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下辖自治州,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东和东北与保山市的龙陵县、腾冲市相邻,西、北、南三面与缅甸联邦共和国接壤,全州国境线长达503.8公里,土地总面积11526平方公里。德宏州下辖2个市,3个县,州人民政府驻地芒市勇罕街5号。2022年末,德宏州常住人口为132.10万人。州内有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5个世居少数民族为主的40多种少数民族,占总人口45.76%。

德宏州地处云贵高原西部横断山脉的南延部分,形成东北高而陡峻,西南低而宽缓的切割山原地貌。州境内有“三江四河”,属怒江和伊洛瓦底江两大水系。德宏州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全国的光照高值区之一。公元前364年,傣族先民就在今瑞丽江流域建立了果占壁王国。西汉建立益州郡时,在德宏附近保山市一带,设置了不韦、 唐等县。1953年7月18日正式使用“德宏”一名,并沿用至今。

德宏州是面向印度洋的主要陆地出口,重点发展以粮食、蔗糖、茶叶、中药材等农业产物为主的经济,拥有粮食、果蔬2个百亿级,甘蔗、坚果、蚕桑、咖啡4个五十亿级,烟草、茶叶、中药材3个十亿级农业产业。其基础产业有装备制造、食品和消费品制造等制造业,优势产业有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等。2021年,德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56.21亿元,人均GDP为42233元,排全省第16位。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2.2:20.2:57.6。

德宏州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中国进入南亚、东南亚最便捷的陆上安全通道。截至2020年底,德宏州公路里程为9540公里,共有芒市站瑞丽站两座火车站。民用运输机场德宏芒市机场通用航空机场陇川县一类通用机场和盈江县二类通用机场;拥有瑞丽口岸畹町口岸、芒市机场口岸三个国家一类口岸。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少数民族各自的文化交流融合,造就德宏州独特的歌舞文化、饮食文化。截至2022年3月,德宏州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14家,其中4A级旅游景区(点)6家,3A级旅游景区(点)5家。

名称由来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德宏州”)中的“德宏”系傣语,“德”意为下方,“宏”为“南宏”的简称,意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即怒江下方。怒江由北向南贯流,因此,怒江下方也就是怒江的西方,“德宏”的含义是怒江以西地区,以地理位置而得名。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德宏”是由“傣哄”音转而来,表示傣族居住的地方。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先秦时期为勐果占壁王国(傣语称“勐卯弄”),建雷允城。姬扁五年(公元前364年),傣族先民就在今瑞丽江流域建立了勐果占壁王国。从此时起,德宏就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通往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陆路商贸交通线“蜀身毒道”的必经之地。

西汉为滇越乘象国及哀牢国故地。西汉王朝在云南省益州郡时,德宏附近的保山市一带,就设置了不韦、 唐等县。

东汉永平12年(公元69年),设哀牢县(今盈江县),属永昌郡。三国蜀汉属益州永昌郡。两晋属宁州永昌郡。南梁属宁州永昌郡西城县(今盈江县)。北朝周至县隋属部。

隋朝至宋朝

唐初属为金齿部,今潞西为茫施部。唐南诏属永昌节度辖地,境内有茫施(今芒市)、押西城(今盈江、梁河县)等地。

大理国分属永昌府、腾冲府。其中骠(今陇川县)、布忙甸(今瑞丽市)、干崖睒(今盈江)、南睒(今梁河)属腾冲府;怒谋甸(今潞西),属永昌府。

元朝至清朝

元初置大理等处宣抚司。至元十五年(1278),南赕属镇西平缅麓川宣抚司。

明1382年,明王朝钦授果占璧思伦法为麓川宣慰使,管理整个果占璧地区。1441年后,果占璧政权灭亡,乃先后建立南甸、干崖、陇川三个宣抚使司,芒市御夷长官司,户撒和腊撒两个长官司。不久又分出盏达、遮放副宣抚司,芒市升为安抚司。1609年,又分陇川县地建立猛卯安抚司。

