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县
黄梅县(Huangmei Coun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黄冈市下辖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黄冈市东南部,处于鄂、赣、皖三省交界,东与安徽省宿松县接壤,西与湖北省武穴市毗连,南与江西省九江市区隔江相望,北与湖北省蕲春县山水相依。辖区面积1701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黄梅县户籍人口960532人。黄梅县下辖12个镇,4个乡。县政府驻地黄梅县黄梅镇东山大道11号。
黄梅县地势北高南低,呈三级阶梯状倾斜。地貌多属丘陵和平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春温多变。该县河流多属长江流域华阳河水系,境内长江岸线长58.86千米。早在旧石器时代,黄梅县开始出现人类活动。西刘恒十六年,境内建有寻阳县。南齐永明四年(公元486年),析蕲州镇之东境立永兴县。隋开皇初改名新蔡,十八年(公元598年)改为黄梅,民国25年(公元1936年),国民政府以长江为界划定鄂赣省界、县界。新中国成立后,县辖行政区划变动频繁,但县域境和上隶省、地区基本未变。
黄梅县以农业为基础,优势产业为旅游康养业,特色产业有绿色印染业,新兴产业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2022年,黄梅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00.15亿元,居全市第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7.2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96.0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26.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5.8:32.0:42.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268元。2023年,黄梅县商业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7.76亿元,同比增加1.24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财产险保费总收入3.31亿元,同比增加0.76亿元,同比增长30.0%;人身险保费总收入4.45亿元,同比增加0.48亿元,同比增长12.1%。2023全年保险机构各项赔付支出3.10亿元,同比增加0.32亿元,同比增长11.4%。
黄梅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黄梅是佛教禅宗发祥地、黄梅戏发源地、红十五军诞生地和国家级龙感湖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是全国闻名的武术之乡、楹联之乡、诗词之乡和挑花之乡。县内“黄梅戏”“黄梅挑花”“佛教禅宗祖师传说”和“黄梅岳家拳”均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截至2023年4月,全县现有旅游景点200多处,国家4A级景区1处。县内还有四祖寺、五祖寺、龙感湖、源感湖、柳林南北山、还有云雾缭绕,西山挪步园等风景名胜区。
名称
黄梅境因县境北有黄梅山,黄梅水,故名。唐武德四年,将黄梅分为义丰、长吉、塘阳、新蔡四县。八年,废州,省四县复为黄梅县。自此至今,县名未变。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新石器时代,焦墩出现人类活动。据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证明,黄梅县在1-4万年前便出现人类。到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遍赶墩、涉墩各地;从夏到西周时期,黄梅地属扬州市。
秦汉至南北朝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今黄梅戏属九江郡。
汉高祖元年,项羽封英布为英布,黄梅县属西楚九江国;刘知远六年,置郡领县。当时,周围邻县(蕲春、柴桑区、松兹)均于是年置,黄梅居其中,既不属其领辖,史册又未明载置县;西汉文帝十六年,境内即建有寻阳县,其中包括今黄梅县全部,武穴市绝大部分等地;建安十三年,孙权分江夏郡置蕲春郡,领寻阳隶荆州。西晋太康元年,撤蕲春郡,划寻旭隶荆州武昌郡。永兴元年,划庐江县之寻阳县、武昌之柴桑二县立寻阳郡,黄梅县境始南北分治。南梁宋孝建元年,分河南省之西阳等六郡置郢州,蕲州镇随西阳郡隶郢州。泰始五年,还隶豫州。
隋唐至宋元
隋开皇初,撤州郡置总管府,改永兴县为新蔡县,隶蕲州总管府。隋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新蔡县为黄梅,隶蕲州。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蕲州为蕲春郡,领黄梅等五县。
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创建黄梅四祖寺古称幽居寺、正觉寺。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析黄梅为义丰、长吉、塘阳、新蔡四县,置南晋州领之。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废州并县复黄梅,隶蕲州。
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分全国为十五路,隶淮南路蕲州蕲春郡。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分淮南为东西二路,隶淮南西路,所隶州郡仍旧;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宋徽宗于御书“天下禅林”赐给五祖寺。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修建黄梅乱石塔于高塔寺内。
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于蕲州镇置淮西宣抚司,黄梅隶之。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总管府,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撤总管府复州,上置蕲黄州宣慰司,黄梅隶之。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撤宣慰司,属蕲州隶湖广行省。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迁县治于今黄梅镇。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隶湖广行中书省蕲州府。
明清
明初袭元制,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降府为州,隶湖广布政司黄州府蕲州。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黄梅知县黄子政上奏重修亭前驿获准,驻驿马80匹、马夫40名、兽医1名,驿站建有马棚、放马场。亭前驿成为贯通七省陆路通。明十一年(公元1378年),改隶河南布政司,明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还隶湖广布政司,上隶州府均不变。
清代初期(公元1644年),隶湖广布政司汉黄德道黄州府。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分置湖北布政司,黄梅属黄州府隶之。
中华民国
1912年废黄州府。直隶湖北省武汉黄德道。后改隶鄂东道。1914年,改鄂东道为江汉道,隶之。1929年,废江汉道,直隶湖北省。1932年,湖北省设11个行政督察区,隶第3行政督察区。1936年,第3、4行政督察区合并为第3行政督察区,黄梅隶之。1940年,改行政督察区为鄂东行署,黄梅隶之。1945年,撤鄂东行署,设第2行政督察区,隶之。1949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设黄冈市地区,领黄梅隶中原区。6月,撤中原区,设中南区,下置湖北省,黄梅县属黄冈地区隶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6月5日,经黄冈专署把蔡山区所辖新洲上的一部分划归武武穴市。1953年,黄(梅)、宿(松)两县协定,两肥边缘湖泊水面界限:北以鸡头山至戾鱼山,南以王家夹至中嘴为两县共管地区,黄梅渔船东南不过中嘴,东北不过戾鱼山,宿松县渔船西南不过王家夹,西北不过鸡头山。1954年撤销中南区,黄梅隶属省地未变;1955年下年,经地区划黄梅之柏树林、枫树林、向垸,直至太白湖西岸的水府庙一带属广济,划广济余川之龙腰,徐政两村以及吴文村的一部分属黄梅。不到一年,除余苏垸留属黄梅,其它地方仍归属文济。1956年元月1日,经国务院、农垦部和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省政府批准于龙感湖管理区西部高滩泽地垦建龙感湖农场,直隶省农垦厅。1958年11月,将王埠乡的严大墩、严细墩和黄太墩划归龙感湖农场。1959的元月,龙感湖农场改为县辖,1960年3月复属省辖。1996年,龙感湖农场划归黄冈市管辖,设立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2019年,龙感湖管理区教育、卫生系统划归黄梅县管理。
