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列派
多列派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区傣族南传佛教的一个分支,属于山林派。该派别在修行和持戒方面较为宽松,其佛寺被称为“庄”,通常建立在距离村庄不远不近的位置。
历史背景
南传佛教自印度南部传至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地后,随着地域扩展和传教僧侣的理解发挥,形成了多种派别。在云南傣族等民族地区,南传佛教内部也分化出了多个派别,包括润派、摆庄派、多列派、左抵派等。
规范制度
多列派的教阶分为戛比、召掌、召门、朋吉四个级别。召掌级别的僧人在关门节结束后可以请假回家,暂时脱离宗教生活。多列派的寺院中设有尼师,称为牙诰,她们的地位较低,依赖于男性僧侣。
生活习俗
多列派的僧侣严格遵守佛教五戒,不杀生,除了用于报晓的公鸡外,不饲养其他家禽。他们不相信佛教之外的神灵,但在祭祀时会祭拜外村寺院的佛像和僧侣。当本村僧侣后继无人时,可以从外村聘请僧侣或者转信其他教派。多列派的僧侣过午不食,但可以食用非自己宰杀的肉类。在过去,他们出门时不乘坐交通工具,现在这些限制已经放宽。睡觉时只能使用毯子,不能使用床垫。在重要节日或诵经时才会穿上袈裟。
分布范围
多列派最初发源于缅甸北部,后来传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区,主要分布于帕底、广幸、芒幸、弄寨等地区。在耿马,主要信仰者为傣族。
戒律
多列派的戒律包括不杀生、不过午进食、不饲养家畜家禽(除公鸡外)、不睡高床、不使用棉絮、不接触金钱、不饮酒、不吸烟等。
代表寺院
参考资料
多列派 【佛光大辞典】.多列派 【佛光大辞典】.2024-11-04
多列派.多列派.2024-11-04
多列派.多列派.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