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忠武王集
《岳忠武王集》是玉堂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作者介绍
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1162年,赵昚时诏复官,谥武穆,赵扩时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两宋文臣、武将得通谥者以"忠武"最美),有《岳武穆集》传世。
如今,位于黄梅县苦竹乡养马村聂家湾老树坡上的“岳坟”,经常有许多人前来买拜当年的抗金英雄,凭吊中原地区的千古忠魂。
“岳飞墓”的大墓前有一块石碑,刻有“大宋敕封朝奉大夫岳震、朝散大夫岳霆之墓”。看到这座“杭州岳庙”,人们不禁要问:岳震、岳霆既然是岳飞的儿子,为什么他们俩不在西湖陪伴自己父亲,又为什么不落叶归根于汤阴县,却长眠在这吴头楚尾的大别山区的黄梅县呢?
据史料记载,公元十二世纪初叶,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金兵长驱直入,绵延鄂豫皖的大别山便成为南宋王朝长江以北的最后防线。
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的黄梅县军事位置十分重要,而这个县的五郎关,即今日的养马岭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公元1130年,岳飞带着年仅十岁的四子岳震,率军镇守五郎关,顽强抗击南下的十万金兵。
然而正当岳家军凯歌高奏之时,以秦桧为首的投降派,鼓噪议和,昏君赵构连发十二道金牌催令岳飞班师回朝,岳飞不得不回师杭州市,结果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害于风波亭。
据清代《黄梅县志》、《岳氏宗谱》记载,岳飞死后,秦桧密令追杀岳飞家族。岳霆、岳震为避灭门之祸,逃至五郎关下的聂家湾,繁衍生息,世代相传。
今日,岳震、岳霆的遗迹仍清晰可见,虽经八百余年的风雨沧桑,聂家湾的岳家居宅、岳家花园、岳家学堂的遗址,教拳习武的演武场、操练兵马的养马岭、伏马槽等场地,仍历历在目。就在人们追寻岳家后人的遗迹中,那部曾在《射雕英雄传》中被江湖豪杰侠士争来夺去的记载着“岳家拳”的《武穆遗书》,突然惊现天下。
岳家拳以短小精悍、朴实无华、实战性强闻名。黄梅是国家命名的“武术之乡”,获此殊荣就在于有岳家拳。当年,金兵被岳家拳打得闻风丧胆,不得不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叹。
岳飞一生有文武两部著作,但世人只见其慷慨激昂的诗词歌赋和散文,就是被后人辑成的《岳武穆遗文》),却不见那威猛无比的岳家拳谱,即《武穆遗书》。而当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中出现《武穆遗书》之后,著名作家周濯街却通过考证得出结论:《武穆遗书》在黄梅。
据历史考证,岳飞逝前将拳谱传给岳震、岳霆,二人隐居于黄梅聂家湾,整理出《武穆遗书》,秘而不宣,且日夜操练。
岳飞第二十七代后裔岳进,就住在黄梅县的小池镇。他是闻名鄂赣皖的岳家拳传人。1986年,他参加了全国民间武术表演大会,他的岳家拳技压群雄,荣获金奖。深藏于民间的“岳家拳”和《武穆遗书》于八百年后,重新浮出水面。作为忠烈之后,岳进深明大义,于1987年将古抄本《武穆遗书》捐献给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