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新唐战役

新唐战役

新唐战役又称为新唐大捷。

1939年5月和1940年1月,日本侵略河南南阳的新野县唐河县,南阳人民英勇反抗,成功击败日本侵略者。

1939年5月1日至18日,日军发动襄东战役,侵犯南阳地区的新野、唐河、桐柏县泌阳县等县,南阳称之为第一次“新唐战役”。这就是抗日战争河南省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仗。

1940年5月1日至23日,日军再次对豫南地区发动攻击,史称“襄樊会战”,在南阳称为第二次“新唐战役” 。

南阳卧龙岗内的《新唐抗战胜利纪念碑》记录着那段历史。

历史

1939年5月10日,日本骑兵团占领新野县城。12日,第13师团第十六师团共3万余人侵犯唐河县,当日攻下县城。5月14日凌晨3时,中国国民党军队及南阳民团3万多人,在孙连仲指挥下同时向唐河、新野县城发起反攻,激战至下午1时,重创日军,收复了两座县城。15日凌晨,我军十万武装发起总攻,以排山倒海之势,由泌阳县、方城、新野、唐河一线整体向南推进。战斗中,有的战士攀上日军坦克揭开坦克盖向内投掷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有的士兵与敌人扭抱滚打在一起……血战三天三夜,日军丢下3000余具尸体向南溃退,极大鼓舞了南阳人民。

南阳市是中原抗战的重要战略基地,是全国抗日战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寇压境的危急时刻,英雄的南阳人民挺身而出,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一部光荣的革命斗争史,涌现出了以彭雪枫为代表的大批血洒疆场、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南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吕德民说,抗战中后期,南阳是抗日的前沿阵地,日寇的铁蹄先后5次踏入宛境,中日双方在南阳及其周边进行了5次会战,英勇的南阳人民同日寇展开了不屈不挠的生死抗争,终将侵略者驱逐出境。

整个抗战期间,南阳市以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和伤亡45万多人的代价,为全国战场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称,从中国抗战的实践中,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东方魔力”般的精神力量,因而他断言:中国共产党是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的“兴国之光”。

央广报道

(央广网2015-09-02)1939年发生在南阳市新野、唐河县大地上的“新唐战役”,是日军入侵河南省以来,我军正面抗战取得胜利的第一场战役。历经14天激战,进犯南阳市的日军丢掉3500多具尸体败回武汉,极大鼓舞了南阳人民。

在南阳武侯祠大门右侧,矗立着一块锥体汉白玉石碑,记录着日军进犯我省的新野县、唐河、桐柏县,被我中国军民打退的那段历史。

1939年5月3日,日军3万6千多人,百辆战车,进犯南阳的唐河县、新野县、泌阳县

5月10日,占领新野县城,然后向东北挺进打算占领唐河县县城,在行进途中遭到我军顽强反击。

新野县文史学者薛军生:日军到县城东北地区30里处的田营、孙楼时,受到张自忠部180师安克敏旅的猛烈反击,阻击打死日军200多人。激战中,有400多名官兵、20多名百姓壮烈殉国。

今年93岁的抗战老兵王明辉回忆说,那时的他刚刚十六岁,入伍后训练一个月就上了战场,有一次和日军激战,他们爬在麦地里,敌人的子弹像撒豆子一样飞过来,他看到不少战友一抬头就牺牲了。

王明辉:到那时候攻击就是泼死里整哩,喊着往上上,拼刺刀那是我戳你你戳我。

5月12日,日军3万余人侵犯唐河,当日攻下县城。5月14日凌晨3时,中国国民党军队及南阳民团3万多人,在孙连仲将军指挥下同时向唐河县新野县城发起反攻,重创日军,收复了两座县城。

新唐战役中,中国共产党南阳市地委书记郭以青、青年部长袁宝华和军事部长葛季武,组织民工奔赴前线支援李宗仁部保卫南阳,国共合作、构筑起一道抗日长城。

南阳市委党史办赵主任:战役开始后,袁宝华,郭以清,组织了几万人,给咱们前线的官兵送粮食送饭,组织担架队到前线把伤员往下拉,支援很大。

3月15日凌晨,我军十万武装发起总攻,日军向南溃退,撤出南阳,极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日势气。

新野县县文史学者薛军生:日军在唐河、新野两地丢掉3000多具尸体向南溃退。这就是河南省正面抗日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仗,“第一次新唐战役”由此长记史册。

参考资料

新唐战役”——河南正面抗日战场首场胜仗.央广网.2017-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