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果乌桕
浆果乌(学名:Balakata baccata (Roxb.) Esser) 是大戟科浆果乌桕属下的一个种。
形态特征
乔木,高可达30米,各部均无毛;小枝带苍白色,具细纵棱,棱上常有皮孔。叶互生,纸质,叶片卵形或长卵形,长7.5-14厘米,宽4-6.5厘米,顶端短尖至短渐尖,基部钝圆或近短狭,全缘,背面近基部之边缘上有不规则的腺状小点;中脉粗壮,在背面显著凸起,侧脉10-13对,互生,离缘约1毫米弯拱网结,网脉两面均明显;叶柄纤细,长3-5厘米,顶端无腺体;托叶很小,早落。花单性,雌雄同株,密集成顶生或兼有腋生、长4-12厘米的总状花序或下部稍有分枝而作狭长的复总状花序或排列,雌花生于花序轴最下部,雄花生于花序轴上部或有时整个花序全为雄花。雄花,花梗纤细,长2-3毫米;苞片阔卵形,长1-1.2毫米,宽约1.8毫米,顶端钝或略短尖,基部两侧各具1长圆形,长1.5-2毫米的具网状裂纹的腺体,每一苞内约有6朵花聚生;小苞片狭,线形,长近1毫米;花萼不规则2裂,裂片具不整齐的细齿;雄蕊2枚,伸出于花萼之外,花药球形,雌花:花梗粗壮,长1.5-2毫米;苞片与雄花的相似,每一苞片内仅有1朵花;花萼2深裂,裂片卵形;子房球形,平滑,2室,花柱近离生。蒴果浆果状,具1-2种子;种子近球形,直径约5毫米。花期4-5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普洱市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生于疏林中,海拔约650米。还分布于印度、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生长习性
喜光,耐寒性不强,年平均温度15℃以上,年降雨量750mm以上地区都可生长。对土壤适应性较强,沿河两岸冲积土、平原水稻土,低山丘陵粘质红壤、山地红黄壤都能生长。以深厚湿润肥沃的冲积土生长最好。土壤水分条件好生长旺盛。能耐短期积水,亦耐旱,含盐量在0.3%以上。
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各子脱蜡后须催芽,优良品种用嫁接繁殖。自然条件下树干不易长直,小苗要加强管理,可适当密植、剥侧芽、施肥,以培育通直的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