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氰戊菊酯

氰戊菊酯

戊菊(Fenvalerate )又名速灭杀丁、敌虫菊酯、戊菊酯、中西杀虫菊酯、速灭菊酯、杀灭菊酯、戊酸氰菊酯、异戊氰菊酯、Azomark、Belmark、Eetin、Extrin.化学名称为(R,S)-a氰基3- 苯氧基基(R,S)-2 (4 气氧基)-3-甲基丁酸酯[(R,S)-a-cyano-3-phenoxy-benzyl(R,S)-2-(4-chlorophenyl)-3-methylbtyrate。本品于1974 年由日本住友公司合成。

介绍

CAS:51630-58-1

结构式:

化学名称:(S)-α-氰基-3-苯氧基苄基(S)-2-(4-氯苯基)-3-甲基丁酸酯[(S)-α-cyano-3-phenoxybenzyl(S)-2-(4-chlorophenyl)-3-methylbutyrate]。

曾用名:速灭杀丁、擂猎、高标、鸣杀、顺歼、锁蚜、奇治、绿友、菜棒、凌丰、正安、速夺、帅刀、孟刀、稳击扑击、力击、力尤、标榜、夯虫、银击、好夺、赛进、喷完、砍剁、太徒通、百灵科、稳化利、年成好、田老大、万丁死、速克死、快灭杀、安霍特、关功刀、悦联杀灭、辉丰股份虎净。

性质

原药为褐色粘稠液体,比重为1.26(26℃),沸点大于200℃(1.0m mHg),熔点59.0~60.2℃,蒸气压2.6×10-7mmHg(20℃)。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二甲苯、丙、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燃点420℃,闪点大于200℃,常温贮存稳定性两年以上。

原药为黄色到褐色粘稠状液体,室温下有部分结晶析出,蒸馏时分解。对热、潮湿稳定,酸性介质中相对稳定,碱性介质中迅速水解

主要用途

该品为广谱高效杀虫剂,作用迅速,击倒力强,以触杀为主,可防治多种棉花害虫,如棉铃虫棉蚜等,广泛用于防治烟草、大豆、玉米、果树、蔬菜的害虫,也可用于防治家畜和仓储等方面的害虫。该品使用量很少,一般防治棉花害虫每亩用有效成分4-10g,防治烟草害虫每亩用有效成分3-10g,防治玉米和其他谷类害虫用量一般为每亩用有产成分2-10g。

毒性

氰戊菊酯属中等毒性杀虫剂,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451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u003e5000mg/kg,大鼠急性吸入LC50\u003e101mg/m3,,对兔皮肤有轻度刺激,对眼睛有中度刺激。没有致突变、致畸和致癌作用。对蜜蜂属、鱼虾、家禽等毒性高,使用时注意不要污染河流、池塘、桑园和养蜂场。

适用作物

氰戊菊酯适用作物非常广泛,可广泛使用于棉花、麦类、水稻、花生、大豆、豇豆菜豆十字花科蔬菜、番茄、辣椒、茄子、苹果、梨、桃、杏、李、葡萄、枣、柑橘、荔枝、香蕉、花卉、茶树、(农业部第199号公告,明令禁止氰戊菊酯不能使用在茶树上)林木等多种植物;对棉铃虫菜粉蝶烟草夜蛾、茶毛-4豆荚螟地老虎类、食心虫类、潜叶蛾类、蛾类、松毛虫属类、刺蛾科类、尺蠖类、造桥虫类、蚜虫类、大叶蝉科类、飞虱类、阆中九香虫类、直翅亚目类、食叶甲虫类等许多种害虫都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适用范围

特点 氰戊菊酯杀虫脒谱广,对天敌无选择性,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无内吸和熏蒸作用。

剂型 20%氰戊菊酯乳油。

适用范围 对鳞翅目幼虫效果良好。对同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害虫也有较好的效果,但对螨无效。适用于棉花、果树、蔬菜、大豆、小麦等作物。

使用方法

1、棉花害虫的防治 棉铃虫于卵孵盛期、幼虫蛀蕾铃之前施药,每亩用20%乳油25-50ml水喷雾。棉红铃虫在卵孵盛期也可用此浓度进行有效防治。同时可兼治红蜘蛛小造桥虫、金刚钻、芝麻赤蛱蝶、马、盲等害虫。棉蚜每亩用20%乳油10-25ml,对伏蚜则要增加用量。

2、果树害虫的防治 柑橘潜叶蛾在各季新梢放梢初期施药,用20%乳油5000-8000倍喷雾。同时兼治橘蚜卷叶蛾木虱等。柑橘介壳虫于卵孵盛期用20%乳油2000-4000倍液喷雾。

3、蔬菜害虫的防治 菜粉蝶2-3龄美国白灯蛾发生期施药,每亩用20%乳油10-25ml。小菜蛾在3龄前用20%乳油15-30ml/亩进行防治。

4、大豆食心虫的防治 防治食心虫于大豆开花盛期、卵孵高峰期施药,每亩用20%乳油20-40ml,能有效防治豆荚被害,同时可兼治蚜虫地老虎

5、小麦害虫的防治 防治麦蚜、东方黏虫、于麦蚜发生期、粘虫2-3龄幼虫发生期施药,用20%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