地理
位置境域
黄梅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黄冈市东南部,大别山尾南缘,长江中下游平原结合部北岸,鄂、赣、皖三省交界,地跨东经115°43′~116°07′,北纬29°43′~30°18′之间,东与安徽省宿松县接壤,西与湖北省武穴市毗连,南与江西省九江市区隔江相望、两桥相连,北与湖北省蕲春县山水相依。东西最大宽度37千米,南北最大长度61千米,全县总面积1701平方千米。
气候
黄梅县属北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温度为16.8℃左右,年均无霜期达258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369. 34毫米,雨季为5到8月。2021年日照总时数为1835.8小时,年内极端最高气温为36.9℃,年内极端最低气温为-7.1℃。
地质
地质构造
黄梅县位于两个大地构造单元的接壤部位,其北侧属至燕山晚期,有大量的酸性岩浆侵入,造就了该县北部山区的地貌景观。黄梅县构造单元分别为秦岭褶皱系桐柏一大别中间隆起大别山复背斜浠水褶皱束及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坪滁巢台褶带黄梅台褶带,区内可见背斜、倒转背斜、倒转向斜及北东、北西向断裂,构造较复杂,断裂带上及其两侧的影响带岩层较破碎。区域地质构造主要集中在黄梅县东侧下新、独山镇,其中褶皱为倒转背斜,背斜轴向基本与黄梅断裂走向一致。黄梅县北部构造侵蚀山区地形起伏。黄梅县南部长江I、III级阶地区地形平坦,局部地形隆起。
地层
黄梅县境内地层出露比较齐全,自新太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分布,南部主要出露早古生界—新生界地层,东北部主要出露新太古界—新元古界变质岩系,北部可见岩浆岩。按照工程地质岩土性质,将区内地层分为 5 大类工程地质岩组,分别为松散岩( 土) 类、层状碎屑岩类、层状碳酸盐岩类、片状—片麻状变质岩类和块状岩浆岩类。
地形地貌
黄梅县地势北高南低,呈三级阶梯状倾斜。黄梅山属于县西北部双峰尖山系的余脉,山谷沟壑曲折,峡谷和断陷盆地众多。北部山地属大别山脉东端尾部,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0.73%;丘陵横贯县境中部,占全县总面积的29.37%;湖区地处县境中南部东西两侧,占全县总面积的20.12%;滨湖沉积平原和沿江冲程平原位于县境中南部,北接丘陵区,南临长江,地势低平,占县总面积的29.88%。最高点在北部山区,海拔1244.1米;最低点在中部三角湖陆地,海拔9.6米,高低相差1234.5米。
水文水利
水文
地表水
河流
黄梅县属长江流域华阳河水系,境内长江岸线长58.86千米。全县共有河流34条,总长380.1米。包括古角、坪、小溪、考田等四条较大山区河流以及梅济港、王大圩港、八一港、东港、西港等平原湖区排灌港道,总长386千米,水域总面积514平方千米。
柳林河位于大别山南麓柳林乡,其源头为境内天衢山脉的龙池河与古角山脉的古角河汇聚而成,在注入古角水库的末端处有一丘大沙滩,遍生柳树,故这条河便被命名为柳林河。
湖泊
黄梅县有湖泊29座,主要湖泊有太白湖、龙感湖、大源湖。太白湖位于武穴市花桥镇、万丈湖办事处和黄梅县濯港镇、蔡山镇、大河镇。太白湖在正常年份黄梅部分湖面面积13.44平方千米,流域面积1162.7平方千米(其中武穴市占953平方千米);龙感湖,正常年黄梅部分湖面约71.48平方千米,上游来水为华阳河流域,湖北部分2553.2平方千米(其中黄梅县1600.2平方千米,武穴市953平方千米);大源湖,湖面11.35平方千米;小源湖,湖面1.85平方千米,来水面积约70平方千米。
地下水
黄梅县境内地下水比较丰富,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基岩裂隙水等类型。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由全新统组成,呈带状散布于大别山北山前及山间河谷、盆地,总厚度小于15米。水位埋深一般小于3米,近河处小于1米。单孔涌水量30—50吨/时。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岩组分布于大别山北麓,含水极弱,泉流量和单孔涌水量均小于1吨/时。岩浆岩类裂隙含水岩组中,侵入岩含水岩组分布于大别山腹地,泉流量小于1吨/时,单孔涌水量3吨/时。全区地下水化学类型大多为矿化度小于0.5克/升之HCO3型淡水。水质一般属HCO3-Ca或HCO3-Ca·Na、HCO3-Na·Ca型淡水,碳酸盐岩类岩石中为HCO3-Mg·Ca或HCO3-Ca·Mg型淡水。
水利
黄梅县有大、中、小型水库共24座,总库容合计26556.6万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1座(垅坪水库),承雨面积86平方千米,库容13300万立方米;中型水库2座,古角水库承雨面积73平方千米,库容5612万立方米,永安水库,承雨面积64.5平方千米,库容6400万立方米;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14座;电站水库3座。
古角水库建于1958年,东西两条干渠组成,设计灌溉面积13.44万亩,实际通水里程32千米,其中东干渠23千米,西干渠9千米,该水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发电和城镇供水等综合利用的重点中型水库。2023年10月,古角水库大坝被综合评定为“二类坝”。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黄梅县有耕地74728.10公顷,园地1752.19公顷,林地34168.37公顷,草地451.67公顷,湿地653.83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9169.39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755.59公顷。
水资源
2021年,黄梅县水资源总量为11.3153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总量为2.4207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0.833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总量为1436立方米。
矿产资源
黄梅县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磷矿探明储量1300万吨,主要分布于大别山东南麓武市和黄梅县的北部地带;铁矿储量5800万吨,品位45%左右,主要分布于黄梅县县城以东约7千米处;重晶石储量约50万吨;硅石储量约1000万吨;正长石储量约5000万吨;石膏储量约2.6亿吨;滑石储量2000万吨;瓷土、碳酸钙、花岗石分布较广,储量甚为可观。截至2023年,境内矿产可开采高品位石膏储量5.87亿吨,潜在储量达100亿吨。
生物多样性
动物
黄梅境内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县域陆(水)生动物有37目、89科、355种。其中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国家二级动物27种。县内眼镜王蛇、小鸦鹃、猪獾、蓝喉蜂虎、野生獐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此外,黄梅县被誉为中国白头鹤之乡。
植物
黄梅县内有陆(水)生植物有1185种,其中木本86科、514种,草本74科、314种,其它357种。其中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有3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21种。树龄超过100年以上的古树140多株,其中就有名僧支遁手植的千年晋梅。县内还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黄梅秤锤树,该树种也是全国优先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2007年,中国地质大学生态学教授葛继稳在黄梅县下新镇钱林村发现,认定为新种,并命名为“黄梅秤锤树”。目前,仅分布于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群数量为462株。
生态功能区
