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贝多芬
《复制贝多芬》(英语:Copying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是一部关于乐圣贝多芬的虚构传记电影,描写他晚年创作《第九交响曲》时的遭遇。本片由波兰导演阿格涅丝卡·霍兰执导,两位编剧兼任制片,由艾德·哈里斯、黛安·克鲁格主演,2006年11月10日由米高梅发行上映,于2007年4月30日发行DVD。影片讲述了身心承受着莫大痛苦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与立志成为音乐家的作曲助理日久生情,最终爱的力量让贝多芬再次体味到久违的幸福。
剧情简介
1824年,音乐大师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正在赶制自己的新作《第九交响曲》,在乐章完成的最后阶段,他的御用抄谱员施莱默突然病入膏肓,将要不久于人世。为了让贝多芬的杰作如期上演,施莱默向维也纳音乐学院求助,希望能 有位高才生来接替自己的位置。不久,23岁的才女安娜出现在施莱默的面前,施莱默告诫安娜,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个暴君,和他一起工组需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耐心,并将没抄写完的乐谱交给了安娜。
安娜乐于为这位脾气暴躁的狂人抄写乐谱,而作为音乐天才,安娜也不安于抄谱员的工作,她要让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品评自己的作品。当安娜将完成的《第九交响曲》交给贝多芬时,还告诉他替他修改了错误。在日复一日的接触中,贝多芬对安娜的态度由最初的怀疑逐渐转变成信任和依赖。
虽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在人前风光无限,但生活中也有难言之隐。他非常宠爱侄子卡尔,期望他能出落成优秀的钢琴家,但卡尔偏偏好逸恶劳、嗜赌成性,甚至窃取叔叔的钱财。尽管《第九交响曲》的首演非常成功,但贝多芬却因侄子倒卖掉门票而沮丧不已。关键时刻,安娜总能在贝多芬的身边给予抚慰和帮助,贝多芬开始离不开安娜,甚至与安娜的男友马丁争风吃醋。分分合合之间,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与安娜之间微妙的关系开始让两人的生活天翻地覆。
角色介绍
音乐原声
幕后制作
幕后花絮
花絮
• 该片在布达佩斯人类学博物馆和多瑙河边的一座古老城堡中实地取景。
• 为了搭建起施莱默的印刷商店,美工设计师卡罗琳·艾米斯掌握了铜板印刷的全部工序。
• 拍摄片中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首演场面时,剧院内摆放了600支蜡烛,需要8名“蜡烛管理员”在每个镜头间快速点燃或熄灭蜡烛。
• 虽然拍摄现场是实际演奏,但片中音乐其实是使用了1996年伯纳德·海廷克指挥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的Decca录音版本。
• 服装设计师杰妮·特敏为该片设计和制作了650套服装,服装的款式是从法国绘画家让-奥古斯特·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的作品中获得灵感,而包括100件晚装在内的所有服装和织物都产自伦敦。
• 为了扮演好路德维希·凡·贝多芬,艾德·哈里斯筹备数月,学习钢琴、小提琴和指挥,并阅读了大量有关贝多芬的书籍。
在角色塑造方面,剧中饰演贝多芬的艾德·哈里斯曾经四度提名奥斯卡金像奖,他事前做足准备工作,花了数个月的时间练习钢琴和小提琴,学习乐团指挥,并且大量阅读了跟贝多芬有关的书籍,哈里斯受访时指出,这都是为了“试着从精神与智力层面了解贝多芬的音乐才能来自何处”。为了让哈里斯看来更有大师风范,服装设计洁妮特敏(Jany Temime)特别着重于“带着不羁的潇洒,我要他看起像一位老迈的流行乐手──品味优雅依旧,却已超脱外界看法”。
