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坝镇
王家坝镇,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位于阜南县南部,南临淮河与河南省的临泉县、淮滨县两县隔河相望。辖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李郢村,距县城25千米。地势低洼,村庄大部分建在堤坝或庄台上。蒙洼蓄洪库和进洪闸均建于此。王家坝淮山药曾被《本草纲目》收录。1958年成立崔集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更名王家坝镇。
王家坝镇地处淮河上、中游结合部,蒙洼蓄洪库上游,距阜南县城25公里,是两省(皖、豫)三县(淮滨、固始县、阜南)三河(淮河、洪河、白鹭河)交汇处,闻名遐迩的王家坝闸坐落其境内。王家坝镇辖7个村和1个淮上社区,111个村民组,自然庄台29座,总户数7862户,人口2.03万人(2020年),耕地2.2万亩,国土面积33.4平方公里。地(城)老(观)公路过境。
行政区划
1996年
辖王家坝、李台、邢郢、郎湾、金黄岭、丁营子、
自由、前进、互助、沈林、分洪、崔集子、赵郢子、
唐庄子14个行政村,114个村民小组,镇政府驻崔集。
2010年
和谐村。互助村。团结村。王家坝村
崔集村。李郢村。郎湾村
历史沿革
王家坝镇前身为崔集乡,1958年成立崔集公社,1984年社改乡,1992年撤乡设镇,是淮河岸边的一个农业小镇。王家坝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相传古代伍子胥打马过乌江路过此地。当时的乌江即现在的淮河,至今仍有伍子胥过江遗址—钐岗,此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1947年秋,挺进大别山就是从这里过淮河的,现仍留存刘邓大军走过的道路及码头遗址。
人文背景
这里风景宜人,土壤肥沃,民风纯厚,民居独特,是赛似江南的渔米之乡。过去流传过“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收了淮河湾、富了半边天”之说。
1953年在王家坝村建起了淮河上重要的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千里蒙洼蓄洪区的王家坝闸。历经五十年风雨的旧闸因闸体老化已于2003年11月被拆除,而旧闸所有资料图纸、模型均保存完整。投资2600万元的新闸扩建于2003年11月破土动工。
2004年12月竣工,新扩建的王家坝闸气势恢宏、雄伟壮观,以更加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该闸全长118米,共13孔,每孔宽8米,底板高程24.46米,设计水位差4.5米,设计流量1344—1626米,闸上公路桥高程29.66米,桥宽9.5米。新闸设计为全电脑自动化封闭式机房,最高处达28米,遥看大闸如巨龙横卧蓄洪库上游,有拒水于千里之势。闸上装有闭路电视,利用现代化的GPS卫星定位系统传输视听图像,国家防总可以通过闭路电视直接观察到淮河水位的变化情况。该闸是淮河的晴雨表,建闸至今已14次开闸蓄洪,如果撇开蓄洪中淹没良田万倾、蒙洼蓄洪区饱受洪灾情况的话,开闸时巨浪翻滚,如万马奔腾,有一泻千里之势,十里之外可听见咆哮声,不论是观其形还是闻其声,都让人惊心动魄,场面蔚为壮观,令人留连忘返。每次开闸时,王家坝就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该闸管理单位闸管所,是一个花园式单位,院内各类观赏花草树木郁郁葱葱,争奇斗艳,亭台楼相映成趣。每逢汛期,这里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指导防汛抗洪时下榻的地方,也是阜阳市旅游景点的一个亮点。
社会
民生
随着全镇程控电话的不断增容,现已开通电话1500多门,移动、联通电讯发射塔的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宽带网络及大闸GPS卫星通讯系统启用,通讯条件进一步改善;王家坝35千伏变电所的建成使用及农电网改造的实施,为王家坝的经济发展添足了后劲。
交通
王家坝镇对内7个村全部通了水泥路。对外有地王路与S202省道相连,投资4270万元的蒙洼防汛交通大桥已于2003年6月28日竣工通车,该桥是王家坝又一处亮丽的风景。该桥全长1.74公里,四车道,58墩高架桥,是阜阳市全长的高架桥,由此连接六安市、合肥市、固始县及省道328线。京九铁路阜南站到此20分钟路程,阜阳机场到40分钟路程,统一规划投资上亿元的蒙洼环堤撤退路工程已经建成使用。占地约2000亩投资4000多万元的保庄圩工程已全部竣工,现代化居民小区让人感受到新农村新气象。当年挺进大别山渡河的邢郢渡口已升格为省级重点渡口,码头重建项目已破动工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的王家坝AAAA级水利风景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政治
