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

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

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沅陵县境内,是以中亚热带独具魅力的河流、人工湖、沼泽和环湖森林组成的湿地—森林复合生态系统。主要包括五强溪水库酉水沅江、五强溪水库下游段及周边区域。湿地公园总面积20613.9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19789.3公顷,湿地公园是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区、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的全球200个具有国际意义的生态区。

2015年,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局试点建设验收,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2020年1月19日,入选“2019年度第二批国家级自然公园评审结果公示名单”(公示期为2020年1月19日至2020年1月25日),拟同意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的中国湿地公园

开发建设

2020年3月18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发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同意江苏盐城大纵湖国家湿地公园等40处国家级自然公园新建和范围调整的通知》。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位列其中。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沅陵县境内,主要包括五强溪水库水面及其周边消长带、酉水及其河岸、入库溪流、五强溪下游水段和岩屋潭水库。公园由西南向东北呈狭长型廊道走向,最南端至五强溪水库沅陵县与泸溪县交界处,最北端至沅水沅陵县与桃源县交界处,地理位置为东经110°10'19"-111°4'53",北纬28°15'24"-28°48'11"。湿地公园东西垂直长约为160公里,南北垂直宽约为60公里,规划总面积20613.9公顷,其中湿地面积为19789.3公顷。

水文特征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区域内水系发达,水能资源丰富,百里之内汇集了五强溪、凤滩、滩、岩屋潭等十处水电站,总装机212.408万千瓦。五强溪水力发电厂总装机120万千瓦,年设计发电量53.7亿千瓦时,是湖南百万级大型水电站。凤瘫大坝高112.5米,属于重力空腹拱坝,传送距离最长的过坝滑道(全长1060米)。气候特点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表现为: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严寒期短,暑热期长,夏秋多旱。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区域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湿地公园内有湿地植物64科171属268种,其中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1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22种兰科被列入国际公约保护植物名录。动物资源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有鸟类15目35科118种;有鱼类4目12科57种,其中1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06种湖南省重点保护动物。

主要景点

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区集“水景”、“山景”为一体湿地旅游著的特征。公园内拥有众多优质自然旅游资源,有陈家滩金银群岛、二酉山、肖家桥鱼岛、蓝溪河谷风光等。唐朝遗存的龙兴讲寺,曾经香火兴旺、学徒众多,王守仁曾在这里讲学;明万代年间便踞山巅的凤凰寺,张学良将军曾幽禁于此。龙兴讲寺龙兴讲寺在沅陵县城西北角的虎溪山麓,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学院。龙兴讲寺群体建筑装饰艺术极丰富,特别是大雄宝殿中的镂空石刻讲经莲花座,相传为明代所制。龙兴讲寺由头山门、过殿、二山门、大殿、后殿、东西配殿、檀阁、弥陀殿、观音阁等构成,大雄宝殿是其主要建筑物。大雄宝殿虽经明、清多次修,但其主体木构架、柱、梁、枋等,经碳14测定,皆系唐朝遗存。大殿正面高照一块大匾,上刻“眼前佛国”四字,为明礼部尚书董其昌的字迹。二酉山二酉山,古秦人藏书处,位于沅陵县城西北15公里处乌宿对河,乃大酉山与小酉山的合称。当地人以此为酉水、酉溪二水合流处故名。二酉山,因酉水和酉溪在此汇合而得名,山梁起伏,状如书页,所以又称万卷岩,是中华文化圣山。

2011年3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为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以及加快湿地公园的建设,同年7月沅陵县委县政府设立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为正科级事业单位。2015年通过国家试点建设验收,管理处内设办公室、资源保护股、科研监测股、科普宣教股、旅游管理股,下设五强溪、陈家滩、北溶、盘古、明溪口、二酉等6个湿地保护管理站,编制26名。

作用价值

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是湖南省现有1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中湿地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是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的全球200个具有国际意义的生态区之一。

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区域内水系发达,其由河流、溪流、水库、水陆交错带、岛屿、草洲、河滩、林地和农田组成的生境比较复杂,为众多生物提供了繁衍栖息场所,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二级保护动物19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二级保护植物12种。其湿地类型在中国中部中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保护价值。

历史文化

综述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内,文化底蕴深厚,景观资源丰富。其历千年不变的传统龙舟文化、神秘莫测的巫文化、原生态的山歌号子文化等已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傩戏、传统龙舟、山歌号子已被列入全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集“水景”、“山景”为一体是五强溪湿地公园湿地旅游最显著的特征。龙舟文化沅陵县赛龙舟源于远古,早在屈原之前就已存在,2002年12月10日中国龙舟协会郑重授予沅陵“中国传统龙舟之乡”的光荣称号。并指定沅陵为全国传统龙舟大赛赛场。沅陵龙舟文化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沅陵龙舟赛被誉为“当代农民最大的体育盛事”。巫傩文化沅陵的巫傩文化源远流长。巫傩文化,实为祭祀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亦称巫教文化。《汉书。地理志》曰:“楚人信巫鬼,重淫祀。”范文澜的《中国通史》载:“楚国的传统文化是巫官文化,民间盛行巫风,祭祀鬼神必用巫歌。”巫官文化源于盘古文化。沅陵县的巫傩文化分巫教文化、傩文化两个部分。鸟文化沅陵鸟文化是沅陵土家人兴起和传承的最具特色的文化,主要盛行于县内具有“中国鸟乡”之称的火场土家族乡。2007年6月,沅陵县举办了首届“湖南省。沅陵土家首届鸟文化中国艺术节”,主题是展示沅陵土家风情及鸟文化艺术;活动内容有:龙凤呈祥(龙灯队、腰鼓队、鸟笼队展演大游行)、人鸟走秀(展示土家民俗风情)、人鸟相依(护鸟、训鸟、喂鸟等)、人鸟争雄(斗鸟)等与鸟有关的民俗表演。

交通信息

湖南五强溪国家湿地公园主要有三条高速公路经过:杭州-瑞丽高速公路沅陵县至辰溪高速公路、张新高速(张新高速公路沅陵段)。

参考资料

国家林草局:盐城大纵湖、嘉兴运河湾等3处晋升国家湿地公园.www.thepaper.cn.202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