湖北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东南部,东接安徽省沿江湿地自然保护区,北与黄梅县下新镇相连,西与濯港镇毗邻,南临长江,与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江之隔。总面积为22322平方千米。保护区是由湖泊、滩涂、草甸等组成的以生物多样性和内陆水域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2009年9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各种野生动物48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白鹤、大鸨、东方白鹳、白头鹤、黄嘴白鹭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白琵鹭等32种。
挪步园,旧名萝葡园,是黄梅县保护最完整的自然森林公园,2003年被湖北省定为省级旅游风景区。位于黄梅县北部紫云山区,海拔800至1244.14米,年平均温度22.8℃,这里森林覆盖面积达95%,有300多种草本植物,400多种木本植物。著名景点有老祖寺、万家寨、登天柱、天灯塔、望郎石等20多处。
自然灾害
黄梅县境内气候有明显地过渡性特征,因此易造成冷暖气团交锋频繁,梅雨季节,常出现大雨或暴雨,雨量多集中在1天左右,特别在北部山区易形成暴雨性洪水,常有旱灾、洪涝等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
2020年7月,黄梅县受汛情影响,独山镇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破坏,全镇共21830人受灾,倒塌房屋60间,受损房屋达到107间,27473亩农作物受灾,农业直接经济损失预估达到2540.8万元,损毁道路75处20685米,损毁桥梁18座,冲毁塘堰509处,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达到582万元,直接经济总损失达到了4227.5万元;此外,黄梅县大河镇袁山村3组突发山体滑坡,导致5户9名群众被埋,7月8日零时至6时,黄梅县普降大暴雨200毫米以上,大河镇最大达353毫米,超历史极值。
2021年8月,柳林乡遭遇今年入梅以来极端强降雨天气。4小时累计降雨量达294.9毫米,为近两年来气象记录最大值。其中柳林塔站1小时降雨量达94.7毫米,为近6年最大小时雨强。全乡公路塌方59处,山体滑坡38处,房屋受损36间,河湖塘堰受损19处。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黄梅县下辖12个镇,4个乡和五祖寺(挪步园)风景区管委会。县政府驻地黄梅县黄梅镇东山大道11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不含龙感湖,以下数据均不含),黄梅县常住人口为759928人,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53524人,占20.20%;15-59岁人口为437898人,占57.62%;60岁及以上人口为168506人,占22.1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22112人,占16.07%;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60586人,占47.4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99342人,占52.55%。
截至2022年末,黄梅县全县年末户籍人口960532人,男女性别比例为114.14(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全年出生人口4749人,人口出生率6.2‰,死亡人口7170人,人口死亡率9.4‰,人口自然增长率-3.2‰。
民族
黄梅县属多民族散杂居住区,全县包括汉族在内共有17个民族,汉族占全县总人口99.98%,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0.02%。
语言
黄梅话即黄梅县本地的方言,属于江淮官话。黄梅本地方言也有差异,主要可分为上乡话和下乡话。属于江淮官话有6个声调。比如“1”就有6个音: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入声,黄梅县保存入声,而且入声自成一类,而去声分阴阳。读音上也有所不同,比如“ch”经常读成“q”,“dui”一般读成“di”。举个例子,“绝”读作“切”,“对”读作“底”,“绝对”就读作“切底”。
宗教信仰
黄梅县内有佛教、道教传播。黄梅县作为佛教禅宗发源地,境内佛教活动丰富,截至2023年,黄梅县内有佛寺47座,道教活动场所17个。黄梅四祖寺定期举办双峰讲堂讲解佛教著作。同年5月,“禅门宗匠”净慧长老示寂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四祖寺举行。元代道教兴盛,自明中叶后,道教衰微的势头已较为明显。到了清代,朝野重佛抑道。《大洋庙志》记载:1600多年前,福建汀州人宋溢(宋飞仙),虔心修道,隐居于黄梅县北部山区黄龄古洞(今黄龙潭),宋溢得道成仙后,被尊为“福神”。清《黄梅县志》记载,凤台观、昭王庙,是晋代黄梅道士罗致福的修道之所。截至2023年,县内已登记17个道教活动场所。
经济
概述
黄梅县以第一产业为基础,包括有农林牧渔业,县内有黄梅青虾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第二产业为支柱,优势产业有新兴产业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绿色印染业、绿色建材(石膏)产业、光电新材料产业等,以第三产业为特色产业,主要是文旅康养业。
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15亿元,排位全市第2。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7.29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6.05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6.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5.8:32.0:42.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268元。
第一产业
黄梅县粮食作物以稻谷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稻谷、小麦、棉花等。2022年黄梅县粮食种植面积为90.79万亩,棉花种植面积为6.4万亩,油料种植面积为47.2万亩。该县畜牧业以饲养猪、牛、羊为主,2022年全县全年肉类总产量62083吨。渔业以克氏原螯虾为主,全年水产品产量106038吨。水果有蓝莓等。黄梅县农特产品有黄梅青虾、黄梅禅茶、黄梅鱼面、黄梅挑花、黄梅荷叶茶、黄梅堆花酒等。黄梅县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3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91户。完成能人回乡创业新增签约项目102个,协议投资额38.07亿元。
2022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7.79亿元,其中:农业产值49.32亿元,林业产值4.99亿元,牧业产值29.27亿元,渔业产值34.72亿元,农林牧渔业辅助性活动产值9.49亿元。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0.52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27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1.47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42.69万吨;全年肉类总产量62083吨;全年水产品产量102294吨。
第二产业
黄梅县第二产业以轻工业为支柱产业。传统产业有纺织服装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业,新兴产业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绿色建材(石膏)产业、光电新材料产业,2020年,全县现有纺织服装企业217余家,规模以上企业39家。截至2023年5月,黄梅县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73家,加工产值33.88亿元,分别位居全市第一,第二。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绿色建材(石膏)产业、光电新材料产业产值达500亿元,县内有中国华能、国家电投、大唐新能源、华电集团、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等新能源龙头企业。产业布局上,产业园区有大胜关山工业园和小池滨江新区临港产业园。,产业基地有黄梅印染基地。黄梅县制造业重点企业有湖北科普达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康宏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湖北宇星水钻饰品有限公司等,分别位于黄冈市百强企业榜第29、32、34位。
