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宋恩厚

宋恩厚

宋恩厚,笔名石展,1936年出生,营口市人,国家一级美术师。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武汉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武汉美术馆馆长。

宋恩厚没上过学,13岁就进工厂做学徒,学过车工、电焊工。1955年,宋恩厚随重工业部建筑局第一工程公司整体地从哈尔滨市调到武汉参加武钢集团工程建设。满师后,在总修理厂车间担任电焊组组长,凭着持续地努力钻研,他不仅获得八级电焊工的最高资质,还编写出了《铸铁电弧冷焊法》等电焊技术的专业著作。1957年前后,宋恩厚担任武钢工人美术社领导工作。由于工作关系,他接触到了在武汉美术家协会工作的周韶华,并得到他的指导,正式走上版画艺术之路。同时他靠刻苦自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989年12月4日,宋恩厚被推任为“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院长。1996年,他获中国版画家协会为五、六十年代在版画事业中作出贡献的优秀版画家颁发的“鲁迅版画奖”。2018年4月10日,宋恩厚到湖南常宁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对水口山深厚的工业文化进行调研。次年12月15日,宋恩厚受邀到宜春学院访问洽谈。

宋恩厚代表作有《又是一炉优质钢》《锻造者》《建筑艺术》《钢铁雕塑》等。版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鲁迅美术馆、天津艺术博物馆、英国木版画基金会等国内外艺术机构收藏。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宋恩厚没上过学,13岁就进工厂做学徒,学过车工、电焊工。1955年,宋恩厚随重工业部建筑局第一工程公司整体地从哈尔滨市调到武汉参加武钢集团工程建设。满师后,在总修理厂车间担任电焊组组长(1958年武钢总团委命名该组为“宋恩厚青年电焊组”)。那时候,凭着持续地努力钻研,他不仅获得八级电焊工的最高资质,还编写出了《铸铁电弧冷焊法》等电焊技术的专业著作。在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之余,他坚持学文化,并配合各种宣传任务,画漫画,也画连环画、宣传画和壁画等。

稳步发展

1957年前后,宋恩厚担任武钢工人美术社领导工作。由于工作关系,他接触到了在武汉美术家协会工作的周韶华。在此期间,周韶华对宋恩厚学习版画创作给予辅导并送给他第一套木刻刀和木刻资料、画册等。《又是一炉优质钢》这幅作品,他先后刻了四次,最后一幅是把家里的方板凳坐面拆下来刻成的。宋恩厚就这样起步走上版画艺术之路。同时他靠刻苦自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

蒸蒸日上

20世纪80年代中期,宋恩厚把目光扩大到全国,开始关注全国的工业版画创作,特别关注工矿企业群体工业题材版画的发展趋势,为促进中国工业版画事业的发展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参与中国版画家协会有关工业题材版画活动的组织工作。1985年,宋恩厚获中国首批五十名“自学成材奖”。同年11月,在日本东京首次举办的“中国工人版画展”(作品全部由一冶工人版画群体提供),获得成功。继“日本·中国版画协会”为宋恩厚颁发“中国工人版画功劳奖”金杯后,1986年“日本日中艺术研究会”又授予宋恩厚“中国工人版画贡献奖”金杯。

1987年北京举办首届中国艺术节期间,宋恩厚参与策划筹备湖北省总工会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以《时代·生活·奋进》为题举办了1981—1987湖北工人画廊优秀美术作品选展。中央及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美术家协会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并给予很高评价和充分肯定。

1989年12月,中国工业版画展成功举办。在此基础上,经宋恩厚提议,“全国工业版画研讨会”在武汉第一冶金建设公司召开。研讨会通过了宋恩厚提出的在武汉举办“第二届中国工业版画展”、建立“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的倡议,并受中国版画家协会委托宋恩厚负责这两项工作的筹备。受中国版画家协会之聘,宋恩厚担任“第二届中国工业版画展”组委会副主任和评委会副主任,负责主持筹办该展在武汉美术馆展出工作,同年于12月4日举行参展群体会议,研讨有关工业版画创作活动,并宣告正式建立“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宋恩厚被推任为院长。宋恩厚克服了“研究院”没有编制、经费自筹的难题,首批聘任了三十位研究员。宋恩厚带领着这支队伍,先后参与、举办了七届“中国工业版画展”。1990年在“湖北工人画廊”成立10周年纪念会上,湖北省总工会授予宋恩厚“湖北工人画廊贡献奖杯”。

