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苏丹非洲国际大学

苏丹非洲国际大学

自苏丹非洲国际大学(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f Africa,简称IUA ,阿拉伯语جامعة أفريقيا العالمية)成立,已发展成为拥有15个独立的院系,颇具规模的综合性大学(2014年),在非洲大陆和阿拉伯世界享有一定声誉。除本国学生外,还接收来自亚、非、欧、美的国际留学生,学校尤其重视招收外国穆斯林留学生,提高在校学生的各种福利待遇,为外国留学生提供免费食宿(除新宿舍楼外)和免费医疗服务。

学校历史

1968年,一批学者在人民群众的努力支持下创办了“非洲伊斯兰教学院”,自此学院开始招收初、高中阶段的非洲学生,但该项目仅持续了两年就中止了。后来由苏丹现政府恢复了该项目,并决定将该学院改建成一所更具规模更有实力的“非洲伊斯兰中心”,为此向诸多阿拉伯国家发出参与该项目建设的邀请。于是埃及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利比亚其次有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摩洛哥等国响应了邀请,并各自向“中心委员会”委派了代表。经所有创办国同意,由苏丹政府批准制定了基本制度。从而中心委员会成为指导该中心的最高权力机构。

苏丹政府给予了该中心大面积的土地。并由国家总统赋予它各项特权以及所有外交机构享有的一切豁免,致使其得到快速发展。救国政府(现政府称为“救国政府”)决定鼓励该中心签署之前通过决议赋予中心的各项特权和豁免的校址协议。

从1977年至1986年,期间完成了该中心的建设,落实了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强化了教学管理,从而有上百名学生毕业。到后来在该中心求学的人数增加至有来自六十多个国家的学生。学习也从高中阶段逐步升级至大学。于是创办了两所大学院系。之后中心在非洲各国举办了一系列教师培训班、青年文化旅行及中心毕业生联盟等社会性和文化性活动。在20世纪70年代,苏丹政府曾接收过中国选派的进修教师,如北京大学的的张甲民教授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陈中耀教授,中心因此获得了良好的口碑,成为各国穆斯林学生向往的地方,学生数量大批增加,以至于出现过五百多名来自同一个非洲国家的学生前来竞争我中心提供给该国的十个助学金名额的场面。

遗憾的是自伊历1405(1984年)年起,学校遇到了财政困难,部分国家停止了对学校的资助,另外一些国家限制用当地货币支付资助款。伊历1407(1986年)年,即创办两所院系的同年,学校预算大大降低,文化和社会活动随之减少。鉴于面向高等教育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和提供给非洲各国学生的就学机会缺乏的这一局面,苏丹政府伊历1411(1990年)年做出如下决定:

1、将非洲伊斯兰教中心扩建为“非洲国际大学”

2、核定苏丹政府和大学之间的校址协议,并保留此协议赋予大学的各项特权和豁免。之后大学在苏丹政府几乎全额的赞助下开办了许多新的学院,诸如应用科学院系,并开设了研究生班,学生数量增加了数倍。随着学校的外交关系和与外界学术上的联系的拓展,成为了一所独特的非洲国际性大学。

基础设施

学校位于苏丹首都喀土穆州东南地区,总面积达93费丹(一费丹等于42 公亩),其中学校楼区现使用的主要一部分有:

主校区

1.校教务处、2.校清真寺、3.招生部、4.研究生学院、5.应用科学院、6.工程学院、7.教育学院、8.非洲研究院、9.宣教与社会发展中心、10.阿拉伯语学院、11.中央图书馆、12.印刷处、13.仓库、14.学生宿舍楼、15.校医疗所、16.校面包房和食堂、17.校职工宿舍、18.操场、19.校商品楼小区

主校区西面有以下楼区

1.女生部、2.新女生宿舍楼、3.礼拜殿、4.新建教职员工楼小区

主校区东面有以下楼区

1. 医学院(本学院将是未来主要扩展的领域)、2.礼拜殿、3.新护理学院、4. 医学实验室系、5. 药剂学院、6. 牙科学院、7. 大学教学医院(建设中)8.新应用科学院、9.石油与矿产系

主校区东南方向有以下楼区

1. 法学系、2.文学院、3.经济管理与政治学院、4.计算机学院、5.花园新清真寺、6.学生主宿舍7 伊斯兰教文化研究院

学校院系

1.法学院 2. 经济、政治、管理学院 3. 应用科学院 4. 计算机学院 5. 医学院 6. 药剂学院 7. 牙科

学院 8. 上海护理学校 9. 文学院 10.教育学院 11.工程学院 12.地理科学研究院 13.伊斯兰文化研究

院 14 石油与矿产系 15 医学实验室系 16 传媒学院(待建)

学校校监

目前(2014-?)学校的校监是奥玛尔。巴希尔-苏丹总统。

现任校长

学校的现任校长是 恺玛乐 欧柏德 先生,曾担任苏丹新闻部部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