组织沿革
自54年王家坝闸建成以来,已有11个年份14次开闸蓄洪,每次开闸蓄洪,王家坝都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各级领导也先后亲临王家坝视察指导。
2004年王家坝镇人民政府被省命名为“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集体”。
2006年镇党委被中组部、省委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市委命名为“五个好”镇党委。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王家坝境内土质典型的潮沙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无污染源,盛产水稻、油菜、花生、毛毛豆、蔬菜等农作物,且库外有近万亩的天然草场,为发展牛羊养殖提供了丰富的牧草资源。2003年8月份注册了“王家坝”商标,专门用于农产品生产加工。王家坝淮山药曾被《本草纲目》收录。
旱稻品种优良,口感好、营养丰富,米脂中所含各种微量元素远远高于水稻,且产量高,耐旱、耐涝,非常适应本地区种植。
花生多年来花生种植一直是王家坝的支柱产业,品种优,成色好,含油量高,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潜力大,生长期从6月—10月中旬,亩均产量300—400公斤,价格2—3元/公斤。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常年种植面积万亩以上,总产量300多万公斤。
毛毛豆王家坝镇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种植毛豆不用施化肥、农药、所产毛豆饱满饱满,口感好,营养丰富,且安全可靠,经安徽省无公害认证中心检测,2002年11月份被认证为无公害毛豆,接近绿色食品标准,后又申报国家级无公害毛豆。一年可种植两茬,春毛豆从3月—6月,秋毛豆从6月—9月,年种植面积在6000亩以上,总产量达600多万公斤,亩产800—1000公斤,价格在1.2—2元/公斤。
大葱王家坝大葱清脆、味美、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营养丰富,生长周期短,易管理,种植技术要求不高,且大葱主要以农家肥为基肥,只需辅助少量尿素、复合肥,生长期间无虫害,不需施农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据郎湾村文书郎克功介绍,大葱产量高,一般亩产6000公斤左右,今年市场价1.4元/公斤,比去年高0.4元,亩产值8000多元,除去种苗、化肥等前期投入,每亩纯收入在6000元以上,且大葱、毛毛豆可互腾茬地,又减少了土地资源的闲置,真正是农民兄弟致富的好项目。
【植物形态】:缠绕草质藤本。茎通常带紫红色。单叶在茎下部互生,中部以上对生;叶片卵状三角形至宽卵状或戟状,变异大,基部深心形,边缘常3浅裂至3深裂。花单性,雌雄异株,成细长穗状花序;果黑三棱状扁圆形或三棱状圆形,外面有白粉。花期6~9月,果期7~11月。
【生产地】:王家坝沿淮潮沙土地块。
【采制】:秋季或冬季挖取根状茎,除去泥土、须根,切去芦根,洗净,用水浸后刮皮,反复用硫熏后,晒干。有的在硫磺熏后,用木板搓成圆柱形,切段,晒干,打光。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
【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生物资源
主要以小麦、旱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毛毛豆、蔬菜疏菜、西亚火葱、钢棍山药等,现正大力发展适应农业,稻虾共养、芡渔共养总计约3000亩。
主要事件
2020年7月20日8时30分左右,淮河王家坝闸水位已达29.75米,超过保证水位0.45米,时隔13年后,王家坝再度开闸蓄洪,也是第16次开闸蓄洪。
人口
2021年,阜南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数公布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王家坝常住人口为2.03万人。
参考资料
王家坝镇简介.阜南县人民政府.2021-05-21
阜南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阜南县政府信息公开.阜南县政府.202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