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海石竹

海石竹

海石竹(粉黛:Armeria maritima;英文名:sea thrift、sea pink),又称桃花钗、滨簪花,系白花丹科海石竹属多年丛生状宿根草本植物,原产欧洲、美洲等地,现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海石竹植株低矮,丛生状,株高20~30厘米;叶基生,叶线状长剑形,全缘;花茎细长,头状花序顶生,有粉红色、玫瑰红色,花果期3~6月。海石竹喜阳光充足、温暖环境,稍耐寒、忌高温、高湿,在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土壤上生长最佳。

海石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其株形小巧,花色秀雅,适合公园、绿地、庭院的路边、花坛或作地被,盆栽可用于阳台、窗台、客厅等观赏。

形态特征

海石竹为多年丛生状草本植物,植株低矮,丛生呈草甸状,株高15~30 cm。叶基生,叶线状长剑形,全缘,深绿色,长10~15cm。花茎细长,高出叶面;头状花序顶生,呈半球形,直径3cm;小花花瓣5,粉红色、玫瑰红色或白色。花期春夏季。

生长习性

海石竹性喜阳光充足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栽培土质以富含有机质的腐叶土为佳。排水、光照需良好。性喜温暖、忌高温高湿,耐旱、耐盐碱,生长适温为15~25℃。

分布范围

海石竹本属约有126种,原产于欧洲、美洲等地,现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传入中国后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物种价值

观赏价值

海石竹植株矮小症、花朵小巧可爱,花色鲜艳,花期长,既可以用作公园、绿地、庭院的路边、花坛或地被等景观布置,也可以通过盆栽,放置于阳台、窗台、客厅等处观赏。

生态价值

海石竹具有一定的空气净化作用。

品种分类

杂交海石竹“饰品”

杂交海石竹“饰品” (Armeria hybrida“Ornament”),株高30cm左右,花色较为多样,叶片呈现常绿色。

海石竹“罗裙”

海石竹“罗裙”(Armeria maritime“Laucheana”),株高20cm左右,主要以粉红色的花朵为主,花簇花期较长。

海石竹“启明星”

海石竹“启明星”(Armeria maritime‘Morning Star’),株高约15cm,株型紧凑,叶片深绿色,花色艳丽、深玫红色,多花,而且花期长,无需进行春化处理,在种植的第一年可开花。

繁殖方式

海石竹可以采用种子繁殖或者分株繁殖,花卉生产上多以种子繁殖为主。由于各地气候条件不同,南方可露地移植,北方则多采取温室和盆栽。

种子繁殖

种子繁殖比较适用于大量花卉生产,春季和秋季播种均可。在长春市地区温室内春播当年开花,海石竹在4 月末达到盛花状态,可以栽植到室外;需当年1 月份开始播种,播种基质使用的是维特泥炭的育苗一号,白泥炭与黑泥炭配比为7∶3,保证了高透气性和保水性;海石竹种子为嫌光型种子,将种子点播于200 目穴盘内,覆盖蛭石;发芽最佳温度16~18℃,播种后14~21d 即可发芽,子叶展开后可适当降低温湿度,可喷施富含微量元素的20-20-20+TE 的高纯度弱酸性肥料,促进苗生根,调节土壤碱性。

分株繁殖

海石竹的分株繁殖多选用多年老株在8 月份进行,待土壤比较干燥时起苗,干燥的土壤可以比较清楚地看清根系的健康情况;在原始土壤比较优质的条件下,可以直接将大丛植株分成小丛,2~3 芽,将分株工具消毒,剪除病根、老根、死根,将叶片剪短,减少消耗,栽植于16~18cm 花钵中;栽植基质为排水良好的土壤,按草炭土、园土、珍珠岩、沙土的配比为4∶2∶1∶3,基质拌入辛硫磷及噁霉灵,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刚分根后的植株要浇1 次透水,然后严格控水,刚分株上盆完的植株先放在阴凉通风处,不要放在直射光很强的地方,待根系长势较好,再适当增加光照。在温室内越冬,做好冬季保温措施,翌春即可栽植于室外。

养护管理

上盆移栽

在播种6周后即可进行上盆,移栽至13~15cm花钵内,海石竹需选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促进生长,经过试验,配比基质为3份沙土、2份园土、1份珍珠岩、4份草炭土。为防止根部病害,还需对土壤进行杀菌杀虫脒处理。土壤pH 值控制在7.0左右,以利于营养生长。棚内温度以保持在15~25℃为宜。在播种条件不适宜的情况下,也可直接引进种苗,在3月初进行移栽上盆,引进种苗株型更加整齐且抗性强。上盆后的海石竹在正午棚内温度达30℃以上时需进行遮光处理,防止叶片被灼伤。海石竹属不喜水花卉,在地温较低又浇水较多的情况下,会使整个植株萎蔫发黄,只需要在上完盆后浇透水,其他时间土壤都保持一个微干的状态即可。在海石竹的花期前要施加足够的磷钾肥,可以使植株更加茂盛且花量多。海石竹在幼苗时期生长速度比较快,2周左右时间即可封盆,既减少了除草工作,又节省多余人工。栽植室外的要求为盛花,则需要在棚内养护4周,即可长出花茎,且花茎多、花量大、整齐。

