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芋子

芋子

天南星科草本植物芋的块状根。又称芋奶、芋艿。我国南方及华北地区各地均有栽培。秋季采收。洗净鲜用,亦可晒干用。

形态特征

草本植物芋的块状根

分布范围

我国南方及华北各地均有栽培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味甘、辛,性平。有小毒。能益脾胃,消散结。

参考

蛋白质、淀粉、脂肪、钙、磷、铁,维生素B1、B2、C,皂苷等成分。

用途

用于中气不足,虚弱乏力;瘰结核病

用法

煎汤,煮食,或作丸、散。

注意

生品有毒,味辛麻口,不可服食,只可作药,入丸、散。

芋子,人多喜食之,但“多食难克化,滞气困脾”(《本草衍义》),故需留意。

附方

1,芋艿粥:干芋子100g,研末(或鲜芋子200g,切小块),同适量米熬粥食。

源于《岭南采药录》。本方主要取芋子散结消瘰之功,原书谓“能治小儿连珠及虚疬,大人亦合,并可免一切疥疮。”现代可用于淋巴结核和慢性淋巴结炎

2,芋艿丸:芋子(大者),适量,切片晒干,研细末,用海蜇、荸荠煎汤泛丸。每次9g,温开水送服。

源于《中国医学大辞典》。本方含上述三者的功效,化痰散结、消淋巴结结核的疗效较好。用于瘰疬已溃或未溃。

3,鲜鱼芋艿羹:鲜宇子250g,鲫鱼或鱼500g。加水与芋子同煮至烂熟,放胡椒、猪脂、食盐调味食。

源于《食疗本草》、《日华诸家本草》。芋子能益脾胃,得此二鱼,则调中补虚,益气之力尤强。用于脾胃虚弱虚劳乏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