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全传》,是秦翰才撰写的一部系统研究左宗棠的专著, 201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内容简介
《左宗棠全传》以治军理政为中心,全面评述了传主左宗棠的一生事迹。为撰写《全传》,作者秦翰才引用书目多达360余种。期中,曾在上海鸿英图书馆将《申报》从创刊号始至左宗棠逝世止十多年的报纸逐日翻阅一过,而书中引用的《申报》材料不过十数条。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值得称道。总之,本书足可作为学界进一步研究的基石。
作者简介
秦翰才,(1894一1968),江苏省上海县陈行镇人。毕业于松江县立第三中学,此后长期从事文职工作,业余爱好文史研究。1956年被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郑逸梅称他“早有左癖,后有谱癖。所谓左癖者,搜集左宗棠史料。所谓谱癖者,搜集古今各家年谱”。搜集的年谱达2000多种,并编有目录卡片和索引。从事左氏研究所得成果,除《左宗棠全传》外,还有《左文襄公在西北》(已出版)、《左宗棠轶事汇编》(已出版)、《左宗棠外纪》(未出版)、《左宗棠集外文》(未出版)。1985年在长沙市举办的“全国左宗棠研究学术讨论会”誉之为“研究左宗棠历史的先驱者”。另有《开心集》、《满宫残照记》、《档案科学管理法》等著述。
创作背景
1936年,秦翰才开始动笔写有关左宗棠生平事迹的札记,这是《左宗 棠全传》撰述之始。1941年10月,《左宗棠全传》完成第二稿,香港中华书局有意出版,遂送稿排印。不巧的是当年12月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华书局顾虑时局变化不测,书版保存困难,遂将书稿退还作者,并“约俟事定再印”。第二年,秦翰林先生返抵桂林市,由于路途不便,《左宗棠全传》书稿留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朋友处,未敢携带。后来,书稿完璧归赵。由于二稿之后又觅到不少相关史料,秦翰才继续修改,直至1949年1月,完成了第四稿,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因为对左宗棠的评价总体趋于负面,左宗棠传记无人问津。后来,秦翰才又遭抄家之劫,家中所有藏书、书稿、文献资料悉数被洗劫一空,《左宗棠全传》手稿再次“丢失”。秦翰才在沉重打击下于1968年去世。幸运的是,被抄没的《左宗棠全传》手稿并未被销毁,而是辗转被上海图书馆古籍部门收藏。秦翰才后人为了更好地保存秦翰林先生手稿,决定将其捐赠给上海图书馆永久收藏。
近年来,由于历史研究领域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对左宗棠的评价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关左宗棠研究的著作相继出版,得到社会重视,促发了秦先生子女想替父亲完成出版《左宗棠全传》的遗愿。经历各种波折,《左宗棠全传》完稿60多年后终于正式问世。
参考资料
左宗棠全传.豆瓣读书.2019-02-23
等了七十年 《左宗棠全传》终于归来.深圳新闻网.2019-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