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彭太后

彭太后

彭太后(具体生卒时间不详),是明玉珍明玉珍的皇后,夏帝明升(一说曰“明昇”)之母。

大夏天统二年(1364)年明玉珍策立彭氏为皇后,明玉珍在1366年去世后,明升即位,又尊彭氏为皇太后,彭氏与儿子一同听政。1371年,明朝军队攻陷重庆市,她和明升及官员降于军门。

明夏被灭后的第二年,朱元璋就将明玉珍之子明升以及其母彭太后等27人遣送到高丽,并宣“不做官,不做民”。彭太后去世后,安葬在朝鲜松都万寿山的肃陵,并建有祠宇。

基本简介

彭太后,大夏王朝皇帝明玉珍之妻。

明玉珍(1329——1366),是元末农民起义军红巾军的西路著名领袖,随州市(今湖北省随州市)人。明玉珍原名玉珍,后因为信奉明教而改姓“明”。至正二十一年(1361)七月,明玉珍在重庆称陇蜀王。至正二十三年(1363)正月,在重庆市称皇帝,国号“明夏”,年号“天统”,以重庆为首都,正式建立了大夏政权。立妻彭氏为皇后,子明升为皇太子。

天统四年(1366)二月六日,大夏国君明玉珍驾崩。奉遗诏,明升即帝位,年号开熙。明升即位年仅10岁,由皇后彭氏垂帘听政,彭氏为皇太后。明洪武四年(1371),大夏国被朱元璋所灭。大夏国被灭后的第二年,明太祖朱元璋就将明玉珍之子明升以及其母彭皇后等27人遣送到高丽,并宣“不做官,不做民”。明玉珍家族一行来到高丽后,高丽恭王把延安市、白川两县作为贡物,供奉给明升一家,并将位于开城(现朝鲜开城)北部梨井里的兴国寺提供给他们作为邸宅,配以奴婢。明氏一家在高丽定居后,明升与郡夫人坡平尹氏结婚,生有4男。大儿子义,资宪公、资宪大夫;二儿子见,总郎公、嘉靖大夫;三儿子俊,副使公、嘉靖大夫;四儿子信,侍郎公、通训大夫。

据韩国史料记载,明升之母彭氏在高丽国李成桂登基时,曾献上一套自己亲手缝制的“龙袍”,“王建感泣不已”。明氏表明了忠心,受到了隆重的款待和恩泽,明升被封为“华蜀君”,享受“忠勋世禄”,而彭皇后去世后,也安葬在现朝鲜松都万寿山的肃陵,并建有祠宇。明升一家在高丽安家繁衍后,4个公子的后代便分散在朝鲜半岛24个地区。据《韩国〈明氏大同谱〉》(程卫国著,载河南郑州《寻根》杂志,1997年第4期)称:韩国和朝鲜现有明氏后裔4万余。

参考资料

..2024-03-25

元末大夏国后裔在韩国:人丁兴旺 英才辈出(图).中国新闻网.2023-12-26

..2024-03-25

..2024-03-25

..2024-03-25

..202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