1897年冬中英划界时,景颇族、傣、汉各民族人民群众向侵占中国领土的英帝国主义者作斗争,在制止英国侵占陇川县章凤街一带祖国领土中起了重要作用。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中英划定滇缅边界后,建立勐板土千总,属龙陵厅。清代袭明制,设干崖宣抚司(下辖盏达副宣抚司)、陇川宣抚司(下辖遮放副宣抚司)、南甸宣抚司、蛮莫安抚司、芒市安抚司,直属云南省;户撒、腊撒长官司属永昌府。顺治十七年(1661),干崖宣抚司(下辖盏达副宣抚司)、陇川宣抚司(下辖遮放副宣抚司)、南甸宣抚司、芒市安抚司划归永昌府。乾隆三十六年(1771)永昌府同知移驻龙陵县后,将芒市、遮放改隶龙陵厅。光绪二十五年(1899)增设勐板土千总(今潞西芒牛坝)。

1911年10月27日夜,革命党人策动腾越清军起义,并于当夜占领了腾越县城。 起义军在当地成立了都督府,新政权于10月28日正式办公。 该起义是云南省地区在辛亥革命期间发动的第一场起义,成功推翻了清朝在滇西一带的统治。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陇川宣抚司改为陇川弹压委员,兼辖户撒、腊撒二长官司;勐卯安抚司和遮放副宣抚司合并为遮卯弹压委员;干崖宣抚司改为干崖弹压委员;盏达副宣抚司改为盏达弹压委员;芒市安抚司和勐板土千总合并为芒板弹压委员。南甸划入腾冲县,设县丞管理。

民国18年(1929),裁腾越道,设立云南省第一殖边督办公署,干崖、盏达、陇川、勐卯、芒遮板行政区属之。

民国31年(1942),梁河县盈江县、莲山、陇川县芒市瑞丽市设治局属云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驻腾冲市,1943年移驻保山县)。

民国37年(1948),梁河、盈江、莲山、陇川、潞西、瑞丽设治局属云南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驻腾冲县)。

民国38年(1949)7月,潞西设治局改为县治,县府设在芒市,由于地理及历史原因,土司的基层政权未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德宏解放后至1953年7月隶属保山市

1953年7月18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时正式使用“德宏”一名,至1956年4月,德宏、保山分设建制。州府驻芒市镇。

1956年4月25日德宏自治区改自治州至1963年12月,保山专区建制撤销,归并德宏州。

1963年12月恢复保山专区建制至1968年12月。

1968年12月至1971年9月,德宏州被撤销并入保山专区。

1971年9月恢复德宏自治州至今,州府仍设芒市

地理

位置境域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在云南省西部中缅边境。介于东经97°31′~98°43′、北纬23°50′~25°20′之间。东及东北部与保山市龙陵县腾冲市相邻,西、北、南部与缅甸联邦共和国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22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70千米,全州国境线长达503.8公里。土地总面积11526平方千米。

气候

德宏州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形成丰沛的自然降水,冬季有位于东北部的高黎贡山阻挡西伯利亚地区南下冷空气的侵袭,加之低纬度高原地带太阳辐射量大,是全国的光照高值区之一。年平均气温18.6~21.0℃,年降雨量1366.1~1606.6毫米,年太阳总辐射在5500~6100MJ/㎡之间,年日照时数在2100~2300小时之间,年日照百分率不低于50%。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期,干冷同季,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霜期短,霜日少的特点。

地质

德宏州大地构造属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形构造体系西支中段与南北向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以南北向的怒江断裂带和东西向的万马河断裂带为界,由东向西可划分为三个弧形构造带,即高黎贡山——三台山弧形构造带、腾冲——梁河弧形构造带、槟榔江弧形构造带。构造带控制着州内各种岩石的分布,分布最广的岩类是酸性结晶岩类,占德宏全州土地总面积的52.4%。