2022年,全县在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1家。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0.21亿元。其中轻工业产值127.22亿元;重工业产值112.99亿元;分行业看,纺织服装业产值48.81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60.25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55.01亿元,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15.97亿元,其他产值60.17亿元。
第三产业
黄梅县第三产业以贸易为支柱产业,以文旅康养产业、物流市场及空港经济产业等产业为特色。社会贸易包括包括批发零售业零售、住宿餐饮业零售、和外贸出口等。黄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黄梅戏”“黄梅挑花”“佛教禅宗思想祖师传说”“岳家拳”四张国家非遗文化名片,已经形成“一禅一戏一山两湖”的特色全域旅游布局。2022年,黄梅县策划“十四五”文旅健康项目97个,完成高铁新区旅游综合体、“一河两岸”步道公园、滨江生态旅游休闲区等15个项目。县内有柳林玫瑰谷、蔡山梅园、挪步园、九坤太白小镇等康养旅游景点。还建设濯港太白小镇这一农耕文化产业园,建成中部地区最全的农耕文化博物馆,展品有3000余件。2023年,袁夫稻田、东山问梅村客栈被授予黄冈市十佳旅游民宿。
2022年,黄梅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80亿元,排位全市第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41.45亿元,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39亿美元。全年接待旅游者58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3.6亿元。
经济功能区
大胜关山工业园位于黄梅县城西侧,规划面积22.97平方千米,有各类工业企业13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7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初步形成纺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电子信息等三大产业集聚。建成“五纵九横”主干路网,工业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以及2座大型变电站,正在建设工业供热、智慧物流园、消防应急等项目,为园区企业发展降本增效。园区先后荣获“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中国长丝䰶织造产业基地”等称号。
小池临港产业园位于黄梅县最南端,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九江长江大桥北岸桥头,园区依江而布。小池滨江新区临港产业园规划面积12.3平方千米,现有工业企业162家,其中规上企业36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已形成新能源新材料、设备装备制造、仓储物流等三大产业集群。“七纵五横”园区路网、万吨深水码头、污水处理厂、110kV变电站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逐步发展为集生产、办公、商贸物流及生活配套为一体的产业新城。2022年,小池镇综合实力位居中部百强乡镇13位,湖北省第4位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22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8.87亿元。2022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4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9家。全年共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项,全年专利授权量674项。同年,黄梅县推送的“电动车充电与数据信息传输用复合电缆”与“脂肪营养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两项发明获省专利大赛优秀奖。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413所,高中8所(其中民办2所,含龙感湖高中);中职2所(其中民办1所);特校1所;初中27所(公办22所、民办5所,其中九年一贯制11所〔民办4所、公办7所〕);完全小学82所、教学点91所;幼儿园176所(其中公办19所、民办157所);小学附属幼儿园26所。县内有高等院校-湖北理工学院滨江学院。
滨江学院是湖北理工学院和黄梅县人民政府联合兴办的高等教育机构,是湖北理工学院下属的一个二级教学院。滨江学院建立于2016年,位于湖北小池滨江新区教育城。校园面积206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建有多媒体教室、书法教室、舞蹈教室、音乐教室等功能教室二十余间,有语音实验室、PLC控制实验室、计算机仿真实验室、沙盘实验室等8个实验室,在滨江新区建有实践教学基地3个。截止到2021年9月在校生367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全县已建成县级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分馆16个、图书馆分馆19个,新建和改扩建全县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88个,县文化馆成功通过评估定级成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全年送戏进中小学演出50场、举办讲座206场、开展艺术辅导560场次。戏剧院送戏下乡141场,开通抖音直播平台,直播157场,文化馆(站)组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170多场。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73个,卫生机构床位数6230张,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5380人,其中执业医师2395人,注册护士2477人。创建全国卫生乡镇3个,省级卫生乡镇5个,全县创建75个县级健康村(社区)、300户县级健康家庭。16家乡镇卫生院成功创建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先进单位。县内的黄梅县人民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
黄梅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9年,是黄梅县境内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和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医院现设置有一院两区,其中本部占地面积50472平方米(含眼科分院3031平方米)。医院目前定编病床889张,现有在职职工1124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125人,县管专家4人,医学博士1人,医学硕士12人;设有行政、临床、医技科室72个,其中肿瘤学、麻醉科、神经内科、口腔科、心血管内科等5个学科为湖北省临床重点(建设)专科。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黄梅县有1个县级体育场馆,即黄梅县体育馆。还有湖北育良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黄梅县瑞坤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黄梅县启航健身服务有限公司、湖北群星体育健身有限公司等民营游泳场馆。其中,黄梅县体育活动中心位于黄梅镇滨河新区北二环路,中心总占地面积33200平方米,主体包含6000平方米灯光球场、12000平方米的综合楼、3000平方米的青少年业余体校,其中全民体育活动中心有室内场馆10个,训练项目有力量健身、乒乓球、羽毛球、气排球、瑜伽、武术、棋牌等,室外有灯光球场、篮球、网球、排球、足球、田径场、250米跑道等体育场地;老干活动中心建有室内舞蹈馆、音乐馆、棋牌室,室外有门球场等活动场地。两处场地每天可接待锻炼人员2000余人。
社会保障
