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权华
韩权华(1903年—1985年),号筱文,“天成号”韩家后人,祖籍安徽,天津市人。国民党爱国将领卫立煌将军的夫人。
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预科,被誉为北大的“校花”,是1924年北大“杨栋林情书事件”中的主人公。后韩权华转入女师大,由中文而改学音乐,师从音乐家刘天华,毕业之后,河北教育厅保送官费留美,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附近的巴尔的摩城皮尔德音乐学院,专攻音乐史。后在美国檀香山的一所华侨中学任教,1945年,与卫立煌结婚。1949年,与丈夫一起去到香港特别行政区,并在香港寓居6年。1955年,中共发出“爱国不分先后”的号召,同年3月15日,韩权华和丈夫从香港经澳门回到广州市。1960年,韩权华的丈夫卫立煌病逝后,韩权华担任了国务院参事,在1975年又被选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5年1月30日,韩权华因病在北京去世,终年82岁。
人物生平
1903年,韩权华出生,是天津市名门闺秀,“天成号”韩家后人,其父韩渤鹏曾为清末候补道。
1922年韩权华考入北京大学文科预科,,被誉为北大“校花”。1924年5月,《晨报副刊》登载北京大学“校花”韩权华的控诉文,指责北京大学教授杨栋林诱惑女生,道德败坏。此事更在客观上授予反对男女同校者以口实,使对男女同校制度观望者、怀疑者更为疑虑重重,对男女共同教育产生恶劣影响。事件发生后,北大学生发起"驱杨"运动,攻击这这位觊觎女学生的无良教授,最终杨栋林引咎辞职。后韩权华转入女师大,由中文而改学音乐,师从著名音乐家刘天华,毕业之后,河北教育厅保送官费留美,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附近的巴尔的摩城皮尔德音乐学院,专攻音乐史。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家停发了官费留学经费,她不得不受聘予赵元任先生在檀香山所办的一所华侨中学任教。
1941年,在美国檀香山教书的韩权华,经人搭桥,收到了卫立煌写来的信,那时卫立煌任国民政府陆军副总司令,中年丧偶。韩权华感念他是抗日英雄,同意了。但后来发生偷袭珍珠港,无法回国。她只好写信告诉卫立煌,不要等她。但是卫立煌坚持等待,独身生活6年,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中国远征军打通中印公路取得缅北滇西战役胜利后自美返回昆明市与卫立煌结婚。韩权华没有生育子女。
1946年11月韩权华同卫立煌赴美考察,受到美国军界人士的隆重礼遇。随后又去欧洲游历考察。1948年12月,韩权华与卫立煌飞离北平市,直到1949年正月初三,韩权华和卫立煌在上海登上英国轮船后抵达香港特别行政区,在香港寓居6年。1955年,中共发出“爱国不分先后”的号召,对流离海外的著名人士开展统战攻势。周恩来获悉卫立煌有归国之意,但韩权华有顾虑,因为卫立煌是1948年12月25日共产党公布的43名中国国民党战犯中的第28名。为了做韩权华的工作,周恩来与邓颖超请六自梳女韩恂华进中南海,到总理家里吃饭。周恩来、邓颖超嘱韩恂华给韩权华写信:请妹妹放心归来。同时,周恩来嘱韩德莊手书一封:“在太原晤过面的那位朋友,请姑父和姑母回来。”
1955年3月15日,卫立煌偕夫人韩权华从香港特别行政区经澳门回到广州市。1955年3月,卫立煌、韩权华夫妇从香港返回祖国大陆,之后卫立煌、韩权华夫妇陪同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观看庐剧,成为庐剧发展史上的经典佳话。
1960年,卫立煌病逝后,韩权华担任了国务院参事,1975年,被选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以后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举行全体会议时,她都被选为主席团成员。1974年10月1日,是建国25周年大庆市,当时韩权华正卧病在床,未能参加。第三天,邓颖超就来到韩权华家看她,并传达总理对她的关怀。
1985年1月30日,韩权华因病在北京去世,终年82岁。
个人生活
韩权华出生在一个很有名望的家族——天津市八大家之一,且是排名第一的"东门外韩家",又称"天成号韩家",靠海运业发迹。到了20世纪初,韩家离开天津落户北京,买下了北京南城西琉璃厂尽头南柳巷的一处大宅院,共有101间房。所以她是大家闺秀,但一生没有生育子女。
韩权华与邓颖超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建国25周年大庆市时,韩权华在邀请名单之中,但没在《人民日报》刊登的出席会议人员名单中,邓颖超打电话问卫家才知道韩权华生病了,前往探望,并带去总理对她的问候,韩权华非常感动。一次邓颖超在探望时发现韩权华家里很冷,却没有暖气,邓颖超回到中南海后,立刻给有关部门反应:“对韩权华一家供暖时间,提早烧,拖晚几天撤暖,看具体天气嘛!”在邓颖超的直接过问下,好几位爱国民主人士与韩权华一起解决了取暖问题。
社会关系
参考资料:
后世纪念
韩权华参事追悼会于1985年2月9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真、邓颖超,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昌照、民革中央主席屈武等同志,全国人大常委会、政协全国委员会、国务院、中共中央统战部等单位送了花圈,姬鹏飞、朱学范、杨静仁、周培源等同志参加了追悼会。追悼会由国务院副秘书长艾知生主持, 郑思远致悼词。韩权华参事的骨灰存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新华社、中国新闻社当日发了通稿。翌日,《人民日报》、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公报》崐等发了消息。
参考资料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研究室.北京师范大学.2023-12-28
“韩家姐妹”钩沉.光明网.2024-08-29
国务院参事室大事记1985年.人民网.2023-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