龙陵县——瑞丽市一线大断裂带为界,德宏分为东、西两部分地区,西部地区包括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和瑞丽的大部分地区。东西两部原属两个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东部隶属保山市掸邦微型板块,西部属察隅县腾冲市微型板块。在燕山运动中期和晚期两板块发生碰撞,海域消失,把两部拼接成一体。由于两板块俯冲碰撞,使广大地区迅速升起发生褶皱、断裂和岩浆活动,并使岩石遭受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的深刻改造,形成德宏走向为北东——南西向的系列褶皱、断裂和变质岩与岩浆岩的地质构造格局和地貌形态基础。

地形地貌

德宏州地处云贵高原西部横断山脉的南延部分,高黎贡山的西部山脉延伸入德宏境内,形成东北高而陡峻,西南低而宽缓的切割山原地貌。全州最高点为盈江县大娘山,海拔3404.6米,最低点为盈江县羊河谷,海拔210米。全州一般海拔800~2000米,平均海拔1500米。地表景观由“三山”(大娘山、打鹰山、高黎贡山尾部山脉)、“三江”(怒江、大盈江瑞丽江)、“四河”(芒市河、南宛河户撒河、萝卜坝河)以及大小不等的28个河谷盆地构成,其中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谷盆地有盈江、陇川、瑞丽、芒市、遮放。

土壤

德宏州全州农用地可分为7个地带性土类,5个区域性土类,18个亚类,49个土属,50个土种。7个地带性土类分别为亚高山草甸土、棕壤土、黄棕壤土、黄壤土、红壤土、赤红壤土和砖红壤土;5个区域性土类分别为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沼泽地和水稻土。

德宏州地形呈山、丘、坝分布,土壤垂直分布地带性明显。其中,海拔600米以下,土壤为砖红壤;海拔600米~1200米之间,土壤大部分为红壤,局部水湿较好地段发育有黄壤;2200米~2800米之间,发育有黄棕壤;2800米~3500米地段,发育有棕壤。此外,海拔1000米以下的河畔灌丛下,局部地段发育有冲积土。

水文水利

德宏州境内有“三江四河”,“三江”系怒江、大盈江(南底河)和瑞丽江,“四河”为芒市河、南宛河户撒河和萝卜坝河。其中,怒江属怒江水系,其他河流均属伊洛瓦底江水系。境内江河年平均水量136.3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62.4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量102.15万千瓦。

截至2022年3月,全州现有运行水电站143座,装机容量385.8万千瓦(含境外瑞丽江、太平江电站44万千瓦),水电开发已达95%以上,水电产业已成为全州最大的支柱产业。

截至2017年, 德宏州共有蓄水工程 208 座, 其中:大型水库1座,年末蓄水量 0.744亿立方米 ,中型水库 7 座,年末蓄水量1.313亿立方米,小型水库及坝塘年末蓄水量 0.522亿立方米 。

自然资源

矿物资源

德宏州已发现的矿产包括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稀土及分散元素、其它非金属及水气等7大类34种矿产,占云南省已发现矿产157种的21.7%。全州共发现大小矿床(点)400个。其中,铅、锌、、锡、、稀土、水泥用大理石、冶金用石英岩等矿产有的达到了大中型矿床规模。

金属矿产有金、锡、铅等。铅锌矿主要分布于盈江县支那—狮子山成矿区、二昆山—杨家寨成矿区及芒市大矿山、大炉厂、中山铅锌多金属成矿区;锡矿主要产于梁河来利山—丝光坪一带,盈江支那芦山锡矿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金、镍矿分布于芒市三台山一带,属龙陵县瑞丽市大断裂。

