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坟墓群
霸王坟墓群位于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安岗村内的冢子坡,地处汉水东岸的开阔平岗地,东接连绵起伏的丘陵山岗,西临汉水东岸的冲积平原。
当地传说双冢子为项羽墓,1992年湖北省考古所等联合考古发掘霸王坟M1、M2号墓,专家据随葬品推论为战国贵族墓。
正文
霸王坟墓群位于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安岗村内的冢子坡。墓地东起米家山西坡,西至徐家营,南接安岗自然村,北抵仙黄公路,总面积14.8万平方米。
1992年,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及襄阳市、老河口市文物部门配合仙人渡镇砖场取土对墓地暴露的二座墓葬进行了抢救发掘。出土保存完好的文物数百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多件。出土的彩绘漆方豆、漆耳杯、彩绘木臂铜弩机、透雕玉佩等制作精美、保存完好,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部分文物曾参加“全国考古新发现展”、“湖北省楚文物精品展”等。
1996年,墓群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老河口市“霸王坟古墓群”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古文字专家破译,霸王坟古墓群一、二号墓出土的24枚竹简为遣册,即专门记录随葬品器物的清单。一号墓一支纪年简,记载墓主人患病而亡,下葬时间为:“周客南公口五逅楚之岁夏栾之月癸酉之日”。也就是说周天子派使者到楚国的后一年,楚历七月癸酉那天下葬。楚国当时的纪年很特别,不以王号纪年,而以上年国家发生的大事来纪年。至于“周客南公”哪一年出使楚国,尚无考证。
考古人员研究认为,这个“周客”不会早在西周,而应是东周即战国时期,因一、二号墓的出土器物,类似于公元前316年下葬的包山楚墓;从随葬礼器推断,一号墓墓主人身份当为士大夫阶层的“元士”,即天子之士。
参考资料
老河口战国楚简修复成功.中国知网.2018-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