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郑若冲

郑若冲

郑若冲(1125年-1203年),字季真,自号梦溪,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学者。他出生于浙江宁波县,是郑覃之子,郑清之之父。郑若冲自置私塾,收罗图书数千卷,即使卧病也不停止读书。他在学术上有造诣,擅长诗词和书法。郑若冲去世时已经七十九岁。

人物生平

建炎四年(1130年),金朝攻下明州显肃皇后兄弟率族人及邻居逃出城外,途中不幸被金人所执。郑覃与夫人不忍屈辱,投湖而死。此时,郑覃的儿子郑若冲年仅六岁。此后,郑若冲随伯父郑章来到东钱湖一带过上农家生活,并在伯父教诲下,潜心读书。稍大后,返明州与族内兄弟一道攻读学问,得益匪浅。淳熙三年(1176年),郑若冲之子郑清之出生。

饬躬维谨

郑若冲自幼在伯父郑章的抚育下成长,成年后与汪大猷陈居仁楼钥三人一同学习,彼此交情深厚。尽管三人都位高权重,郑若冲却未曾到过他们的家门一次。他自设私塾,收罗图书数千卷,邀请名师来教育儿子,并坚持即使卧病也不停止读书。郑若冲平日里谨慎,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从不袒露身体。他的鞋帽即使破旧,仍然干净没有污垢。他不说轻浮的话,不斜着身体坐,接待后辈像对待平辈一样恭敬,和人交往唯恐伤害了他人的心意。至于辨别是非义理,即使是只言片语也不肯含糊,读书人都非常敬惧他。

梦境应验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郑若冲在梦中行至一个风景幽雅的地方,那是金碧排空的一所深坞,门匾上书着“常充达庵”,署名为“某真人书”。到淳熙元年(1174年)时,五十岁的郑若冲营建了一所山间别墅,又建造生基墓,亲手种植松树,忽觉眼前的情景宛然与当年梦境相同,因而将山中的溪流命名为梦溪,自号梦溪,并创作《纪梦》一诗以记其事。

逝世追赠

嘉泰三年(1203年),郑若冲逝世,享年七十九。绍定六年(1233年),郑若冲的儿子郑清之丞相赵昀询问其家世,郑清之奏对时提及父亲的梦境应验之事,皇帝对此赞叹惊异,于是令郑清之将《纪梦》一诗进呈御览。之后,宋理宗御书“常充达庵”来赐给郑清之。因为郑清之对宋理宗的拥戴之功,郑若冲累计获赠太师鲁国公

人物评价

清代徐兆:平居谨饬,虽盛暑,衣不露体。谦接后进,而于义理是非之辨不少贷。(《四明谈助·卷十三·大池郑氏·赠太师郑公若冲》)。

近代蔡振绅:考若冲少失恃,育于伯父章。未总角,已奇之。无他,以其平居谨饬也。稍长力学,耻为举子,故同里镇汪大猷陈居仁楼钥辈后皆贵显,未尝一造其门。而其饬躬维谨,尤足为天下后世法。(《八德须知》)。

亲属成员

曾祖父郑洽

伯父:郑章。

父亲:郑覃,赠太师、秦国公。

母亲:董太后,赠秦国夫人。

儿子:郑清之赵昀朝宰相。

研究书目

浙江通志

《四明谈助》

参考资料

《卷一百九十》.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4-08-16

四明谈助.ChineseTextProject.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