非金属矿有硅石、云母、水晶、宝石、碳酸钙等。硅石主要产于花岗石体中,为花岗岩岩体中及其后期沿裂隙充填的脉石英、硅化脉。稀土、饰面用花岗岩是德宏州的特有矿产。稀土矿产主要集中分布于陇川县等地,均与花岗岩有关,德宏州境内有上千平方千米含稀土的花岗岩分布;饰面用花岗岩主要集中分布于盈江县

地热资源

德宏州地热资源在州内各县市均有分布。全州地热异常带内有温泉50个,其中,水温在40℃以下的有12个、40—70℃的有28个、70—100℃的有9个、101℃的有1个。

森林资源

德宏州森林面积76.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1.84%,有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8个植被类型,18个植被亚型、47个群系、61个群落。热带季节雨林和季雨林主要分布在德宏州海拔800米以下的瑞丽坝、万马河河谷、芒幸河河谷及海拔210米的盈江那邦坝一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500米的河谷盆地的边缘半山区,占全州森林总面积的57.2%;暖温带山地苔藓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500~2500米的山区,约占全州森林总面积的36.1%;温带高山针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盈江县芒市的箐 口、亮山、黑河老坡高寒山区。

水资源

德宏州水资源量比较丰富,但是水资源量在地区分布不均匀,全州年径流深变化在 300 ~ 3 000毫米之间,分布规律是北大南小,西大东小;山区大, 河谷坝区小。州内江河年平均产水量136.3亿立方米,过境水量81.7亿立方米。共有水资源总量218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1218.4毫米,人均水资源量1.26万立方米,约为全国的6倍。地下水资源量 42.7亿立方米 。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在德宏州分布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15种,区域特有种29种,陆生和水生脊椎动物100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天行白眉长臂猿、河燕鸥豚尾猴云豹、蜂猴、孔雀雉、圆鼻巨蜥等4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熊瞎子猕猴小熊猫属水鹿等167种。

植物

德宏州记录有维管植物6053种,占全国总数的15.69%,其中,有东京龙脑香纤细龙脑香)、萼翅藤、滇桐、、滇藏榄、鹿角蕨等国家级保护植物189种和省级保护植物64种,区域特有种39种。

自然灾害

德宏州主要自然灾害有地震、暴雨洪涝、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其所处地区地质构造强烈,因此地震多发。受西南暖湿气流和辐合切变线的影响,德宏州易发生局部暴雨和大暴雨天气。德宏州山高坡陡,坡度一般大于25°,地质环境条件复杂脆弱,在强降雨和局地暴雨等极端天气下,极易引发严重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面积占全州国土面积的84.92%,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为主、泥石流次之,主要分布于梁河、盈江和芒市。

2008年至2022年末,德宏州发生过7次5.0级以上的地震,且均发生在盈江县。2021年8月17日,盈江县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941.51万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4月13日,德宏州下辖5个县(市),其中2个市,3个县;下辖51个乡镇(街道),其中,乡26个(含5个民族乡),镇23个,街道2个。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芒市勇罕街5号。

人口

人口总量

2021年末,德宏州常住人口为131.60万人,其中,男性68.40万人,女性63.20万人。城镇人口64.92万人,乡村人口66.68万人,城镇化率达49.33%。0-14岁人口占比21.29%,15-59岁人口占比为65.54%,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3.16%。

民族

德宏州内有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5个世居少数民族为主的40多种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60.32万人,占总人口的45.76%。其中傣族35.79万人;景颇族13.42万人。汉族人口占比51.93%。人数大于1万的民族有:汉族,傣族,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共计6个民族。人数小于100的民族有:维吾尔族,朝鲜族哈萨克族等19个民族。

语言

德宏州的五种世居少数民族中,除阿昌族和德昂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外,傣族景颇族傈僳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通行于德宏州的傣文叫德宏傣文,也称傣哪文。经过改革,现有19个辅音字母,84个表示元音和带辅音韵尾的韵母符号,其中单元音9个,复元音2个,并专设5个声调符号。在德宏州有40万人使用傣文。

