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陈式

陈式

陈式(生卒年不详),别称陈戒,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员将领。

陈式曾追随刘备,参与了汉中之战夷陵之战。在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期间,遵循诸葛亮的军事指挥,成功攻克了魏国的武都、阴平二郡。

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陈式原为牙将,随黄忠征战定军山。他曾追击夏侯尚时被夏侯渊俘获,后幸得黄忠擒获夏侯尚交换战俘而获释。魏军攻打汉中市时,陈式与魏延等将领违抗诸葛亮不可轻进的命令,执意进兵被围困,赖援军接应得免。战后,尽管与魏延同犯军法,但陈式被诸葛亮斩首示众,而魏延因将来有用而免死。

人物出处

陈式在典籍《华阳国志·卷二》、宋刻本《三国志·诸葛亮传》和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卷七十一》称作为“陈戒”,在典籍《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三国志·魏书·徐晃传》《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三国志·蜀书·后主传》《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皆称作“陈式”,是刘备帐下将领。

人物经历

汉中之战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在曹操征讨张鲁之后返回邺城遗址时,刘备派遣包括陈式在内的十余名将领带领各营部队去截断马鸣阁道(栈道)。然而,由于徐晃的阻击,刘备的这一战略计划未能成功。

夷陵之战

章武二年(222年),刘备东征孙吴期间,陈式与吴班率水军屯驻宜昌市夹江县东西岸。然而,由于陆军的失利,战局最终不可逆转,陈式在此战中并未有过多参战机会。

平定二郡

建兴七年(229年)春季,蜀汉丞相诸葛亮派遣时任护军的陈式攻打曹魏的武都、阴平二郡。曹魏武威郡刺史郭淮得知后,率领部众计划攻击陈式。然而,诸葛亮亲自出兵前往建威,郭淮见状便选择退还。最终,陈式成功平定了武都、阴平二郡。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

衍生形象

文学形象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陈式原本是一名牙将,他随黄忠一同前往定军山。在一次军事行动中,他奉命率领一千士兵出山口列阵,并随后追击夏侯尚。然而,他在追击过程中遭遇了夏侯渊的截击,最终被俘。由于黄忠在此前擒获了夏侯尚,通过交换战俘的方式,陈式得以重返军营。后来,当魏军攻打汉中市时,因大雨而被迫退军。此时,诸葛亮命令魏延、陈式等将领出箕谷绥阳谷道,与祁山的军队会合。然而,在接到邓芝不可轻进的告诫后,魏延和陈式却未听从命令,执意进兵。结果,他们被魏军围困在山谷之中,幸得杜琼张嶷引兵接应才得以脱险。事后,诸葛亮又派邓芝前往箕谷抚慰陈式,以防他心生变故。然而,在战后的处理中,尽管陈式与魏延都违反了军法,但他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诸葛亮决定斩首陈式以示众,而对于同样犯错的魏延,则因其将来还有用处而免其一死。

影视形象

人物争议

有人认为《三国志》作者陈寿之父是将军陈式。有人说陈式死于231年,不过历史与文献中并没有记载陈式被杀一事,具体卒年的判断更是无据。陈式为陈寿之父,史料并无记载。而在《晋书·陈寿传》中记载,马谡被杀和陈寿之父受罚在建兴六年(228年),第二年春季陈式就被委以重任,时间过短,两者有悖。古人讲究为长者讳,如果陈式是陈寿之父,陈寿就不可能在《三国志》里直书其名。

此外在《三国志》中,有人质疑其作者陈寿对诸葛亮有偏见,而没有把诸葛亮的形象写得像罗贯中的小说那样理想。原因是,陈寿的父亲陈式是马谡的参军,马谡被诸葛亮杀掉后,陈式受到影响,随后回乡。

参考资料

史学家陈寿争议问题考辨.四川省情网.2024-08-21

《三国演义》.爱奇艺.2024-08-11

《三国演义》.爱奇艺.2024-08-11

椿桦:拉诸葛亮下神坛不如销毁三国演义.新浪网.2024-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