在史实里,抄谱员一共有两位,并且清一色都是男性。抄谱员一旦错抄曲谱,就会被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严词责骂。编剧史蒂芬·瑞凡(Stephen J. Rivele)指出安娜一角是这两位为贝多芬长期抄写曲谱的奥地利音乐学生的综合体。另一位编剧克里斯多福·维金森(Christopher Wilkinson)则从深受贝多芬影响的法国女作曲家萝伦·菲瑞丝(Lorenc Ferenz)身上获得灵感,有一件关于贝多芬的轶事也被他加入剧情:“我刚开始研究时,读到一则让我很惊讶的有名轶事,有位女性在贝多芬指挥《第九交响曲》的尾章时,提醒他转身接受观众的如雷掌声。”。这一点与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交好,并为他作传的安东·辛德勒(Anton Schindler)也曾记载:“…表演结束后,观众爆出热烈掌声,而他仍背对着他们站着,后来是卡洛琳·恩格(Caroline Unger,次女高音)想到要把大师的身子转过来面向观众。”
导演阿格涅丝卡·霍兰在取得必要的艺术授权(Artistic licence)后,试图在剧本对白里还原贝多芬自传的内容,“剧本唤起悲惨与诙谐兼具的共鸣,就像他对历史所产生的影响。同时也道出他如何改写当时对天才的刻板印象,也改变了作曲家与社会的关系。”
剧中的重头戏,莫过于长达10分钟的《第九交响曲》首演片段。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配合《庄严弥撒》在维也纳的康顿剧院(Kärtnerthor-Theater)演出,获得空前成功。剧组在匈牙利的考托纳剧院模拟这幕场景,乐团由当地的凯奇凯梅特交响乐团和合唱团支援演出,初学乍练的哈里斯和乐团表演时相当专心,“在拍摄终曲前的某个段落,导演已经喊卡,但是我们却停不下来,我一直指挥,交响乐团也持续演奏,直到结束。整座剧院后来爆出如雷掌声,当时真的很令我心满意足。”
穿帮镜头
• 片中路德维希·范·贝多芬提到《月光奏鸣曲》,但这段乐曲其实是在贝多芬死后的1832年才被冠名的。
• 该片的背景设定在1824年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期间,片中贝多芬深受耳疾之苦,但只要声音大一点他就会听见。但事实上贝多芬早在1817年就完全失去听力,创作《第九交响曲》时他已经全聋。
制作公司
Copying Beethoven。
Eurofilm Stúdió。
Sidney Kimmel Entertainment。
VIP 2 Medienfonds [德国]。
Anomaly Entertainment。
获奖记录
影片发行
发行信息
发行公司
米高梅公司 [美国] (2006)。
Benelux 拉查楠·玛哈菀 Distribution [荷兰] (2007)。
Concorde (2006) (德国)。
Gussi Artecinema [墨西哥] (2006)。
Myriad Pictures Inc. [美国] (2006)。
Notro Films [西班牙] (2006)。
Tohokushinsha Film Corp. [日本] (2006) 。
影片评价
媒体评价
《复制贝多芬》情节多为虚构,但在贝多芬音乐的烘托下,很好的表现出了一个音乐天才的神经质和孤独(新浪娱乐评)。
《复制贝多芬》上映后获得的媒体综评不高,克隆了许多似曾相识情节、难以引人共鸣的四平八稳调度,使这部曾被寄予厚望的戏说电影沦为与时代节奏脱节的冗余滑稽戏。唯一达到奥斯卡级水准的便是艾德·哈里斯“鬼气森森、寒意逼人”的怪味演技,他将自负、孤傲、反复无常的“老小孩”式的失聪音乐家,塑造得可敬、可憎、可怜,表演层次分明,可惜陈腐的剧本、中庸的导演将这难得的魅力给扼杀了(新浪娱乐评)。
大众评分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复制贝多芬剧情.电影网.2016-06-10
韩国票房综述:《幸福》蝉联冠军 韩片再度萧条.新浪.2016-06-10
北美票房综述:《波拉特》蝉联,妮可申奥失利.新浪.2016-06-10
复制贝多芬 Copying Beethoven (2006).豆瓣电影.202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