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县第二中学
甘谷县第二中学,简称甘谷二中,位于甘肃省渭水之滨的龙眼山下,成立于1956年7月,前身为甘谷县初级中学。1958年9月,甘谷县初级中学更名为甘谷县第二中学,增设高中部并升格为完全中学。1970年7月,学校迁至甘谷县新兴镇水电站(现甘谷县新兴中学)。2007年底,高中部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使学校成为一所公办的普通高中。甘谷二中占地75亩,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拥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000多人,53个教学班。
甘谷二中在教育历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曾荣获天水市“教育质量优秀奖”、全市民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示范点、市级“文明单位”以及甘肃省首批“绿色文明单位”和“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甘谷二中与甘谷第一中学齐名,同为甘谷县的重要教育资源。
办学历史
1956年7月,甘谷中学南关校舍建成(今一中校址),学校一分为二,高中部迁新校区,初中部成为甘谷县初级中学,安固邦任代理校长。
1958年9月,甘谷县初级中学改名为甘谷县第二中学,并增设高中部,成为完全中学。三年经济困难时期(1959—1961年),全县教育缩减,只留一中、二中两所中学,其余全部停办。1959年1月,甘谷、武山县、漳县三县合并为武山县,甘谷二中改名为武山四中。1962年1月,又恢复甘谷县,甘谷二中恢复学校名。
1966年,“文革”爆发后,学校受“文革”动乱的冲击,教学秩序不稳,教育质量不高。
1970年7月,二中部分师生并入一中,二中移至新兴镇水电站旧址(二中旧校区),面积16亩。1971年6月,县上决定各中学以所在地命名,学校改称新兴中学,葛守信任校革委会主任(1971—1977年任职),学校进入再创业时期。
1978年7月,新兴中学恢复二中名称,同年高考制度恢复。1979年高考上线人数居全县前列,创造了甘谷二中的第一次辉煌。
1983年9月,甘谷二中又更名为农业中学,学校陷入低谷,声誉每况愈下。
2011年7月,高中部、初中部进行分治,高中部位于新校区,实施高级中等教育。旧校区初中部则为实施普及初级中等义务教育的甘谷县新兴中学。
办学成就
初中教育
1999年,在全县初中毕业会考中,我校获得综合评比第一名,从此,初中教育稳居全县龙头地位,至2017年十一次蝉联第一,涌现出的全县中考状元有:谢伟云(1999年)、谢彦莉(2000年)、王得林(2002年)、张小琨(2003年)、王波(2004年)、杨鹏军(2005年)、王洁琼(2006年)、王乐(2007年)、牛童(2008年)
高中教育
2000年,甘摩厂子校并入二中,学校面积扩至36亩。在时任韩金鼎校长领导下,扩建2#教学楼,创设多媒体教室,建立健全学校制度,学校步入良性循环,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2004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突破百人大关。
2005年突破200人大关。
2007年上线257人,上线总数列全市第七位,应届生上线率名列全市第九位,位居全市22所高中教育质量监控校前列。
2008年上线357人,突破300人大关,上线总数列全市第五位,其中王波同学以697分夺得全省第二的优异成绩。
2009年高考突破400人大关,上线449人,比2008年增加109人;
2010年高考突破500人大关,上线512人比2009年增加62人。
2011年高考突破550人大关,上线576人比2010年增加64人,其中霍文斌进入全省理科前100名。并列全省理科69名,甘谷县理科状元。
文科
2002年以来,高考文科成绩屡创佳绩,多项指标居全县第一,先后出现的高考全县文科状元有:王亚男(1997年)、李琳(2000年)、任艳丽(2001年)、谢俊梅(2002年)、谢娟(2006年)、王锋(2008年)、高芳东(2010年)。
理科
2004年高考中,牛伟伟考入南京大学。
2005年高考中张志祥同学考入浙江大学。
2008年高考中,甘谷二中高三毕业生王波同学以697分-全省第二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2011年高考中霍文斌同学考入上海交通大学。
2012年高考中王鹏程同学以654分考入清华大学,罗前刚则考入中国人民大学。
2013年高考中巩银鹏同学以630分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
精尖学生的培养成绩喜人,有6人获高考全县文、理科状元,284人次在全国奥林匹克竞赛活动中分获省、市赛区一、二、三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校的名师是分不开的,如语文郭富强、牛立农、物理辛新兵、杨世新、数学冯俊仁、刘建祖、马东、英语张芳琴、李芳英、窦振亚、化学李跟保、历史维忠、地理张菊秀等老师,特别是高三级的各备课组长的辛勤工作,才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在突出教学中心的同时,我校确立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主导地位,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氛围,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办学条件
甘谷二中最早建于1956年7月,为甘谷县初级中学,设在甘谷县文庙内,1958年更名为甘谷县第二中学。1970年迁至新兴镇水电站,建校之初,占地16亩,随后更名为甘谷县新兴中学,1991年恢复甘谷二中,学校位于甘谷县新城区,并于1994年建成了第一栋教学大楼,迈出了学校硬件建设现代化的第一步。2000年,合并甘摩厂子校,面积扩至36亩;2007年,高中部建成,学校分成南北两校区,校区面积扩至100亩,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2011年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进行了调整,把初中和小学部分离出去,成立新的新兴中学(位于老校区),高中部则成立新的甘谷二中(位于新校区)。
文化传统
神曲波及校园学霸嗨翻课间
甘谷二中首推“快乐大课间”特色活动
作为甘肃省高中课改样本校的高中,在狠抓“高考”备战的同时,一改平时单调的风格,在校园推广神曲广场舞,让课间也时尚起来,“学霸”们投入的舞姿吸引了近千名师生围观效仿,紧张气氛在运动中得到彻底放松。据校方负责人介绍,甘谷二中继2014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首届首届“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快乐校园示范学校”之后,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体育总局2015年3月25日举行的全国广场健身操舞活动发布会号召,在原来开展的“校园文化节”、“校园歌曲大家唱”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基础上,在每天的课间操、课外活动时间又推出的“最炫民族风、小苹果”校园广场舞,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该校遵循“文化底蕴,内涵发展”的办学思想,荣获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和“快乐校园示范学校”等称号。
校园环境
甘谷县第二中学位于渭水之滨龙眼山下,甘通公路旁边。校园干净整洁、环境优美。南教学楼、北教学楼、综合楼、办公楼、宿舍楼等建筑物坐落有序,另有师生餐厅、锅炉房、水冲式厕所楼等使用设施齐全。草坪绿化地、花园、教师停车位、学生停车位等设计合理、美观,花草树木、花香锦簇、绿树成荫,是众多的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