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杀螨醇
三氯杀螨醇,又称开乐散,是一种广谱性蚜灭多,可用于棉花、果树、茶叶等农作物的防治叶螨科。它对成螨、幼若螨和卵均有效,毒性属于低素毒杀螨剂,对人、畜低毒,对多种天敌无害。三氯杀螨醇在酸性中稳定,遇碱易分解。然而,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将三氯杀螨醇归为3类致癌物清单中。此外,三氯杀螨醇是一种有机氯杀虫剂,与滴滴涕化学结构类似,可作为三氯杀螨醇工业合成的前体。世界卫生组织将三氯杀螨醇归为II级“中度危害”("moderately hazardous")杀虫剂,对水生动物有害,也会造成一些鸟类的蛋壳变薄。因此,三氯杀螨醇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简介
三氯杀螨醇纯品为白色固体,工业品为褐色粘稠状液体。不溶于水,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在酸性液中稳定,在碱性介质中易分解失效。该药对人、畜毒性低,对螨形总目天敌和作物均较安全,是一种广谱性蚜灭多,以触杀作用为主,无内吸性,残效期长。对有效地防治果树、花卉等作物上多种欧洲尘螨。本剂对各种红蜘蛛的成螨、幼若螨和卵均有很强杀伤作用,且杀伤作用迅速。该药分解较慢,施药1年后作物仍有少量残留,经数年使用后,能使某些害螨对该药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
制剂
20%三氯杀瞒醇乳油。
属有机氯杀螨剂,杀螨谱广,活性高,对作物安全。该药属神经毒剂,对害螨有较强的触杀作用,无内吸性,对成、若螨和卵均有很强的毒杀作用,残效期近20天。
用途
非内吸性蚜灭多,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的螨形总目,广泛用于棉花、果树、茶叶等农作物防治叶螨科。
用作杀螨剂。主要用于防治棉花、果树、玉米、小麦的红蜘蛛,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兼杀成虫,并有一定杀卵效果。一般使用浓度为稀释800-1500倍,防效在90%以上,持效期10-20d。该品对茄子和红玉苹果有药害。
使用方法
(1)防治柑橘红蜘蛛,在春梢大量抽生期,或幼若螨发生始盛期,用20%乳油800一l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柑橘锈壁虱,在欧洲尘螨发生始盛期,或害螨尚未转移危害果实前。用20%乳油l000一l500倍液均匀喷雾。
(2)防治苹果红蜘蛛、山楂叶螨,在苹果开花前后,幼若螨发生始盛期,平均每叶螨数3—4头;夏季平均每叶螨数6—7头时,用20%乳油800一l000倍液均匀喷雾。
(3)防治菊花、玫瑰等花卉上的害螨,在害螨发生始盛期,用20%乳油l000—3000倍液均匀喷雾。
注意事项
(1)本品不能与碱性药物混用。
(2)不宜用于茶树、食用菌、蔬菜、瓜类、草莓等作物。我国禁止“三氯杀螨醇”用于茶叶生产,农残超标主要是茶树鲜叶在生长过程中需治理各种病虫害,而使用农药不当或施用农药后安全间隔期不够就进行采茶,就会造成茶叶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
(4)苹果的红玉等品种对该药容易产生药害,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制法
由工业品滴滴涕在偶氮二异丁腈的催化下氯化,氯化物再经甲酸催化水解而得。
将滴滴涕以二氯乙烷为溶剂,加1%偶氮二异丁作催化剂,于80~90℃通入氯气反应2h,然后减压病蒸出溶剂。
水解:氯化产物水解反应在对甲苯磺酸33%、硫酸33%、水33%的混合酸性介质中进行,并以芳基碘酸或低级烷基磺酸为促进剂,于135~150℃反应5~6h,而后加入适量低沸点溶剂二氯乙和水,形成油水两层,提取油层,并用稀碱液和水洗涤后,减压蒸出溶剂,即得三氯杀螨醇原药。
毒性
毒理
