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桦
盐桦(学名:桦木属 halophila Ching ex P. C. Li)是桦木科,桦木属落叶灌木,高可达3米;树皮灰褐色;枝条褐色,芽卵形,芽鳞褐色,叶片卵形,匐少菱卵形,顶端渐尖或锐尖,基部近圆形、宽楔形或楔形,果序圆柱形,单生,下垂,果苞两面均密被短柔毛,边缘具纤毛,中裂片近三角形,侧裂片长卵形,小坚果卵形,膜质翅伸出果之上。
分布于中国新疆阿勒泰县。生长在海拔1500米的盐沼泽地。
盐桦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盐碱地造林的好树种。
形态特征
落叶 灌木,高2-3米;树皮灰褐色;枝条褐色,无毛;小枝密被白色短柔毛及树脂腺体。芽卵形,芽鳞褐色,无毛。叶卵形,匐少菱卵形,长2.5-4.5厘米,宽1.2-3厘米,顶端渐 尖或锐尖,基部近圆形、宽楔形或楔形,上面无毛或疏被短柔毛,下面疏生腺点,仅幼时沿 脉疏被长柔毛,侧脉6-7对;叶柄长5-10毫米,密被白色短柔毛。
果序圆柱形,单生,下 垂,长2-3厘米,直径约1厘米;序梗长约5-8毫米,密被短柔毛,很少近无毛;果苞长约 7毫米,两面均密被短柔毛,边缘具纤毛,中裂片近三角形,顶端渐尖,侧裂片长卵形,顶端渐尖或钝,下弯榛。小坚果卵形,长约2毫米,宽约1.5毫米,两面的上部均疏被短柔毛,膜质翅宽为果的1.5倍,并伸出果之上。
生长环境
产于新疆阿勒泰县。生于海拔1500米的盐沼泽地。
盐桦的分布区位于阿勒泰市山地草原区与准噶尔盆地半灌木小乔木荒漠区之间的过渡地带,生于河流下游附近低洼潮湿的盐碱滩上。盐桦为中性树种,喜光、喜土壤潮湿,耐盐碱,耐寒,耐大气干旱。在原分布区内,气候较干旱,冬季十分寒冷,年平均降水量18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900毫米,年平均温为4℃,极端最低温-50℃,极端最高温37.6℃。
据当地牧民反映及分布区所残存的植被调查,盐桦常与芦苇Phramites communis Trin.、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阿尔泰针茅Stipa krylovii Roshev.、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 (Trin) Nevski、盐生假木贼Anabasis salsa (C.A. Mey) 乔治·边沁 ex Volkens等植物组成群落。在个别小片地段上,有时与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构成混交林。
分布范围
产于新疆阿勒泰县境内克朗河的下游。
栽培技术
探讨新疆濒危植物盐桦离体组织培养的持性。方法:从盐桦原生地阿尔泰阿拉哈克盐湖边采摘盐桦休眠实生苗上的落叶枝条,待其萌发后分别取带芽嫩茎、嫩茎茎段及嫩叶芽尖三种不同材料接种于启动培养基,比较三种盐桦离体组织的诱导分化,继而设计不同激素、不同水平的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适宜盐桦外植体芽增殖和生根的分化培养基。
结果:诱导盐桦芽增殖的最佳外植体是带芽嫩茎,盐桦外植体增殖、壮苗最适培养基为:Ms+6-BA1.0mg/L+IBA0.5mg/L;盐桦外植体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S+IBA0.5mg/L+蔗糖30g,L+琼脂7%+暗光处理3d。
结论:本研究筛选获得适宜盐桦芽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为高效扩繁和保存盐桦种质资源奠定了基础。
主要价值
盐桦是极为稀有和即将绝灭的温带落叶阔叶树种,为阿勒泰市特有种。盐桦喜耐盐碱,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盐碱地造林的好树种。生长于河流下游低洼潮湿的盐碱滩上。为中性树种,喜光照和潮湿土壤,耐盐碱,也耐寒冷干旱。
盐桦仅产于新疆阿勒泰县境内克朗河的下游,是中国著名的植物学家秦仁昌教授发现定名的新种,分布范围极为狭小。因其耐盐碱性强,也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盐碱地造林的好树种。
盐桦由中国著名植物学家秦仁昌于1955年在当时的阿勒泰县巴里巴盖乡发现并命名。1984年,盐桦被列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植物,载入《中国植物红皮书》。此后,阿勒泰地区没有发现新的野生盐桦种群,巴里巴盖乡盐桦也因发现地被辟为农场而毁灭。
1997年,阿勒泰地区林科所在阿勒泰市盐池湖边再次发现盐桦的天然分布,数量达400多株。但由于牧民放牧,以及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等原因,盐桦数量逐年递减,仅剩下30余株。
为挽救这一濒危树种,阿勒泰地区林业部门将在阿勒泰市盐池湖拉设围栏,并已对野生盐桦开展生理测定、异地移植和人工繁育等抢救措施。
保护级别
保护措施:盐桦仅存一株有萌生枝条的伐桩。为了拯救这一珍贵的残遗树种,新疆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植物园林绿化研究所于1984年已委托产地农场严加保护,并计划以插和组织培养等方法培育盐桦幼苗,引种栽植。
濒危原因:世人以为已经绝迹的国家珍稀濒危植物盐桦在新疆被重新发现,发现地为阿勒泰地区的阿拉哈克乡盐湖。中国科学院院士郝水在乌鲁木齐市宣布了这一重大信息。盐桦属桦树科,是中国新疆的特产树种,1955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秦仁昌教授在新疆阿勒泰市巴里巴盖采集并命名。盐桦当时在新疆阿勒泰只有一株。
1997年,在阿勒泰地区的阿拉哈克乡盐湖南北两岸发现400株左右的桦树,但不能确定就是盐桦。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郝水任组长的专家评估组认为,可以确定这就是40多年前由秦仁昌教授发现的盐桦。
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化以及牛羊啃食,位于新疆阿勒泰境内的世界唯一野生盐桦种群在十年间数量锐减九成,已濒临灭绝。阿勒泰地区林业科技研究所所长王健介绍,盐桦是桦木科植物中的一种珍稀树种,全球仅新疆阿勒泰地区有少量分布。盐桦病虫害少、抗盐性强,是唯一能在含盐量1.74%以上的重盐碱土中生存的桦木科植物,对促进干旱、半干旱地区盐碱地造林,荒山荒地绿化等具有很好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物种现状:国家濒危保护植物。盐桦是中国著名的植物学家秦仁昌教授在新疆阿勒泰县境内克朗河北岸巴里巴盖发现而定名的新种,原为盐生草类盐桦林的建群种,后由于辟为农场而被毁灭。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