温室养护

海石竹的根系十分发达,剑型叶片可以有效保持水分,减少水分流失,抗旱能力较强。长春市的春季暖棚地面温度较低,最低达7℃,土壤温度偏低,故浇水时间最好在早晨或者上午,且采用见干见湿原则,忌低温高湿;温度低、湿度大、光照时间短易导致花卉产生病害,海石竹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25℃。需定期进行病害防治,喷施广谱性杀菌剂。为了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海石竹营养生长,上盆待扎根后,可2~3周喷施20-10-20+TE 肥料1000 倍液高氮高钾配方,适合初春低温环境花卉使用。待4月初温度升高,启用日光大棚,可将海石竹从暖棚挪盆至日光大棚,防止因暖棚白天温度过高导致植株徒长。

室外栽植

海石竹上盆约2周后即可顶蕾,7周即可栽植于室外露地。4月末-5月初栽植至室外,栽植密度约25株/M2,使用少量复合肥做底肥,浇透水,利于扎根。夏季需适当遮阴、控水。当夏季温度高于30℃时,海石竹停止生长,忌大量浇水,否则会造成海石竹根系损伤枯死。由于海石竹属于矮生花卉,且覆盖土壤效果较差,要加强除草工作,防止禾本科杂草侵袭海石竹根部、阔叶杂草遮挡阳光妨碍生长等问题。为防止种植过程中杂草过多问题,也可对土壤进行科学处理,杀死土壤中的杂草种子,减轻后期养护负担。

病虫害防治

前期防病

花卉病虫害以防治为主,海石竹前期要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对播种育苗土杀菌消毒、分根繁殖的器具消毒、上盆基质的消毒杀菌步骤尤为重要。选用疏松且排水良好的基质进行盆栽管理,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方栽植在室外大面积的环境中,在大棚内要注意通风,清除禾本科杂草,合理使用肥料和农药,防止发生药害。如果发现病株,及时处理,将病株分离养护或者直接挪走扔掉,防止病株通过空气、水、土壤等原因大面积传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防治锈病

由真菌的锈菌寄生引起的一类植物病害,这种病严重为害植物的叶、茎和果实,造成海石竹叶片、茎上产生孢子堆;由于其孢子繁殖具有远距离传播的特点,一旦发生病害很难控制,前期防治很重要。生长期可以每15d喷施1次60%代森锰锌800倍进行防治,若发病,可喷施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治疗。也可选用由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混配的杀菌剂,对常见的叶片部分病害有很好的预防、治疗和铲除作用,因是复配制剂,病菌不易产生抗药性。稀释1000~1500倍喷施,连喷1~2次,间隔7~10d,植株幼苗期嫩弱,大棚内使用要适当增大兑水量,防止影响生长。

防治红蜘蛛

在花卉的栽培过程中,红蜘蛛是比较常见的虫害,红蜘蛛在高温干旱天气中容易大规模暴发,高温且干燥的环境,红蜘蛛的繁殖能力增强,适应性强。以卵越冬的红蜘蛛,越冬卵一般在3 月初期就开始孵化,4 月初孵化完成,故要抓住3 月初这个最佳防治时机,防治红蜘蛛,可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 倍液进行防治。要经常观察叶片背部是否有虫体,较少叶片颜色异常,可摘除叶片,若情况较严重,需及时施用1.8%阿维菌素乳油7000 倍液喷雾防治,喷药要求均匀,尤其注意要喷到叶背面。也可进行灌根,消灭土壤内部虫卵。

参考资料

海石竹.中国归化植物信息系统.2025-03-05

海石竹.关注森林.2025-02-27

海石竹.广州市林业园林科技推广服务平台.2025-02-27

海石竹.植物智.2025-02-28

芭蕾明星、室内空气净化器——海石竹的栽培技术.百家号.2025-02-27

海石竹及其栽培养护与园林应用.参考网.2025-02-28

每日赏花丨海石竹.微信公共平台.2025-02-27

海石竹栽培管理技术.中国知网.2025-03-05

花色艳丽的海石竹栽培养护技巧.四川农村信息网.202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