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白头翁素

白头翁素

白头翁素的熔点为157~158°。微溶于冷水,较易溶于热,溶于热乙醇三氯甲烷醚。遇碱呈黄色。有显著的抗菌作用。

物理性质

熔点157~158°。微溶于冷水,较易溶于热,溶于热乙醇及氯仿醚。遇碱呈黄色。 UVλEtOHmax nm (logε): 20 (3.99); IRVKBrmax cm-1: 3100 (-CH2-), 1630和3020(-CH=CH), 1778 (S, 不饱和γ-内), 1250 (=CO); MSm/e: 192 (M+); NMR (CDCl3)δ: 2.4~2.61 (4H, m, -CH2-CH3-), 6.14 (2H, d, O=C-CH=), 7.73 (2H, d, O-C-CH=)

成分

成分来源:

毛科植物毛茛 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 全草^b石龙芮 R. sceleratus L.^c全草^b打破碗花花 Ane,one hupehensis Lem. ^c根^b白头翁 Pulsatilla chinesis (Bge.) Reg.^c根^b威灵仙 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 ^c根^a毛茛科植物 ^bHelleborus orientalis Lam. var. hirsutus (Schiffn.) Hay. ^c叶。

成分分类:

黄酮香豆素及类似物。

药理作用

有显著的抗菌作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的抑菌浓度为1:12500。对结核分枝杆菌为1:50000, 对大肠杆菌也有类似抑菌作用。对革兰区阴性菌有效, 与链霉素有协同作用, 而对球菌的作用却报道不一。对中枢神经系统是先兴奋后麻痹,有镇痛和镇揪作用。还有强的钉真菌活性。

临床曾有作治疗痢疾及镇静、镇痛药。本品刺激性很强,内服可引起恶心、呕吐和下泻,还可刺激肾脏产生血尿、蛋白尿等副作用。

用途

抗菌,镇静,镇痛,抗真菌。

产品用途:不用于临床,用于科研实验产品规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