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平文式罗马字

平文式罗马字

平文式罗马字(ヘボン式ローマ字 Hebon-shiki Rōmaji),也称黑本式罗马字、赫本式罗马字,是由牧师詹姆斯·柯蒂斯·赫本(James Curtis Hepburn)设计的。它使用罗马字母来为日语的发音进行标注。这种标注方法最初被用于其出版于1867年的日英词典。

平文式罗马字一般多译为凯瑟琳·赫本式罗马字或黑本式罗马字,但由于赫本本人有个汉字名“美国平文”,故采用此译法。

此标注方法区别于训令式罗马字,平文式罗马字的发音更接近日语发音,比如如将「し」(国际音标“ʃi”)转写成“shi”而不是“si”。

转写规则

助词

当「は」「へ」「を」用作助词时,分别记作“wa”“e”“o”。

平文式罗马字表

下面是平文式罗马字表,仅标注罗马字,不含假名。

加粗的罗马字代表此标注与训令式罗马字不同。

长音

长音的基本规则请见长音。

在传统平文式和修订平文式中:

• 长音“o”和“u”使用长音符号表示

• 例:习惯(しゅうかん)——shūkan 胜利(しょうり)——shōri

• 长音“e”写作“ei”

• 例:永远(えいえん)——eien

• 长音“i”写作“ii”

• 例:兄さん(にいさん)——niisan

• 外来词汇中,所有长音都用长音符号表示

• 例:ノート(英note)——nōto

在改良平文式中所有长音使用双写元音表示。

拨音

在传统平文式中:

“n”(ん)在辅音前写作“n”,但在唇音(b, m, p)前写作“m”。在元音和“y”之前,有时写作“n-”,以避免混淆。

例:

案内(あんない):annai

在修订平文式中:

全部写作“n”,元音前使用隔音号。

例:

禁烟(きんえん):kin'en

在改良平文式中:

全部写作“n̄”(n加上长音符号),避免了使用隔音号,但在计算机中,有些字体可能无法正常显示。

例:

案内(あんない):an̄nai

促音

将后面的辅音重写两个来表示。

例:国家(こっか)——kokka

如果后续假名的辅音有两个字母,需按照下面的规则进行转换:

• sh→ssh

• ch→tch

• ts→tts

例:抹茶(まっちゃ)——matcha

字母

短元音:a [a] i [i]/ [ʲi] u [u] e [ɛ] o [ɔ]

长元音:ā [aː] ī [iː]/[ʲiː] ū [uː] ē [ɛː] ō [ɔː]

辅音:k [k] ky [kʲ] g [g] gy [gʲ] s [s] z [z]/[dz] sh [ʃ] j [ʒ]/[dʒ] t [t] d [d] ch [tʃ] ts [ts] n [n] ny [nʲ] h [h~x] hy [xʲ] p py [pʲ] b [b] by [bʲ] f [f] m [m] my [mʲ] r [r] ry [rʲ] w [w] –n [ɴ] ng [ŋ]

单词

Subete no ningen wa, umare nagara ni shite jiyū de ari, katsu, songen to kenri to ni tsuite byōdō de aru. Ningen wa, risei to ryōshin to o sazukerareteari, tagai ni dōhō no seishin o motte kōdōshinakerebanaranai.

subɛtɛ nɔ nʲiŋgɛɴ wa umarɛ nagara nʲi ʃitɛ dʒijuː dɛ arʲi katsu sɔŋgɛɴ tɔ kɛɴrʲi tɔ nʲi tsuitɛ bʲɔːdɔː dɛ aru nʲiŋgɛɴ wa rʲisɛi tɔ rʲɔːʃiɴ tɔ ɔ sadzukɛrarɛtɛarʲi tagai nʲi dɔːxɔː nː sɛiʃiɴ ɔ mɔt’tɛ kɔːdɔːʃinakɛrɛbanaranai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