宗教

德宏州是一个多宗教的边疆自治州。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五大宗教俱存,其中佛教又有南传南传佛教和汉传佛教两大部派。在各种宗教传入德宏州之前,德宏州世居少数民族都信奉原始宗教,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圣贤崇拜、圣物崇拜。特别是以景颇族傈僳族的原始宗教发展得丰富多样。

巴利语系佛教,亦称南传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11世纪初传入德宏州,首建“雷奘相”(今瑞丽市芒约佛寺);14世纪中晚期麓川王思伦法皈依佛门后得到大发展,傣族德昂族已多数信奉此教;14世纪末,阿昌族的“傣撒”支也改奉此教。普遍信奉此教的民族有傣族、德昂族及阿昌族。

大乘佛教亦称汉语系佛教。德宏州的大乘佛教主要在汉族、阿昌族和城镇“傣勒”中传播。9世纪,滇僧李贤至今梁河县一带传教。元代建今梁河县九保太平寺。2007年全州有寺院65所,僧侣等60人,信教群众5.24万人。

1381年明朝廷派平西侯沐英率军进驻德宏,道教随之传入梁河、盈江县陇川县等地,主要在汉族、阿昌族和部分傣勒中传播。因佛教先于道教传入德宏州,故道观名称皆袭用“寺”。2007年有道观1所(青云寺),道姑1人,信教群众365人。

19世纪中叶,腾冲龙江回族马姓迁入今陇川县户撒乡,新建拉七寨,伊斯兰教随之传入。1980年逐渐恢复宗教活动。2007年有清真寺(老马寨清真寺)1所,教职人员5人,信教群众2095人。

1894年,基督教内地会派遣美籍牧师高曼自六库街道到今芒市中山乡木城坡传教。1942年前,德宏州基督教属英国教会领导,1945年抗战胜利后,德宏州基督教属美国教会管辖。2007年全州有教堂228所,教职人员278人,信教群众4.28万人。

1930年,法属圣心会大理教会派遣法籍神父郑绍基至盈江县傣族寨沙坡传教。信徒为了有别于基督教,在住房的门头上插蓝色十字架为标记。1980年后开始恢复宗教活动,当时全州仅有教徒百余人。2007年全州有教堂9所,教职人员16人,信教群众1981人。

政治

经济

综述

德宏州的基础产业有装备制造、食品和消费品制造等制造业,优势产业有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等,特色产业包括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现代物流产业,新兴产业有电子信息、航空等。德宏州内龙头企业包括云南景成集团有限公司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瑞丽市大禹贸易有限公司等八家上市企业

2021年,德宏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56.21亿元,人均GDP为42233元,排全省第16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6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12.5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20.1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2.2:20.2:57.6。非公经济增加值298.41亿元,占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7%。

第一产业

德宏州粮食作物以稻谷、小麦、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蔗糖、茶叶、烟草等。畜牧业以饲养肉牛、生猪为主。农特产品有蚕桑、咖啡、坚果等。德宏州拥有粮食、果蔬2个百亿级,甘蔗、坚果、蚕桑、咖啡4个五十亿级,烟草、茶叶、中药材3个十亿级农业产业。

2021年,德宏州第一产业增加值123.60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97.8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42.84亿元;林业总产值19.17亿元;牧业总产值26.47亿元;渔业总产值4.40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94亿元。全年粮食总产量69.72万吨。其中,夏粮产量12.66万吨;秋粮产量57.06万吨。主要粮食品种中:稻谷产量36.47万吨;小麦产量0.51万吨;玉蜀黍属产量20.42万吨。

第二产业

德宏州第二产业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为支柱产业。传统产业有纺织服装、品和消费品制造等,新兴产业有电子电器、航空制造等。瑞丽天平边贸有限公司、瑞丽市恒盈进出口有限公司、安琪酵母(德宏)有限公司等被评为2018-2019年度第一批云南省外贸发展综合贡献百强企业和外向型农业发展百强企业。

