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被覆线

被覆线

被覆线是“野战被覆线”的简称,是线芯由铜丝和钢丝绞合而成、外包绝缘材料的电信号传输线。

被覆线便于携带和收放,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和机械强度,耐寒、耐高温、耐磨损,可反复使用。它一般用于音频电话通信,也可传输电报、低速数据和载波电话,分中型、轻型和超轻型,多用于军队近距离、小容量通信。

基本介绍

被覆线是由数根细铜丝和钢丝绞合构成线芯,并在线芯外包有绝缘层的单根通信导线,铜丝主要用于导电,钢丝主要用来增强线条的拉断力,橡胶和塑料层是使线芯与外界绝缘。

被覆线的主要特点是重量轻、便于携带,适于野战条件下使用。它有中型、轻型和超轻型三种:

中型被覆线,线芯由三根铜丝和四根钢丝绞合而成,绝缘层为橡胶和棉纱,并涂有石腊和防腐剂。

轻型被覆线,线芯由三根铜丝和四根钢丝绞合而成,绝缘层为塑料。

超轻型被覆线,线芯由四根铜丝和三根钢丝绞合而成,绝缘层为塑料。

被覆线主要用于音频电话、电报通信,通信距离为25公里以内。中型和轻型被覆线可用来开通3路载波电话,通信距离为10公里左右。

连接

被覆线用于临时抢通一时难以修复的重大障碍。如果用来联接载波回路,应当架空敷设,两条被覆线相距20厘米以上(如为双绞被覆线,则将两根芯线并作一根导线使用)。使用被覆线长度用于12路载波回路不大于100米;用于3路载波回路不大于500米。当然,在争取临时接通以免全阻的情况下,如果障碍地段较长,那只好介入长些,这样就不免影响开通载波的路数了。

固定被覆线有三种方法,见图1,一般以用(A)图方法较多,但须使用鼓形隔电子。

被覆线有两种接续方法,见图2,正式接续以(A)图较好。不论是用哪一种方法,接续后均用黑胶布包裹二层。

被覆线架妥后,两端均不得留有余线,并先试通再接入电路,接好后应与机务站试通。

被覆线拆除时,应避免在地面上硬拖,以免损伤外皮。

通信

被覆线通信是利用被覆线作为传输信息媒介的有线电通信。被覆线主要用于野战条件下的近距离通信,可以传输音频电话,也可以传输电报和载波电话。由于被覆线结构简单,重量轻,易于携带、敷(架)设和撤放,因此被覆线通信具有建立较快、使用简便、便于机动等优点,但易遭破坏。在军事通信中,它主要用于师以下部队、分队之间以及各级指挥所内部的通信。其组织方法有干线式、支线式和支干结合式。干线式是用一条线路通过中间电话站分别与数个通信对象联络的方法,可节省人员和器材,但通信及时性差。并且干线一断就会同时中断与数个通信对象的联络。支线式是用数条直达线路分别与数个通信对象联络的方法,通信及时,但所需的通信人员和器材较多。支干结合式是同时用于线和支线保障与通信对象的联络的方法,可以增加迂回方向,提高通信联络的稳定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