2021年,全县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7285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1610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60658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91255人。发放养老金142965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48.8万元,医疗保险基金支出84983万元。截至2022年,黄梅县共有30家养老机构,其中有3家为公建民营。县内有黄梅县儿童福利院、小池镇儿童培智中心等儿童福利机构。2023年,黄梅县中医医院还设立了残疾人托养中心。此外,黄梅县慈善会有850个基金,其中村社基金518个,冠名基金官网上线个数332个。总筹款88502378.01元。
环保
2022年全县省控以上河流监测断面3个,全年地表水水质优良为一至三类的占100%,无水质较差四类、五类,无劣五类。省控以上湖泊监测断面1个,无全年地表水水质优良为三类及以上,水质较差为四类、五类的占100%,无劣五类。
2022年全县空气优良天数为305天,优良率为84.7%。空气质量年均浓度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54微克每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为33微克每立方米。
交通
综述
黄梅县位于鄂皖赣三省交界,京九、合九铁路在境内交汇。有沪蓉、京福两条高等级公路,全长68.52千米,105国道孔武、黄标省道分东西和南北形成网络,城挪、城塔、小滨等县乡公路依托国省道构成交通网。京九铁路、合九铁路在黄梅县内交汇,县内设有蔡山、新开、小池、刘佐港区共4个港区,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508千米,有各类营运汽车3375辆。
公路
截至2021年末,全县公路里程3083千米,其中等级公路3083千米。县内有国道G105、G347过境,省道s258、s406、s236穿过,上海-重庆高速公路、福州-银川高速公路穿境64.6千米。。截至2020年底,全县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892千米,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达100%。公路桥梁374座。其中,公路桥梁285座,大中型桥梁56座。
铁路
京九铁路、合九铁路在黄梅县内交汇,通车里程73千米,为同级县市之首。县内有一条高速铁路-黄黄高速铁路,正线全长125.12千米,也是京九高铁、杭武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内设有黄梅东站,黄梅东站是黄黄高铁和安九高铁交汇处的一个二级站,位于黄梅县城东五里墩村。黄梅东站站房类型为线侧平式旅客车站,站房面积为9995.94平方米,候车厅共1层,站台规模2台6线。黄梅东站节假日每日客流量4000余人,平日客流量近千人,年客流量将近90万人次。此外,县内还保留有黄梅火车站、黄梅南站(孔垄北站)。
航运
截至2020年末,黄梅县境内长江黄金水道58.6千米。由上游至下游分别设有蔡山镇、新开、小池、刘佐港区共4个港区,客运、件杂、散货、综合、石化、工作船等泊位共29个,其中营运泊位14个,泊位占用岸线总长度1330米,年通过能力1000万吨。除长江航运外,县内河港湖纵横交错,内河水运畅通,规划四五级航道通航里程126千米。
黄梅港小池港区综合码头位于长江中游水道北岸,九江大桥下游881米处,拥有2个5000吨级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126万吨,占地面积228亩,由作业平台、引桥、后方堆场组成,配套齐全,功能完善。可常年停靠5000吨至10000吨级江海直达货船,水运交通便利。
公共交通
截至2020年,黄梅县建成农村客运五级站 10 个、候车亭(含港 湾式)120 个、招呼站 360 个。截至2020年3月,全县共计263台巡游出租车(其中明珠出租车公司123台、御京出租车公司60台、友联出租车公司50台、宏运出租车公司(小池镇)30台)。截至2023年6月,黄梅县现有公交线路12条。
人文
综述
黄梅地处鄂赣皖三省交界,境内有古遗址、近现代重要革命遗址、千年古镇、古村落等历史见证。此外,黄梅还是诗词之乡、楹联之乡、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拥有多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饮食
黄梅县习惯一日三餐,年老人有吃两餐的,旧时乡下农忙季节“过中”;习惯吃大米,不愿吃杂粮,街上人讲究荤素搭配,乡下人逢“铜”吃“铜”,逢“铁”吃“铁”。口味偏重,有“多吃油盐少吃饭”的说法。喜欢辣味,冬季及早春喜欢“熬钵子”,土炉子烧碳,后改为酒精炉电磁炉,把煮熟的汤盛在陶钵里放在炉上,城镇餐馆里的“土罐煨汤”颇为时尚。
规矩家长没上桌不开饭,小孩、女人主动给老人和男人盛饭;吃饭时大人不能打骂小孩。对小辈的规定有:吃饭不准说话,有“吃不言,睡不语”之说;坐相要正,两肘不能同时拄在桌上,不能扭歪着,不能架脚;吃相要求:手要端碗,反对猴抓相和饿鬼相,不准左手拿筷子;吃饭不能离开饭桌。旧有“男的吃饭三扒两口,(快)女的吃饭粒粒数(慢)”习俗,后来提倡健康吃法:细嚼慢咽。
自清朝乾隆开始,黄梅鱼面便作为地方贡品,年年上贡朝廷,逐渐享誉四方,流传至今。吃鱼不见鱼,似面亦非面。鱼面,原称捶鱼面,是一种用鲜鱼浆和苕粉搅拌制作而成的食物。鱼面的吃法多种多样,可煨汤、热煮、生炒,可以搭配食材,也可以烩肉食。鱼面入口爽滑劲道,回味悠长。
豆粑起源于唐朝贞观年间,因缺少粮食,而乡民常年肚饥,后有乡民用豆类发明了豆粑。为了方便,也为了省粮食,冬闲时每家每户几乎都会烫三四箩豆耙,储藏备用当饭吃,一般能吃上一年。豆粑食用方便,可炒可煮。新鲜的豆粑皮烤焦,包白糖、包酸菜均可。刚出锅的豆粑切成块状,加上大蒜和猪油一起炒,清香四溢。
梅发兴酱干源于孔垅镇梅发兴独家生产,故称梅发兴酱干。采用黄豆原汁,豆酱、大茴、麻油、糖等多种优质原料,经精心制作而成。取酱干咬嚼,如食火腿。切丝而食,胜似香肠,被誉为“素火腿”。
习俗
新媳妇怀孕叫“有喜”“灌肚”;妊娠反应称“害肚”:腹部隆起叫“出怀”,把分娩叫“豢(黄梅话读“宽”)伢”。难产,脚先出来的叫“踩花生”,屁股先出来的叫“坐花生”,落地时不哭的叫“闷地生”,要摔罐子。现在妇女分娩一般都去医院。
新儿下地后放鞭炮,请家族中的女人们吃面。男人到岳母家叫恭喜,岳母给礼品,叫送“毛祝米”,“正祝米”在洗九朝时女婿来接家婆时带去,双方都要放鞭炮。
男寿“做九不做十”,即59岁时做60大寿。女寿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做足数,一种是“女做八”,提前2年。也有的家庭遵照老父亲或老母亲健在,自己即使到60岁仍不做寿的原则,仍称“过生日”。
农历六月初六家家将所有的衣物搬到屋外让太阳暴晒,称之为“六月六,晒红绿”。俗传这天日光特别,晒后衣物不带日荤气味,能长期保持干燥,不霉变,易于保管。
男人忌戴绿帽子、歪戴帽子(被视为轻飘浪荡),帽子围巾若被女人跨或踩过,一定要在女人的头上过一下才戴。女人的衣裤不能晒在有人穿行的过道上,胸襟没扣好绝对不能出门。老年人忌穿青年人的衣服,(看起来显得不稳重)。男人忌穿女人的衣服,男着女妆、怩作态令人生厌。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末,黄梅县内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81处。
四祖寺古称幽居寺、正觉寺,为禅宗四祖司马道信大师创建,位于湖北黄梅双峰山下,乃中国禅宗丛林之始。寺院周边的毗卢塔、种松塔、衣钵塔、明月桥、灵润桥及其摩崖石刻群,均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2001年,国务院公布四祖寺塔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祖寺,原名东山寺,亦名东禅寺,位于大别山前麓,与庐山隔江相望,距黄梅县城北十三千米,是佛教弘忍大师说法道场,也是六祖慧能大师得衣之地。宋景德中,赵恒改赐寺额为“真慧禅寺”,赵曙于治平年间御书“天下祖庭”,宋徽宗于崇宁元年御书“天下禅林”赐给五祖寺,镌刻成碑,以山林。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俗称古塔,乱石塔、百尺塔,位于黄梅县城。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建于高塔寺内,因名;现寺毁塔存。该塔为砖砌多层密檐式仿木构建筑。八角十三层,高约50余米,底层南向设一石门,原有铁铸四大部洲菩萨一尊。有甬道通向塔室,塔室为长方形,面积不足10平方米,室内有一长明灯。二层以上全为实砌,不能攀登。每层施斗拱和菱角米牙子,迭砌飞檐,最上层为迭涩圆锥顶式,各层看面相间设有佛龛和直、格眼窗,塔的建筑结构较具特色,全塔不用其他材料,全部用砖石叠砌而成(所以又称乱石塔),历经九百余年依然基本完好。2019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梅县境内有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石刻及近现代重要革命遗址693处,千年古镇、古村落71个。截至2020年,黄梅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5项。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名。截至2022年末,黄梅县共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7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7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166名。
