展的舞台吗?这是他们的疑问和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我想这是任何企业在扩张的时候都遇到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