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榜省
楠榜省(Lampung Province)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南端,西临印度洋,东滨爪哇海,东南隔巽他海峡与爪哇岛相望。包括近岸岛屿塞贝西、塞尔通以及著名的喀拉喀托火山残体拉卡塔岛,面积33,307平方公里。人口600.6万(1990)。省会楠榜港(Bandar Lampung)。楠榜省是楠榜人的原籍地,他们使用自己的语言,并拥有自己的文字。该省与西北部的明古鲁省有短暂的边界,与北部的南苏门答拉省有更长的边界,以及与东部的万丹省和雅加达有海上边界。
历史沿革
中国史辑所称媻皇国就位于楠榜,后成为室利佛逝的属国。
16世纪万丹国控制当地,并将伊斯兰教传入当地。
18世纪成为荷兰帝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占领,印度尼西亚独立后,一开始属于南苏门答腊省。
1964年3月18日从南苏门答腊省分离,独立建省。
自然地理
位于苏门答腊岛最南端,巽他海峡东北岸,面积33307平方公里。西部是明古鲁山脉尾端,最高峰特巴克山海拔2115米。东部是平原,南部三条半岛夹着两个海湾。下辖13县,2市。
行政区划
首府班达楠榜 (Bandar Lampung),亦译楠榜港,是政治、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的中心。
经济
热带雨林茂密。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园林、林业、畜牧业、渔业、矿产和旅游业。主要的粮食作物有稻谷、玉米、木薯、大豆和绿豆。主要的蔬菜和水果品种有:大葱、红葱、阳芋、青菜、胡萝卜、鳄梨、芒果、泰国榴莲、香蕉等。其他农产品还有橡胶、茶叶、咖啡、胡椒、大豆、椰干等。
班达楠榜的东部是具有潜力的淡水鱼养殖区,有现代化的养虾场,楠榜省尼罗河斯布地河流经这里。
交通
铁路与公路沿山麓南北行,连接直落勿洞与巨港,平原地区东西向交通依赖河运。楠榜是爪哇岛苏门答腊岛交通门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从爪哇岛的孔雀港(Pelabuhan Merak)到楠榜的Bakauheni乘渡轮需2.5小时,乘船45分钟。离省会25公里处的Radin Inten机场是通往班达楠榜的空中门户。
人口
人口845万(2019)。人口主要由爪哇岛等地的移民组成,当地土著是楠榜人。爪哇猿人占当地人的62%,楠榜人24%。
获得荣誉
2020年12月8日,位居全球经济竞争力榜单第759位,全球可持续竞争力榜单第817位。
参考资料
穿透人类文明的时空:最新版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发布.澎湃新闻.202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