对雄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809mg/kg,雌性为684mg/kg。兔急性经皮LD50为1870mg/kg。含量300mg/kg三氯杀螨醇饲料喂狗1年,未发现中毒现象。鲤鱼LC501.1mg/L (48h),不伤害天敌。
中毒症状
症状与体征是其对神经系统的刺激作用所致,如头痛、眩晕、忧虑烦恼、情绪激动,也有呕吐、四肢软弱,双手震颤、失去时间和空间的定向,随后出现阵发肌肉痉挛。
急救治疗
无特殊解毒剂,如经口摄入要催吐。
尽可能保持病人安静,控制病人激动,清醒时,可给予常用剂量的巴比妥与其它镇静剂。
注意维持呼吸,如有衰竭使用人工呼吸。
注意
该药不易分解,残留量高,不应用于茶叶、食用菌和蔬菜、药材等
苹果的红玉、旭等品种易产生药害,使用时要注意
乳油易燃,在运输、贮存过程中要注意防火,远离火源。严禁与食物、饲料及大宗商品放在一起。
不要与碱性物质混放,不要与碱性农药混配,以免分解降效。
危险性
可燃;受热分解有毒氯化物气体
储运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与食品原料分开储运
茶叶残留
绿色和平于2012年3月在北京随机购买了四份“立顿”牌袋泡茶,品种分别为红茶、绿茶、茉莉花茶和铁观音。这些样本随后被送往具有国家资质的、独立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农药残留检测。
第三方检测结果显示:“立顿”绿茶、茉莉花茶和铁观音样本均含有农业部明令禁止在茶树上使用的高毒农药灭多威。其中,“立顿”铁观音被发现含有早在2002年农业部就禁止使用在茶树上的三氯杀螨醇,而“立顿”绿茶则含有国家规定不得在茶树上使用的硫丹。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三氯杀螨醇
CAS NO: 115-32-2
中文别名:1,1-二(对氯苯基)-2,2,2-三氯乙醇;开乐散;三氯杀螨醇乳剂;2,2,2-三氯-1,1-双(4-氯苯基)乙醇;三氯杀螨醇;1,1-双(对氯苯基)-2,2,2-三氯乙醇;4,4`-二氯-Α(三氯甲基)二苯甲醇;1,1-双(4-氯苯基)-2,2,2-三氯乙醇
2-溴苯硼酸:dicofol
英文别名:1,1,1-Trichlor-2,2-胺醚(4-chlorphenyl)-aethanol;1,1-Bis(4-chlorophenyl)-2,2,2-trichloroethanol;2,2,2-Trichloor-1,1-bis(4-chloor fenyl)-ethanol;2,2,2-trichloor-1,1-bis(4-chloorfenyl)-乙醇;2,2,2-Trichlor-1,1-bis(4-chlor-phenyl)-aethanol;2,2,2-trichloro-1,1-bis(4-chlorophenyl)-ethanol(french);2,2,2-Trichloro-1,1-胺醚(4-氯fenil)-etanolo;2,2,2-trichloro-1,1-bis(p-chlorophenyl)-ethano
EINECS:204-082-0
分子式:C14H9CL5O
分子量:370.49
理化性质
(1)外观与性状:纯品为白色固体,工业品呈褐色黏稠状
(2)相对密度:1.45(水=1)(25℃)
(3)蒸气压:180℃/13.3Pa、225℃/666.5Pa
(4)熔点:78.5~79.5℃
(5)沸点:225℃
(6)溶解性:几乎不溶于水,溶于苯;丙酮;醚;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法:水产品(SC/T3040—2008)、茶叶、水果、食用植物油(GB/T5009.176—2003)
环境迁移扩散和转化
三氯杀螨醇的合成原料和代谢产物为滴滴涕。毒性强于百菌清,其急性毒性是百菌清的30倍,可在环境中长时间存在。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
参考资料
化学书库:三氯杀螨醇.www.chemicalbook.com.2012-04-24
北京晚报:北京停售7种“农药”茶叶 部分发现含有稀土元素;2010年10月06日.www.chinanews.com.cn.201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