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氯化铅

氯化铅

氯化铅,又名二氯化铅( chloride),分子式:PbCl2,分子量:PbCl2=278.11;形状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氯化铅易溶于热水、浓、氯化铵硝酸铵和溶液;微溶于丙三醇;难溶于冷水和稀;不溶于醇。露置强光下表面变色。熔点:501℃。有毒。避光、密封保存。

氯化铅在蒸气状态下以单分子形式出现,分子呈∨形结构。氯化铅溶于浓盐酸,形成PbCl42-;溶于强碱溶液,形成Pb(OH)42-。在硝酸铅溶液中加入可溶性氯化物或盐酸可制得氯化铅。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无机铅化合物在2A类致癌物清单中。

性质

物理性质

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热水、浓盐酸、氯化铵硝酸铵,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微溶于丙三醇,难溶于冷水和稀盐酸,不溶于醇。有毒。微溶于水,溶于碱液中。

化学性质

氯化物以及盐酸反应:

PbCl+ Cl → [PbCl]

[PbCl] + Cl →[PbCl]

强碱反应:

PbCl+ 3OH →[Pb(OH)] + 2Cl

主要用途

用作分析试剂、助剂及焊料、制备铅黄等染料、测定氟化钠、焊料和助熔剂、制备其他铅盐等。

合成方法

1、将相对密度为1.19的纯盐酸用水稀释至浓度为0.37%,加热至沸腾,然后将纯的碳酸铅溶于其中(使盐酸过量),将溶液冷却至0-15℃结晶,吸滤出二氯化铅结晶,用少量冰水洗涤后,于40 ℃下干燥,即得成品。其反应方程式为:

PbCO+ 2 HCl(aq)→ PbCl(s)+ CO(g)+ HO

2、用热水溶解三水合四乙酸铅,制成含量约为28%的溶液,加入工业品氧化铅,加热煮沸并搅拌至溶解,滤去不溶物后,加入相对密度为1.19的纯盐酸进行反应。

Pb(CHCOO)(aq)+HCl(aq)→ PbCl(s)+ 2CHCOOH(aq)

反应结束后,静置至沉淀完全,分离溶液和结晶,结晶经吸滤后冷水洗涤至合格;溶液中再加入少量氧化铅加热至溶解,滤去不溶物后加入上述纯盐酸反应,静置结晶完全,吸滤后用冷水洗涤结晶至合格,合并前后所得的结晶于30℃左右干燥即为成品。

3、将15mL化学纯盐酸(相对密度1.19)用1800mL水稀释后加热至沸,将15g分析纯碳酸铅溶于其中。所得溶液冷却至0~5℃后,用布氏漏斗吸滤氯化铅结晶,并用5~10mL冰水洗涤,然后在40℃以下进行干燥,以防产品部分水解为碱式盐。产量13g,产率85%。

4、将40g化学纯PbAc·3HO溶于80mL热水中,加入15g工业纯PbO,煮沸至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34mL化学纯盐酸(相对密度1.19),搅拌、静置,上层澄清后倾出溶液备用。将PbCl沉淀用布氏漏斗进行抽滤,并用15mL冷水洗涤。于所倾出的溶液中加入25g PbO,加热至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25mL盐酸(相对密度1.19),析出结晶,抽滤,用10~15mL冷水洗涤。合并两次所得的结晶,并于25~35℃下干燥。产量75g,产率96%。PbCl可用升华法精制。

存储方法

保持贮藏器密封。放入紧密的贮藏器内,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UN 2291 6.1/PG 3

危险品标志:有毒危害环境

安全标识:S45S53S60S61

危险标识:R33R61R62R20/22R50/53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0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0

7、重原子数量:3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2.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参考资料

氯化铅.PubChem.2024-11-02

二氯化铅百科.上海有色网.2024-03-31

检索结果.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31

2类致癌物清单(共380种,含2A类81种,2B类299种).绍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