又名黄梅戏、黄梅腔,是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齐名的中国五大剧种之一。湖北省黄梅县是黄梅戏的发源地,县剧院一级演员周洪年被授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经典剧目有《过界岭》《传灯》《打猪草》《天仙配》《女驸马》等。2006年黄梅县黄梅戏被国务院授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梅禅宗祖师传说是佛教文化民间版的文学,这些故事大多产生于隋唐。自唐代以来,黄梅就是禅宗圣地,有“四祖正觉禅寺”和“五祖禅寺”两大禅宗祖庭。二寺并立,天下翘楚,史有“蕲黄禅林甲天下,佛教大事问黄梅”之说。四祖、五祖在佛教的崇高地位,和他们各自人生的传奇生涯,千百年来,因而产生了一系列关于他们的出生、成长、出家、修持、传法等等的一系列传说。这些传说,产生于黄梅,流传远播世界各地。2016年7月禅宗思想祖师传说被湖北省入选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梅挑花,又名架子花,属挑、补、绣这一民间刺绣范畴。是在湖北省黄梅县民间长期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工艺,黄梅挑花起源于元代,发展成熟于明末清初,是在湖北省黄梅县民间长期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工艺。艺人依靠一根针,一根线,在上面交替挑制各种图案,它的品种有:被面、方巾、门沿、围腰、兜肚、衣裤、枕头、窗帘、帽子、搭肩、饰带、钱袋等几十种之多。2006年黄梅县黄梅戏被国务院授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岳家拳诞生于军中,专为士兵作战杀敌而创编,以实战著称。此外,岳家拳讲究内外兼修,注重精神、意识、气息的锻炼,培养人体的元气、正气,改善人体内在各系统和器官的功能,做到以内助外,以外促内,内养外修,从而达到壮内强外的全面健身作用。2008年6月7日,岳家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村落
商子塆传统中国传统村落位于柳林乡西北端。李儇干符三年(公元876年),黄巢、王仙芝率大军进驻蕲黄,商万春为躲避战火纷扰,携家眷隐居于黄梅垅坪山,繁衍生息。商万春后人商德礼,于明末崇祯年间翻山越岭来到“上林”这个地方,宵衣旰食开基创业,遍植枫香楠竹,更“上林”之名为“商子塆”。2019年,商子塆村被国家住建部授牌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这也是黄梅县首个荣获该项殊荣的行政村。
牌楼湾距今730余年,位于杉木乡安乐村,背依蟠龙山,呈弧状布局,现存古民居4大幢、93间,多为清代建筑,融合徽式及江南民居建筑风格。牌楼湾保存最为完好民居南侧有44间祖堂,一进四重,设左右厢房,以小巷连接。堂内建有戏楼,屋檐隔墙上有墨绘动物、花卉、文房四宝等图案,纹饰栩栩如生。古民居四周尚存土戏台、窑址、下马石、旗杆石、界牌和“天赐稀龄”“朋兰别雅”木匾额等遗迹、遗物。村中心明代古井,井沿井身纯石打造,合为一体,全国罕见。据《陶氏宗谱》记载:东晋诗人陶渊明后裔陶昊由江西九江迁徙至黄梅。后族民踊跃献粮,朱祁镇钦赐“金字坊”牌匾,遂建木牌楼敬置御赐金匾,村名改为“牌楼湾”。
木桥村,位于黄梅县五祖镇。木桥村位于五祖镇垅坪水库北部。有迎客松、雷劈石、一线天、龙潭、喷水岩瀑布等天然美景。木桥景观是典型的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山顶潭水边有一村庙,名龙潭寺。有莲苞尖上明代修建的墨庄书院遗址。还有刘邓大军南下时所走的路叫“南下路”、珍稀植物“龙爪枣树”、神奇传说的“雷劈石”﹙俗称丫巴石﹚等景点。电视风景片《坪山庄掠影》曾在此拍摄。
特产
“黄梅青虾”系指产于湖北省黄梅县境内源感湖及源感湖周边地区的青虾。黄梅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青蓝透明的颜色,含有微量元素。“黄梅青虾”原产于鄂皖交界的古“雷池”-源感湖中。
黄梅禅茶,产于黄梅四祖寺、五祖寺北面雾海云瀑的紫云山中。这里群峰兀立,松竹苍翠,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其茶园全部分布在海拔800至1200余米的云雾深处,是历代禅茶的重要产地。黄梅茶质优良,汁浓香醇,是历代禅师坐禅、待客必备之饮品,因此茶源于古代老祖、四祖、五祖寺中禅人所采煮的山茶,故名“黄梅禅茶”。
黄梅荷叶茶的主要原料荷叶产自于龙感湖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据黄梅县志记载:一千多年前,黄梅人民就开始从湖里采摘荷叶制成荷叶茶饮用以清火养神。
黄梅堆花酒口味香唇、无色,清亮透明,米香纯正清雅,酒体醇和,绵甜、爽冽,回味怡畅,有补益气,强肾健身、通血脉、厚肠胃、润发肤、散冷气,益精神之功能。
风景名胜
综述
黄梅境内有国家4A级景区2个、国家3A级景区3个。县内还有柳林玫瑰谷、杉木邢绣娘生态公园、蔡山梅苑、大河袁夫稻田、苦竹青山绿水等旅游景点。此外,五祖镇成功创建了省级旅游名镇。
四祖寺景区
四祖寺禅宗思想文化旅游区位于黄梅县大河镇,四祖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第四代祖师司马道信在唐朝初年(公元624年)创建的道场,他开创了中国禅宗修建寺院,定居传法的先河,被尊为“第一座禅宗祖庭”。此地也是弘忍大师得法受衣之处。古寺主体建筑还有地藏殿、观音殿、课诵殿、衣钵案、钟鼓楼、大悲阁、法堂、禅堂、藏经楼等。还有灵润桥、慈云石碑、穿法洞等景点。
五祖景区
五祖寺位于湖北省黄梅县城北16千米的东山,五祖景区总规划面积16.39平方千米,总投资33亿元,景区以黄梅非遗文化为主题。景区由蜚声海内外的禅宗祖庭五祖寺、五祖寺森林公园、垅坪水库和众多古迹组成,面积9平方千米。
袁夫稻田
袁夫稻田位于黄冈市黄梅县大河镇永安村,是一个围绕着山、水、人、田地的新型农场,其以“永续友善”为发展理念,开创了“稻田主题”农场之先河,实践集“耕、食、住、游、赏”于一体的全方位农业生态,是集大米生产、观光游览、生态种植、餐饮美食、度假民宿等为一体的新型农旅企业,2022年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对外交流
2023年3月,武汉市九江商会和武汉黄梅商会签订了友好商会合作协议。
2023年6月6日,宿松县渔政监督管理站与黄梅县渔政执法大队在黄梅县农业农村局渔政信息指挥中心举行龙感湖跨界水域协同执法合作协议签约活动,签订了《湖北省黄梅县 安徽省宿松县龙感湖跨界水域协同执法合作协议》。
2023年8月,宁波市奉化区与黄梅县就推进组织领导、文化旅游、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平台合作共建、公共服务等6个方面签订合作协议,并举行对口合作项目资金援助和对口合作产业园授牌仪式。
2023年8月,黄梅县、团风县农业农村局区域协作帮扶联席会上,双方就人才、产业对口支援、加强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并签订了《2023省内区域协作协议书》。
著名人物
城市荣誉
2017-2019年度,黄梅县被评为省级文明县城。
2020年,黄梅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黄梅县成功创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2020年,黄梅县被评为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20年,黄梅县被评为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县。
2021年,入选“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名单”。
2023年,入选“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参考资料
黄梅县人民政府.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04-16
Huangmei Opera.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Huangshan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2023-10-16
湖北省(鄂)-黄冈市-黄梅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4-16
黄梅县气候水文.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10-30
统计用区划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04-16