2021年,德宏州第二产业增加值112.5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50户,实现工业产值183.05亿元。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43.75亿元,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87.33亿元;实现利润1.26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86.62万平方米。全州食品加工、电力、硅冶炼、建材、装备制造、服装纺织、电子电器7个重点工业产业有规模以上企业124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68.65亿元,占全州工业产值的92.1%,实现工业增加值43.39亿元。

第三产业

2022年,德宏州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7.92亿元,比上年下降0.8%。重点行业营业收入下降9.4%,其中,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增长110.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下降15.0%;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下降15.4%。

2022年,德宏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28亿元,比上年下降4.3%。分经营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3.63亿元,下降4.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2.57亿元,下降4.9%。分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35.03亿元,增长0.5%;商品零售241.26亿元,下降5.0%。

经济功能区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首批沿边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119.86平方公里,涵盖3个片区:昆明市片区、红河片区和德宏片区。位于瑞丽市行政区域范围内,面积29.75平方公里,包括了瑞丽市主城区和全国唯一实行“境内关外”监管模式的姐告边境贸易区

截至2020年,自贸试验区新增市场主体突破6万户,其中新设企业17874家;用仅占全省0.03%的国土面积完成外贸进出口额717.9亿元,占全省外贸进出口额的26.8%;吸收外资3.69亿美元,占全省吸收外资的49.3%;完成工业总产值314.9亿元。

2020年4月2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在雄安新区等46个城市和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国函〔2020〕47号),同意在德宏州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德宏州瑞丽是中国与缅甸接壤的最大口岸,是国家批准的首批沿边开发开放城市之一,具备完善的口岸基础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德宏综试区形成以瑞丽市为龙头,芒市为重点,辐射盈江县陇川县梁河县三县的“1+1+3”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格局;形成以“两平台、六体系”为主线,以“跨境电商+沿边特色”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态势;形成立足德宏、服务云南省、辐射南亚东南亚的跨境电子商务全产业链体系。

2012年6月12日,云南省委机构编制办公室印发了《关于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机构编制事项的通知》,设立中共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工作委员会、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体制。

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以瑞丽市为核心,芒市陇川县的5个乡镇为两翼,规划总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作为首批三个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之一,10年来,瑞丽试验区参与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并且形成了“两个集中+绿色通道+帮办代办”的高效审批通道,“一颗印章管审批”瑞丽模式在全省129个县(市、区)全面推行,企业投资审批时间缩短近三分之二。2020年10月29日,瑞丽完成首笔市场采购贸易业务,这是云南省市场采购贸易第一笔业务,同时也是全国第五批17个市场采购贸易试点的首单业务。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12年以来,德宏州实施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163项,投入科技经费1.3亿元,带动企业投入4.76亿元,解决产业发展重大技术难题36项。

2021年,德宏州争取到国家、省科技(科普)计划项目55项,经费1565.64万元;州级科技(科普)计划项目立项7项,安排经费85万元。

教育事业

截至2020年,德宏州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69所。其中,有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德宏职业学院两所高校(云南民族大学澜湄国际职业学院正在筹建),有13所普通高中、12所职业高中,有292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250所幼儿园。截至2021年底,德宏州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99.87%,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9.56%,高中阶段入学率91.39%。

2014~2019年全州教育基本建设共投入资金211194.44万元,新建校舍面积116.98万平方米,新建室外运动场57.50万平方米,购置设备11.60万台/件/套,购置图书64.45万册。2014年以来,组织县际、校际教师交流2800多人次。组织全州中小学教师、校(园)长参加各级各类培训6.5万余人次。

卫生健康

截至2021年末,德宏州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41个,其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德宏州中医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医疗卫生机构床位9998张,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1100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711人,注册护士4797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461人。

