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黑圆角蝉

黑圆角蝉

黑圆角蝉黑枕黄鹂普通亚种:Gargara genistae Fabricius),又称圆角蝉、黑角蝉、桑角蝉或桑梢角蝉,属于角蝉科的一种昆虫。

形态特征

成虫

成虫雌性的体长为4.6-4.8mm,翅展为10mm,多数呈红褐色,而雄性个体较小,颜色为黑色。头部长向下倾斜,头顶、额头和唇部在同一平面上朝向腹面。触角呈刚毛状,复眼为红褐色,单眼一对,位于复眼之间,颜色为淡黄色。头胸部密布刻点和黄色细毛。前胸背板前方两侧具有角状突起,即肩角,后方呈屋脊状向后延伸至前翅中部接近臀角处,前胸背板中脊前端不明显,但在前翅斜面向末端都较为明显。小盾片两侧基部为白色,前翅为复翅,颜色为浅黄褐色,基部颜色较暗,顶角为圆形,后翅透明,颜色为灰白色。足基节、腿节的基部为黑色,其余部位为黄褐色。附节共有三节。卵形状为长圆形,长径为1.3mm,颜色为乳白至黄色。若虫体长为3.8-4.7mm,与成虫相似,共有五个龄期,一龄若虫为淡黄褐色,二至五龄若虫为淡绿至深绿色。

黑圆角蝉的卵呈纺锤形,长度约为1mm,颜色为乳白色。

若虫

黑圆角蝉的老熟若虫体长约8mm,体型长形且扁平,腹部末端截断,颜色为绿色,全身覆盖着白色棉絮状蜡粉,腹部末端还附有白色的长绵状蜡丝。

分布范围

除了青海省之外,黑圆角蝉在中国其他省份均有分布。

寄主植物

黑圆角蝉的主要寄主植物包括苜蓿、大豆、棉花、烟草、枸杞、桑、柿子、柑橘、三叶锦鸡儿、沙达旺、枣、杨属、柳树和槐树等多种农作物。

危害特点

黑圆角蝉的成虫和若虫主要通过刺吸植物的枝叶汁液而导致植株生长衰弱。

生态习性

黑圆角蝉的卵产在刺槐基部5-10cm深处的根部表皮下越冬,卵成堆挤在一起,但排列无序。5月中旬孵化,若虫共五个龄期,6月中旬第一代成虫羽化,下旬产卵,8月中旬为第二代成虫期;9月上旬至10月中旬产卵越冬。成虫飞行能力较弱,爬行活跃,遇惊扰能横向爬动躲避。分泌黏液,常吸引蝇类和蚂蚁吸食。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参考资料

黑圆角蝉 Gargara genistae.黑圆角蝉 Gargara genistae.2024-11-04

黑圆角蝉 Gargara genistae.黑圆角蝉 Gargara genistae.2024-11-04

北京农业数字信息资源中心.北京农业数字信息资源中心.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