黄梅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湖北日报新闻客户端 .2024-10-16
【文化黄梅】有味有味!这才是地道的黄梅话.黄梅党办微信公众号 .2023-04-16
黄梅旅游简介.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04-16
黄梅县人民政府.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10-16
黄梅县位置面积.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11-06
黄梅简介.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04-16
2022年黄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10-16
【文化黄梅】商宏志:馥郁黄梅香千年.黄梅党办微信公众号.2023-04-16
水利.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10-20
县域隶属.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04-16
历史沿革.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04-16
宁波市对口地区系列介绍·黄冈篇(11) 黄梅.黄梅招商.2023-10-16
图解2022年黄梅县经济运行情况.黄冈市人民政府.2023-10-22
黄梅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湖北日报客户端.2024-09-11
县名由来.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04-16
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湖北省人民政府.2023-10-16
大美黄梅丨山水灵秀 福地五祖.荆楚网.2023-10-16
湖北黄梅高塔寺塔.中国佛教协会.2023-10-16
大美黄梅丨千年古邑 花果停前.荆楚网.2023-10-20
黄梅县建置沿革.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11-01
黄梅县水资源.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10-30
黄梅简介(地理版).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04-16
【黄梅故事】柳林河,生生不息的英雄河.黄梅县图书馆.2023-10-20
太白湖:太白渔歌唱不休.黄冈新闻网.2023-10-20
黄梅县古角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即将动工.黄冈市水利和湖泊局.2023-10-20
黄梅县古角水库大坝 顺利通过专家组安全鉴定评审.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10-20
黄梅县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发布.黄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微信公众号.2023-04-16
黄冈市水资源公报.黄冈市人民政府.2023-10-30
湖北省磷矿资源开采秩序整顿和规范纪实.荆楚网.2023-10-30
全国地质资料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2023-10-30
【文化黄梅】风景秀美、人文荟萃的黄梅.黄梅党办微信公众号.2023-04-16
湖北省第三届“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在黄梅举行.湖北林业局微信公众号.2023-04-16
湖北黄梅首次发现“眼镜王蛇”.人民日报.2023-10-21
湖北黄冈消防捕捉一只“野猪佩奇”,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猪獾,林业局:生存能力强,已放生.九派新闻.2023-10-21
“中国最美小鸟”蓝喉蜂虎现身黄梅小池.极目新闻.2023-10-21
野生獐凌晨误闯一单位后院,黄梅县成功予以救助.极目新闻.2023-10-21
2022年3月3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 ——大美湖北,“你”最珍贵.黄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微信公众号.2023-04-16
IPE项目-湖北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众环境研究中心.2023-10-15
【文化黄梅】美在挪步园.黄梅党办.2023-10-30
紫云山巅天然氧吧挪步园.灵润黄梅.2023-11-06
争分夺秒谋自救,全力以赴促发展 ——独山镇灾后重建分秒必争.灵润黄梅微信公众号.2023-04-16
【突发】黄梅紧急抢救山体滑坡被困群众.灵润黄梅微信公众号.2023-04-16
山体滑坡38处 紧急转移272人.湖北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2023-04-16
行政区划.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04-16
政协黄梅县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开幕.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04-16
聚焦两会丨新当选黄梅县人大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简介.灵润黄梅微信公众号.2023-04-16
领导之窗.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04-16
黄梅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10-31
湖北黄冈的黄梅方言为什么会影响黄梅戏的唱腔?丨声音里的中国.湖北新闻广播.2023-10-16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2023-10-16
“禅门宗匠”净慧长老示寂十周年纪念活动在黄梅四祖寺举行.黄梅四祖寺.2023-10-16
清朝道教.湖北道教协会.2023-11-01
徐继良:记忆中的大庙老街.文化黄梅.2023-11-01
【黄梅地名故事】北邙山:那段悲壮的故事.黄梅民政.2023-11-01
道教活动场所登记名单.湖北省道教协会官网.2023-11-01
黄梅三产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灵润黄梅.2023-10-16
政企互动面对面 共启产业新赛道.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10-16
头条丨黄梅印染产业基地,来了!.灵润黄梅.2023-10-16
头条丨2022黄冈工业企业百强榜单发布,黄梅10家企业上榜!.黄梅招商.2023-10-16
【媒体关注】黄梅戏发源地走出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10-31
新华网刊发:大考中的黄梅新局.黄梅先锋.2023-10-31
小池滨江新区临港产业园.九江都市.2023-11-01
黄梅县两项发明获省专利大赛优秀奖.黄冈观察.2023-10-21
全县教育概况和教育事业发展情况.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11-01
学院简介.湖北理工学院滨江学院.2023-11-01
黄梅县人民医院简介.黄梅县人民医院.2023-10-16
杏林春暖颂黄梅 ——黄梅县中医医院六十周年发展巡礼.健康黄冈.2023-10-22
黄梅县第三人民医院招聘.黄梅县第三人民医院.2023-10-22
2022年湖北省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公共体育场馆名单.黄冈市人民政府.2023-10-22
县文旅局联合县市监局对经营高危险体育项目(游泳馆)进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11-01
黄梅县体育活动中心.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10-16
2021年黄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10-16
2022年黄梅县备案养老机构.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10-22
曙光照亮“特殊的花朵”——黄梅县民政局庆祝“六一”走访慰问孤残、事实无人抚养、困境儿童.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11-01
关爱暖人心 感谢黄梅县残联关心弘博残疾儿童.弘博儿童培智中心.2023-11-01