持续奉献

1991年,宋恩厚正式把工业版画的推动和创作者的培养作为自己的使命,之后,他用了二十多年时间,不间断地在中国范围内开展普及推广、培训辅导、创作研究、展览交流等活动,相继组织举办两届“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四届“全国工业版画研究院年展”,两届“中国工业版画新秀展”以及其它不计其数的展览,并指导各省、市、工业地区或大型企业集团公司整合创作力量,成立各地“工业版画研究院”26个(还有3个正在筹备中),实现了从群体向“研究院”的转型,从而形成辐射全国的格局。在武汉美术馆对湖北本土的老一辈艺术家艺术历程的梳理和研究中,宋恩厚选择了将毕生代表作品前后共计25幅全部捐赠给武汉美术馆。

2018年4月10日,宋恩厚来到湖南常宁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对水口山深厚的工业文化进行调研,为创作和创新常宁水口山工业版画寻找思路和听取建议。2019年12月15日,宋恩厚及夫人受邀到宜春学院访问洽谈,对学院的版画发展及教学给予评价并提出发展思路,也强调了与学院合作的愿望,最后将个人作品文献签名赠予学院。

主要作品

作品

参考资料

展览

参考资料

个人生活

宋恩厚的孙子宋振熙是独立策展人,艺术批评学者。他生前任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策展部主任、当代艺术调查局(ABI)发起人,长期关注当代艺术青年艺术家发展和生态,致力于完成学院艺术家培养和当代艺术整体生态圈的链接工作。

社会任职

宋恩厚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武汉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创作特点

宋恩厚的艺术创作风格以20世纪80年代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现实主义,后期是构成主义。现实主义要求艺术家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描写现实,并且用社会主义精神教育人民,其代表作有《锻造者》《又是一炉优质钢》《纵横千里》《锤炼》《钢铁粮仓》《粮仓》《鹰击长空》《施工小站》等等。其后期的创作是以80年代问世的《五颜六色》为转折点,突破了现实主义,走向构成主义风格为主,但没有脱离生活、脱离人民。

主要成就

宋恩厚倾其毕生精力创作、研究工业版画,同时也是一位新中国工业版画事业的开拓者、组织者和推动者。他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工业版画创作活动起,就致力于中国第一个以 “一冶工人版画群体”为团队的创建。由于他的刻苦努力实践,被大家推选为工人版画组组长,带领业余作者们,开展普及、推广版画创作知识,扩大作者队伍,培养了一批有成就、有名气的工人版画创作人才,产生了大批优秀作品。正如《版画世界》主编李平凡先生指出的:“中国第一冶金建设公司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第一个开展工人版画群体活动的单位,为祖国新兴版画运动首次开创了中国工人版画的新历史和新纪元。取得了中国版画历史上一项突破性的成就。”这一成就与宋恩厚的艰辛努力直接相关,因此可以说他是中国工业版画的扛鼎人。

宋恩厚担任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后,在他的倡议和在湖北省总工会的重视与支持下,于1981年2月成立了“湖北工人画廊”这一省级职工美术展览组织。这在当时中国各省、市尚属首创,促进了职工业余美术创作的繁荣。得到了《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媒体的有力支持,中国中华全国总工会也发起成立了“全国职工画廊”。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每一个图像都是他自己在生活中感受的东西,不是抄来的,但是这个转化过程又是符合艺术规律的,因此,宋先生留下了一批工业版画和一批工业杰作。(合美术馆原执行馆长鲁虹评)

宋恩厚先生的贡献在于,当中国群众美术运动全面消停之际,他的努力让中国工业版画有再次蓬勃发展之势。(武汉美术馆原副馆长刘宇评)

参考资料

宋恩厚 .艺搜.2024-05-03

> 宋恩厚作品选.雅昌图书.2024-05-03

奋进中的中国工业版画——宋恩厚艺术活动文献展.国际学院版画联盟.2024-05-03

常宁: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院长宋恩厚调研水口山工业文化.百家号.2024-05-03

著名版画家宋恩厚先生到我院洽谈合作.宜春学院.2024-05-03

再现奋进中的中国工业版画.中国文化报.2024-05-03

作品赏析 | 宋恩厚:刻刀下的工业力量.微信公众平台.2024-05-03

版画里半个多世纪的武汉工业建设,武汉美术馆展“日新月异”.百家号.2024-05-03

日新月异——武汉美术馆藏工业版画作品展.人民网.2024-05-03

《铁山》套色木刻.雅昌展览.2024-05-03

《归》套色木刻.雅昌展览.2024-05-03

工业版画:在坚守中跋涉.凤凰时尚.2024-05-03

日新月异——武汉美术馆藏工业版画作品展【25】.人民网.2024-05-03

湖北工业发展的见证者.雅昌新闻.2024-05-03

奋进中的中国工业版画——宋恩厚艺术活动文献展.武汉美术馆.2024-05-03

知名策展人宋振熙在马来西亚旅行期间因心脏骤停离世,终年39岁.澎湃新闻.202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