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纹章瓷

纹章瓷

纹章瓷,又称徽章瓷,是中国古代外销瓷器的一种,起源于明代。这些瓷器上烧制有欧洲贵族、城市或团体的特殊标志——纹章。纹章瓷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制瓷工艺,还反映了当时的西欧装饰风格。

发展历程

纹章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当时葡萄牙已经开始向中国订购此类瓷器。现存最早的纹章瓷标本是一只带有葡萄牙国王马努埃尔一世纹章的青花瓷壶。到了明末,纹章瓷的制作逐渐兴盛。清康熙,纹章瓷的生产达到顶峰,许多王公贵族、商人和组织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订购中国纹章瓷。康熙帝时期的纹章瓷主要有彩色和青花两种类型。雍正时期,粉彩纹章瓷成为主流。随着生产地点从景德镇转移到广州市,广州生产的釉上彩瓷被称为“广彩”。

特色与价值

纹章瓷以其繁复华丽的图案著称,常使用大量的描金技术,因此外观显得富丽堂皇,有时也被称为“织金县彩”。然而,由于各国自行生产的纹章瓷品质提升,中国纹章瓷的出口量逐渐减少。由于明清时期纹章瓷主要用于外销,国内留存的数量极为稀少。

文化影响

纹章瓷不仅是贸易商品,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西方学者通过对纹章瓷的研究,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纹章学。他们结合档案文献,深入探讨纹章瓷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相比之下,中国作为纹章瓷的发源地,缺乏相关的中文记录,这是收藏界的遗憾之一。

当前状况

现代,纹章瓷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欧洲、北美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均珍藏着数量可观的中国纹章瓷。西方学者将其研究成果整理成书,如大卫·霍华德的《中国纹章瓷》(第二卷),对中国纹章瓷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

参考资料

《中西交融—纹章瓷器精品展》.大连博物馆.2024-10-31

纹章瓷:外销之兴,中西合璧.搜狐网.2024-10-31

封存在瓷器里的时空记忆.人民网.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