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苟婵婵

苟婵婵

苟婵婵,女,山东青岛人,1985年出生,中央民族歌舞团青年舞蹈家,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蹈专业。2005年第四届海峡两岸知识大赛获最佳口才奖。曾领舞《掀起你的盖头来》获得中国中央电视台全国舞蹈大赛获得表演三等奖。2006年代表学院与央视主持人朱军朱迅一同主持毕业歌。2007年的“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凭借《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举夺得民间舞金奖。同年苟婵婵就读于北京舞蹈学院MFA艺术硕士。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与虾嘎表演舞蹈《跳春》。2011年担任舞剧《我的草原我的梦》女一号。 2012年参演《云中漫步》。2013年在全国少数民族汇演担任领舞。2014年推出青年艺术家系列苟婵婵舞蹈晚会《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早年经历

苟婵婵在一个极传统的家庭里成长,父亲挣钱养家,母亲相夫教子,完全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

苟婵婵小时候没有经过专业的舞蹈训练,就是喜欢比赛。结果很意外地她拿了一等奖,赛后某位艺校的校长找到她,给了她一张他的名片,劝她转学去专门学习舞蹈。因为苟婵婵那时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所以对于专门转学去学舞蹈并没在意,很多天后,母亲给她洗衣服时发现了这张名片,并仔细问清了缘由。父亲知道后,觉得是件好事,坚决支持苟婵婵去学舞蹈。就这样苟婵婵转学来到了青岛小海燕艺术学校。桃李杯金奖的武帅、李庚、唐寅都是苟婵婵那时的同班同学。

由于水平有限苟婵婵没有考上解放军艺术学院,二试就下来了,正巧当时盛基舞蹈学校在招生,苟婵婵就去试了,结果顺利地考上了盛基。

后来,苟婵婵考上了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蹈专业,并且参加了2005年的CCTV舞蹈大赛。2007年,苟婵婵就读于北京舞蹈学院MFA艺术硕士。

演艺经历

2007年春节歌舞晚会表演独舞《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同年参加中国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专题采访。

2008年1月参加央视春节歌舞晚会,表演独舞《马兰花》,5月随中国文艺网慰问灾区演出并参加艺术家座谈发表讲话,6月参加首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与阎维文表演《在那遥远的地方》,7月,参加由中宣部在京召开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坚持正确文艺创作方向座谈会,并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进行体验生活和慰问演出,12月参加央视50周年台庆晚会。

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与虾嘎表演舞蹈《跳春》。

2011年11月,参加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联欢会演出表演舞蹈《九荷图》。

2014年推出青年艺术家系列苟婵婵舞蹈晚会《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同年参加2014年“文化中国·四海同春”亚洲演出,2月,参加“文化中国·四海同春”亚洲艺术团慰问马来西亚亚庇和古晋市、日本东京、大阪和韩国演出活动。

2017年7月,分别参加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走进三沙市“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队甘肃陇南市慰问演出活动,表演舞蹈《生命之河》。

2018年6月,参加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赴河南新县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活动。

2021年4月27日,参演的原创民族音乐舞剧《红楼梦》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正式启动排练,将在2021年8月12-15日登陆江苏大剧院首演。

2024年7月,由苟婵婵制片的“New Dancer Gala舞蹈明星之夜”在北京国测剧场启幕。

成就及荣誉

2005年曾领舞《掀起你的盖头来》获得中国中央电视台全国舞蹈大赛获得表演三等奖

2005年第四届海峡两岸知识大赛获最佳口才奖。

2006第八届文华艺术院校“桃李杯”舞蹈比赛中舞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获二等奖

2006年代表学院与央视主持人朱军朱迅一同主持毕业歌。

2007第四届CCTV舞蹈大赛中舞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获银奖。

2007年的“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凭借《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举夺得民间舞金奖。

2007年春节歌舞晚会表演独舞《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同年,参加中国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专题采访。

