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卫矛
大花卫矛(学名:Euonymus grandiflorus Wall.),为卫矛科卫矛属的植物。分布于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省、湖南省、陕西省、贵州省、四川省、甘肃省、湖北等地,生长于海拔260米至3,500米的地区,常生于山地丛林、溪边或河谷,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喜光,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生长良好,也较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土壤上都能生长。
形态特征
大花卫矛为灌木或乔木,半常绿,高达8米。叶近革质,窄长椭圆形或窄倒卵形,长4-10厘米,宽1-5厘米,先端圆形或急尖,基部常渐窄成楔形,边缘具细密极浅锯齿,侧脉细密;叶柄长达1厘米。疏松聚伞花序3-9花,花序梗长3-6厘米;小花梗长约1厘米;小苞片窄线形,长5-8毫米;花黄白色,4数,较大,直径达1.5厘米;花萼大部合生;萼片极短;花瓣近圆形,中央有嚼蚀状皱纹;雄蕊着生在花盘四角的圆盘形突起上,花丝长达2毫米,花药近顶裂;子房四棱锥状,花柱长1-3毫米,每室有胚珠6-12个。蒴果近球状,常具窄翅棱,宿存花萼圆盘状,直径达7毫米;种子长圆形,长约5毫米,黑红色,有光泽,假种皮红色,盔状,覆盖种子的上半部。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省、湖北、湖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等中部和西部等省区。向南分布到印度。
栖息环境
生长于山地丛林、溪边、河谷等处。野生于山地灌木丛中或河谷、山坡较湿润处,略耐阴,也能适应光照充足的环境。4月初展叶,5月中下旬开花,9月底果实开始转红,10月中旬果皮裂开露出种子,至12月脱落,10月中旬叶色开始转红,12月中旬全部落叶。
近种区别
柳叶大花卫矛(Euonymus grandiflorus Wall. f. salicifolius):与原变型不同之处在于叶较薄,线状披针形、椭圆窄披针形或披针形,先端渐窄而钝。花果与原变型相同。分布于中国云南和贵州省。生境与原变型同。
栽培
播种繁殖
果实充分成熟、果皮变色、部分萌果开裂时即可采摘,或震落到铺有塑料布的地面上拾取。采得的鲜果摊开晾干,使果实充分开裂,揉搓脱出种子。经过风选和筛选除去杂物,即得到带有假种皮的种子。春播种子需在沙藏前将果实浸泡后搓去假种皮。种子在水中浸沤,搓去肉质假种皮后再行晾干。在揉搓假种皮时,切勿用力过度损伤种皮。晾干后的纯净种子可装袋干藏,或春播前低温层积保存种子;也可在1-3℃条件下密封低温干藏。在一般室内贮藏条件下,生活力约可保持2年。秋播种子可不去假种皮采后直接播种。播后干旱时注意浇水。培育大苗需分栽。
扦插繁殖
插春季用一年生枝,夏秋季用半木质化壮枝,长15-20厘米,插条基部进行双面反切,以扩大吸水面,削好后立即放入清水中,然后用500毫克/升吲哚-3-丁酸速蘸3-5秒钟,插入培养土中,浇足定穗水,罩塑料套保湿,经常向叶面喷水,利于发根,新芽长到5-6厘米时移裁定植。
病虫害防治
病害:炭疽病危害果实,发病初期可用80%退菌特1000倍液7-10天一次,连喷2-3次。虫害:发生大叶黄杨尺蠖、大叶黄杨长毛斑蛾虫害:可喷50%杀蜈松1000倍或20%杀灭菊酯2000倍液。
用途
树姿优美,秋叶红艳,果实开裂后露出橘红色假种皮,二者色彩艳丽,倍增秋色。可与其他树种配植于草坪、墙沿及假山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