【身边优秀党员】县中医医院残疾人托养中心主任蔡丽:托养中心里的“蔡妈妈”.黄梅先锋.2023-11-01
黄梅县慈善会.黄梅县慈善会官方网站.2023-10-22
交通概况.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04-16
【媒体看黄梅】《黄冈日报》整版推介黄梅: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灵润黄梅.2023-10-16
黄梅县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10-22
关于黄梅县省干线公路实行交通管制措施的通告.平安黄梅.2023-10-16
125公里的黄黄高铁为何备受关注?这些原因您需要知道.云上黄冈.2023-11-01
湖北黄冈至黄梅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中国政府网.2023-10-16
安九高铁黄梅东站的建设如火如荼,文物保护先行!.黄梅党办.2023-11-01
重磅!安九高铁今天正式通车!黄梅跨入高铁时代!附列车时刻表.黄梅政务服务.2023-10-16
黄梅,有戏.长江云新闻.2023-11-01
【扩散周知】恢复运行后,黄梅火车站最全发车班次在这里!.灵润黄梅.2023-10-16
快上车!记者带你体验黄梅东站首趟高铁(内附最新时刻表).黄梅县融媒体中心.2023-10-16
【重磅】从此,咱黄梅有了自己的码头和大学!!!.灵润黄梅.2023-10-22
重磅!今日起,黄梅恢复客运公交出租车.青春黄梅.2023-11-01
黄梅县公交车运营线路情况.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11-01
黄梅县喜获 “千年古县”殊荣.灵润黄梅微信公众号.2023-04-16
风土人情.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04-16
【黄梅 特产】(1)黄梅鱼面:吃鱼不见鱼,似面亦非面.黄梅县文化旅游.2023-10-16
蓝天白云映山乡 ——皖西南大别山区太湖县弥陀古镇乡村振兴记.中国日报网.2023-11-06
年味(3)丨豆粑:年关又闻豆粑香,黄梅腊月年味浓.灵润黄梅.2023-11-01
不可移动文物信息.国家文物局.2023-10-16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五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的通知.湖北省人民政府.2023-10-16
第八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公布,黄梅两个单位上榜.灵润黄梅.2023-10-16
黄梅县喜获 “千年古县”殊荣.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11-01
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湖北省人民政府.2023-10-16
美丽寺院丨黄梅四祖寺.湖北省佛教协会.2023-10-16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丨领略黄冈“古桥之美”.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2023-10-16
人文五祖:千年古刹 · 天下祖庭——带你来看五祖寺.五祖寺.2023-10-16
素描城关一千年.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10-16
黄梅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11-01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一、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湖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湖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湖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湖北省文旅厅.2023-10-22
湖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湖北省文旅厅.2023-10-16
文化名片-黄梅戏.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10-16
艺术微课堂|这么流行的黄梅戏,你还没听过么?.国家大剧院.2023-10-16
文化名片-禅宗祖师传说.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10-16
话说非遗——禅宗祖师传说.武穴市文化馆.2023-10-16
文化名片-黄梅挑花.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10-16
【看荆楚】您不知道的刺绣“活化石”黄梅挑花.湖北日报.2023-10-16
岳家拳的前世今生.岳飞文化研究.2023-10-16
大美黄梅丨竹海茶乡 康养柳林.荆楚网.2023-11-01
大美黄梅丨归园田居 和美杉木.荆楚网.2023-11-01
长假攻略,四大线路,小编带你玩转大黄梅.灵润黄梅.2023-11-01
【文化黄梅】龙坪水·木桥石.黄梅党办.2023-11-01
【微微带你看黄梅】国庆小长假丨微微带你游——独山、下新.灵润黄梅.2023-10-16
非遗购物节——黄冈“茶”传统制作技艺及相关茶产品推介活动.群文黄冈.2023-10-16
黄梅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梅荷叶茶.黄梅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2023-10-16
【“五一”游黄梅】day3:买在黄梅.灵润黄梅.2023-10-16
黄梅即将再添一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10-16
黄梅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10-22
寺院参访指南.黄梅四祖寺.2023-10-16
五祖景区简介.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10-16
【灵秀五祖】千古流传“菩提本无树”古诗, 出自黄梅这座千年古镇.荆楚网.2023-10-16
【五一游黄梅】第三天:柳林玫瑰谷.灵润黄梅.2023-10-16
黄梅县新增1家3A级旅游景区——袁夫稻田.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04-16
黄梅县新增1家3A级旅游景区——袁夫稻田.黄梅县文化旅游.2023-10-16
【微微带你看黄梅】国庆小长假丨微微带你游——独山、下新.灵润黄梅.2023-10-16
每日一景 | 走进黄梅四祖寺禅宗文化旅游区.湖北文旅之声.2023-10-22
“天下祖庭”五祖寺带你体验禅文化.云上黄冈.2023-11-01
千古流传“菩提本无树”古诗,出自黄梅这座千年古镇.荆楚网.2023-10-22
【缔结友好商会 携手共同发展】武汉黄梅商会来我会座谈交流.武汉市九江商会.2023-11-01
我县与黄梅县签订龙感湖跨界水域协同执法合作协议.宿松县人民政府.2023-11-01
打造对口合作县域样板 我区党政代表团赴湖北省黄梅县考察交流.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政府.2023-11-01
黄梅团风两地农业农村局开展区域协作拓宽乡村振兴“致富路”.湖北日报.2023-11-01
俊逸鲍参军.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04-16
贤臣良吏“蒋黄梅”.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04-16
黄梅名人--作家周濯街.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04-16
黄梅名人——国学大师汤用彤.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04-16
黄梅名人——作家冯文炳.黄梅县人民政府.2023-04-16
关于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拟命名名单的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10-16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推介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10-16
2022年度湖北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公布,黄石等17地上榜.荆楚网.202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