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螺属
沼螺属(学名:Parafossarulus)是一种淡水螺,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中腹足目、豆螺科。
形态特征
壳高一般10毫米以上。壳坚厚。壳面具有螺旋纹或螺棱;壳口周缘厚,有深色框边。为石灰质薄片,与壳口同大小。沼螺雌雄异体,雄性交接器官位于颈部背侧。
生活习性
沼螺是卵生动物,4~10月为交配期,4月下旬开始产卵,卵产于胶质透明的卵袋内,卵袋贴附于其他贝壳或水中物体上。卵巢含卵纹沼螺约20粒,在适温情况下,约10余天孵出幼螺,幼螺2个月发育成熟。成螺栖息于有水草生的溪流、湖泊、沟渠和池塘内,匍匐在水草上或在水底爬行。冬季潜于泥中越冬。
主要种类
纹沼螺分布于中国各地,外形呈宽卵圆锥形。有5~6个螺层。壳面具有螺旋纹或螺棱,螺棱变异较大,有的极发达,有的则极弱,似光滑的贝壳。雌螺多喜潜伏于水底泥中,雄螺则喜栖息于水上层或水草间。4~5月大量产卵,一个卵袋平均有7~8粒卵,多者可达30余粒。纹沼螺为华支睾吸虫和抱茎棘隙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鸟纲和鱼类的天然饵料,它危害绿肥凤眼莲和凤眼莲的栽培。中华沼螺仅分布于中国江苏、江西省、湖北和湖南省等省,个体比纹沼螺细长,壳面螺棱强,亦为华支睾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