2008年1月参加央视春节歌舞晚会,表演独舞《马兰花》

5月随中国文艺网慰问灾区演出并参加艺术家座谈发 表讲话。

6月参加首届国际舞蹈节,领舞《在那遥远的地方》。

6月底参加了由中宣部直接领导的抗震救灾“心连心”慰问艺术团赴汉中市灾区的演出。

9月考入北京舞蹈学院MFA。12月参加央视50周年台庆晚会。2009年 2月随团出访美国各个城市慰问侨胞。

6月随胡主席出访俄罗斯

8月作品《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参演改革开放30周年精品舞蹈展演。

9月出访夏威夷。

11月参加全国舞蹈比赛《莲心》获得最佳表演奖。

11月应邀搜狐博客采访。

2010年 2月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虾嘎领舞《飞旋跳春》。

3月随团出访法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

6月随中国文艺网出访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

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与虾嘎表演舞蹈《跳春》。

个人作品

人物轶事

十六岁发表独立宣言

16岁生日那天,婵婵趁全家人都在客厅看电视,鼓足勇气走到他们面前说:“大家注意一下,我要宣布一件大事。”见没人理睬,她果断地关掉电视,郑重地说:“我已经是大人了,希望你们不要再强迫我做不愿意做的事。”听完这话全家都愣了,婵婵以为妈妈又会打她,但爸妈只是笑笑。从此妈妈对她还真不再事事过问了。

率领全班同学罢考

中专三年级期末,由于全班忙着排练新年晚会,都没好好复习。有几个同学向婵婵班长诉苦,希望她向老师争取下学期再考。

婵婵听了觉得有道理,与其全班都考不及格,还不如寒假里好好复习,开学后考个好成绩。但这种“非分”的要求没有得到校方理会,考试如期举行,那天,试卷发下来后,婵婵第一个起身交了白卷,接着另几位班干部也相继出去。就这样,全班同学在班长的带领下,几分钟之内都跑出了教室。

婵婵说她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出去的时候,感觉自己特帅。最后,事情当然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痛斥以及婵婵的痛哭流涕中结束的,她问妈妈:“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去跳海,我还能孤独地活着吗?”婵婵说如果时光倒流,她还会那样做,因为她太在乎身边朋友的感受。

直言不讳有“恋父情结”

她苟婵婵在一个极传统的家庭里成长,父亲挣钱养家,母亲相夫教子,完全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虽然她从小就很优秀,但母亲却从不娇纵她,而是笃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封建亲子原则,直到婵婵十七岁时还揍得她到处跑。

奇怪的是,妈妈越打她,婵婵越爱家。她心里对感情有明确的排序,亲情第一,友情次之,爱情排最后。

婵婵甚至直言不讳自己有严重的“恋父情结”。她说父亲虽然个子不高长得也不帅,但父亲为家庭努力打拼的劲儿、父亲的不善言辞甚至大男子主义都让她敬佩。

最想感谢的人

苟婵婵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最想感谢的人一位是教会她认识民间舞的靳苗苗老师,另一位是告诉她怎样做一个好演员的田露老师。从这两位老师那里,苟婵婵逐渐认识到,仅仅把动作做到一丝不苟、把技巧难度提高,对民间舞的表现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充沛的热情才是民间舞的根本,笑容不仅是在脸上,更应该是在心里,而好的演员要能够找到舞蹈中的情感爆发点,把感情通过这些点释放出去。还有一位就是冯双白老师,他给了苟婵婵很多机会,让苟婵婵有幸能够多次参加中国文艺网、中国舞协组织的各种演出和慰问活动。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婵婵。

崇拜的偶像

苟婵婵从小就一直崇拜杨丽萍,并无数次幻想过希望有一天能够与她同台演出。

最喜欢的一本书

苟婵婵最喜欢的书是黑泽明的自传《蛤蟆的油》。该书是说深山里有一种蟾蜍,人们抓到它后,将其放在镜前,蛤蟆一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面目,不禁吓出一身油这种油是治疗烧烫割伤的珍贵药材黑译明自喻是只站在镜前的蛤蟆、很有寓意。

2008年,苟婵婵依然是只“绩优股”,稳步上扬的她决不在一件事还未有常数时放空枪,只因她懂得做事先做人。天道酬勤,成功背后又有几人知道她私下用的功、用的心,正如苟婵婵自己的那句座右铭“能力有限,努力无限”。

参考资料

让南京与红楼有更深的羁绊,原创民族音乐舞剧《红楼梦》开排,8月江苏大剧院首演.今日头条.2021-04-28

盛舞之夜 全明星舞蹈GALA舞动京城.百家号.2025-01-16

舞动生命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中国文明网.202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