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椎名麟三

椎名麟三

椎名麟三(1911年-1973年,原名大坪升),日本战后派存在主义作家,生于兵库县饰磨郡曾佐村。他的作品主要描绘了日本战后占领时期的精神贫困。椎名麟三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在浊流中》(1947)、《深屋正治的手记》(1948)、中篇小说《这一天前》(1949)和《红色孤独者》(1950)。他的长篇小说《永远的序章》(1950)以及1955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美女》都充满了对工人的爱,并企图将超越现实的形而上学的存在形象化。1955至1956年,他在《新潮》杂志连载发表了自传体小说《自由的彼岸》三部曲,追求主体内心世界的自由是椎名麟三文学的一贯主题。

人物经历

1926年在姬路中学读三年级时,因不服从父亲的管教而离家出走,年仅15岁,便断了生活费用的来源。后在大阪饮食店里做工,作过厨师的徒弟。少年时期这段生活对他的思想和文学有着重要影响。1928年到字治川电车铁路工作,不久参加工人运动并加入了日本共产党,后来成为电车铁路支部的负责人。1931年被捕,1933年出狱后到了东京。1941年开始专职从事文学创作。1947年2月在《展望》杂志上发表的小说《深夜的酒宴》是他的成名作,从此确立了他在文坛的地位。这一时期是他虚无主义思想最为严重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有短篇小说《在浊流中》(1947)、《深屋正治的手记》(1948)、中篇小说《这一天前》(1949)。中篇小说《红色孤独者》是写作者自己加入了共产党却未成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长篇小说《永远的序章》是说死亡是绝对的,人在活着的时候,便是序章。1955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美女》,在倾向上充满着作者对工人的爱,在艺术上作者企图使超越现实的形而上学的存在形象化。1955至1956年在《新潮》杂志连载发表了《自由的彼岸》三部曲,这是自传体小说。追求主体内心世界的自由是椎名麟三文学的一贯的主题。

个人作品

作品名(日语)刊行年 发行 备考

重き流れの中に 1948 筑摩书房

永远なる序章 1948 河出书房

その日まで 1949 筑摩书房

深尾正治の手记 1949 月曜书房

自由を索めて 1949 近代文库社

病院里の人々 1950 月曜书房

赤い孤独者 1951 河出书房

嫉 1951 早川书房

邂逅 1952 讲谈社

爱と死の谷间 1953 筑摩书房

自由の彼方で 1954 讲谈社

美しい女 1955 中央公论社

运河 1956 新潮社

私の圣书物语 1957 中央公论社

生きる意味 1959 社会思想研究会

と毒 1960 中央公论社

长い谷间 1961 讲谈社

信仰というもの 1964 教文馆

凡愚 1967 日本基督教出版局

惩役人の告 1969 新潮社

椎名 麟三 略年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