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米肠
韩国米肠是朝鲜民族传统特色美食,由洗干净的猪肠、绿豆芽、菜帮、糯米、猪血拌制作而成,味道咸鲜,好吃而不油腻,起源于朝鲜半岛。
制作原料
主料
洗干净的猪肠里放入绿豆芽、菜帮、糯米和猪血拌匀调味的馅,放进不锈钢蒸锅蒸或者煮的朝鲜民族传统特色美食。
辅料
米肠特点
各地区做米肠的方法和味道都不一样。平安道和咸镜道地区做爷爷米肠。把猪肠翻过来洗净,放盐抓一抓,泡水放置一天。糯米泡水后煮熟,绿豆芽用开水焯去水分,晾凉的糯米饭中放入猪血混合,然后放入准备好的蔬菜和调味料,主要调料有酱油、大酱、盐。猪肠子捞出来去水,肠子的一边用绳子系好,利用宽口的东西把做好的馅放入肠子里,然后系好。开水中溶于韩国酱汤煮米肠,过30分钟后用针扎一扎米肠的各部位,继续煮1小时左右,捞出来晾凉后切片,粘上盐或者酱油吃。
江原特别自治道地区用鱿鱼来代替猪肠,做鱿鱼米肠。牛肉、焯过的绿豆芽、辣椒、豆腐、鸡蛋等切碎混合好,用大葱、蒜、芝麻盐、胡椒粉、香油调味,放入鱿鱼身体里面,用线缝好,放入水中煮熟。捞出来后切片粘上醋酱油吃。
此外忠清道地区有磐松糯米肠,全罗道地区有暗崩米肠。
做法介绍
制作步骤
并不复杂,在猪肠里灌进猪血、黏米、绿豆芽、芹菜、青萝卜、豆腐、猪肉丁及多种调料或蒸或煮即成。制作精细的米肠灌注的原料可能多达30种。按朝鲜族的习惯叫法,小肠灌制的叫米肠,而大肠灌满蔬菜及各种调料的叫做“阿巴依米肠”,如果直译就是“米肠他爹”。米肠里富含维生素B、铁及蛋白质,体现了朝鲜民族充分利用各种蔬菜调制香甜可口食物的高超技能。蒸熟后的糯米肠还可再加工成形态各异的菜肴,其中最受欢迎的是炒米肠。把糯米肠和猪肝、麦芽、大米糕、面条、葱蒜、胡萝卜,再加上辣酱爆炒,就是人见人爱的炒米肠;将米肠清炒后,放一点辣酱用苏子叶包着吃的,叫做白米肠;此外,将米肠放进排骨汤中熬出的米肠汤也是一道令人倾心的名点。
营养价值
营养丰富。
参考资料
韩国辣炒米肠.豆果美食.2016-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