①防治枣树、苹果等果树的桃蛀果蛾梨小食心虫刺蛾科芝麻赤蛱蝶等,在成虫产卵期间,于初孵美国白灯蛾蛀果前喷布3000倍20%氰戊菊酯乳油+1000倍果树专用型“天达2116”,可杀灭虫卵、幼虫,防止蛀果,其残效期可维持10-15天,保果率高。

②防治螟蛾科、叶蛾等,在幼虫出蛰为害初期喷布2000-3000倍20%氰戊菊酯乳油+1000倍果树专用型“天达2116”液,杀虫脒保叶效果好,还可兼治蚜虫木虱等。

③防治大叶蝉科桃冠潜蛾等,在成虫产卵初期喷布4000-5000倍20%乳油液,杀虫保叶效果良好。

④防治枣树、苹果等果树的食叶性害虫刺蛾科类、天幕毛虫、苹果舟蛾等,在低龄美国白灯蛾盛发期、集中为害时喷布20%乳油2000-5000倍液。

注意事项

1、不要与碱性农药等物质混用。

2、对蜜蜂属、鱼虾、春蚕等毒性高,使用时注意不要污染河流、池、桑园、养蜂场所。

3、在害虫、欧洲尘螨并发的作物上使用此药,由于对螨无效,对天敌毒性高,易造成害螨猖,所以要配合蚜灭多

4、在使用过程中如药液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肥皂清洗,如药溅到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误食,可用促吐、洗胃治疗,对全身中毒初期患者,可用二苯甘醇或乙基巴比特对症治疗。

制备方法

方法一

对氯苯乙腈经基化反应、水解、氯化制备α-烷烃对氯苯基乙酰氯,再与间苯氧基甲醛[39515-51-0]及氰化钠反应制得该品。

1.烷基化,α-异丙基对氯苯基乙腈的制备将氯氰苄,苯磺酸异丙酯,氢氧化钠按摩尔比1:1.1:3配料加入石油醚中,在70℃左右搅拌反应12h。经水洗、干燥、脱溶后再进行减压蒸馏,收集100-110℃(0.04-0.08kPa)馏分,即得α-异丙基对氯苯基乙。含量90%,收率92%以下。烷化剂苯磺酸异丙酯在反应中转化为苯磺酰内,可回收制备苯酚。烷基化剂也可采用2-溴丙烷氯代异丙烷,在强碱存在下反应。

2.水解,α-异丙基对氯苯基乙酸的制备α-异丙基对氯苯基乙腈与65%的硫酸按摩尔比1:1.3混合,加热至140-145℃反应11h。用溶剂萃取,分除酸层,再经水洗,脱溶,冷却结晶得α-异丙基对氯苯基乙酸,含量90%,熔点85-87℃,收率90%。

3.氯化,α-异丙基对氯苯基乙酰氯的制备α-异丙基对氯苯基乙酰氯和五氯化磷按摩尔比1:1.1混合,搅拌升温到130℃,在130-140℃反应1h。冷却排除生成的氯化氢,蒸出副产的三氯氧磷后,减压蒸馏,收集100-103℃(0.4-0.47kPa)馏分,即得α-异丙基对氯苯基乙酰氯,含量95%以上,收率95%以上。

4.腈氯苯苯醚菊酯的制备将氰化钠间苯氧基苯甲醛,α-异丙基对氯苯基氯乙酰按摩尔比1.1:1:1.05依次投入水中,使氰化钠水溶液的浓度为25%。在30-35℃搅拌反应12h。用溶剂萃取,水洗,干燥,减压病脱除溶剂后即得腈氯苯苯醚菊酯。原油含量90%以上,收率90%以上。按 GB6694-86,原油的浅棕色至红棕色粘稠液体,一级品有效成分含量≥92.0%,二级品≥85.0%,三级品≥80.0%。原料消耗定额:对氯苯乙腈550kg/t、2-溴丙烷600kg/t、季盐相转移催化剂90kg/t、氯化亚砜480kg/t、间苯氧基苯甲醛580kg/t。氰化钠190kg/t。

方法二

一步法

先将2-(对氯苯基)-3-甲基丁酸(或称α-异丙基对氯苯乙酸)用三氯化磷五氯化磷等氯化成2-(对氯苯基)-3-甲基丁酰氯,然后与间苯氧基苯甲醛及氰化钠水溶液反应制得氰戊菊酯。国外曾报道一步法采用正庚烷石油醚、苯、甲苯溶剂,国内采用无溶剂法。国外报道采用相转移催化剂TEBA(tba四丁基溴化铵等),国内有的单位不加催化剂。

国内主要用此法生产,收率90%以上。

α-羟基磺酸钠

间苯氧基苯甲醛亚硫酸氢钠加成后的产物,直接与氰化钠水溶液作用生成氰醇,同时迅速与2-(对氯苯基)-3-甲基丁酰氯作用,生成氰戊菊酯。

α-溴代氰苄法

该法先将间苯氧基氯化苄与氰化钠作用,制成间苯氧基苯乙腈,反应温度70~80℃,需加入相转移催化剂;然后氰苄与溴于105~110℃回流反应1~3h;最后与丁酸作用,以K2CO3为缚酸剂、苯为溶剂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水为介质,于70~80℃反应2h制得氰戊菊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