2022年末,德宏州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73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0123张,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1121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900人,注册护士4955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390人。

文化事业

2021年末德宏州共有艺术表演团体7个,文化馆7个,文物管理所6个,公共图书馆8个。全州广播人口覆盖率99.3%,电视人口覆盖率99.3%。

德宏州文化馆 (原名德宏州群众艺术馆) 成立于1963年,2011年加挂德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全馆共有干部职工18人,内设办公室、数字文化信息中心、文艺辅导部、美影书法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及社会团体部。202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

体育事业

2022年末,全州拥有体育场馆个数6个,全州运动员参加省级比赛7次、州级比赛10次、县级比赛8次。在省级及以上比赛中共获得金牌43枚、银牌40枚、铜牌29枚。

环保事业

2021年,德宏州城市空气质量PM2.5(细颗粒物)的平均浓度为25.5微克/立方米,5县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全部达99%以上,国控、省控地表水优良率排全省第一。全州纳入国家考核的11个国控地表水断面(风平大桥断面、姐告大桥断面、迭撒大桥断面、汇流电站断面等)和省级考核的5个省控地表水断面(芒究水库、勐卯水库断面等)优良水体比例达100%,县(市)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Ⅱ类的比例保持100%。

社会保障

2021年,德宏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7.7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0.4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0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28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7.6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4.66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9.51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0.34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87万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812.38万元;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62亿元。

截至2022年11月,全州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农村敬老院12所,床位1770张;全州102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居家养老服务场所69所,总床位840张;全州城市公办养老机构7所,床位304张。

交通

综述

德宏州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是面向印度洋的主要陆地出口,是中国进入南亚、东南亚最便捷的陆上安全通道。截至2020年底,德宏州公路里程为9540公里,共有芒市站瑞丽站两座火车站。民用运输机场德宏芒市机场通用航空机场陇川县一类通用机场和盈江县二类通用机场;拥有瑞丽口岸畹町口岸、芒市机场口岸三个国家一类口岸。

公路

截至2020年底,德宏州公路里程为954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97公里,国道323公里,省道302公里,农村公路8618公里(县道3193公里,乡道2745公里,村道2680公里)。按路面等级分:高速公路297公里,一级公路54公里,二级公路566公里,三级公路226公里,四级公路7758公里,等外公路639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82.76公里。

截至2022年底,德宏州已通车的高速有杭州-瑞丽高速公路(龙瑞高速)、瑞陇高速、腾陇高速公路,在建高速有芒梁高速、瑞孟高速公路(德宏段),规划建设的高速有瑞丽市至弄岛高速、盈江县至太平(雪梨)高速、芒市东绕城高速。

铁路

德宏州共有芒市站和瑞丽站两座火车站。其中,瑞丽站是大理至瑞丽铁路线站点之一,距离瑞丽东站8.489km,为中间站性质车站。

2015年12月,大瑞铁路德宏段开工建设,全长108.4公里,设计速度140公里/小时,未来将直接连通缅甸印度洋出海口。大瑞铁路东起大理站,途径保山站,西至瑞丽站,按照国有铁路Ⅰ级单线、电气化铁路标准修建,设计运输能力为客车12对/日,货运1200万吨/年。德宏州规划建设的铁路有芒市至腾冲至猴桥铁路、芒市至临沧铁路、木姐至曼德勒铁路。

航空

2021年,德宏州全年民航运输旅客吞吐量123.79万人。境内的民用运输机场德宏芒市机场通用航空机场陇川县一类通用机场和盈江县二类通用机场。其中芒市机场于2018年11月成功升格为口岸机场,开通国际国内航线26条,旅客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大关。陇川通用机场投入使用,德宏州成为全省第一个同时拥有民用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的州市。

航运

德宏州拥有瑞丽口岸畹町口岸、芒市机场口岸三个国家一类口岸,陇川章凤口岸、盈江小平原口岸两个国家地方口岸。德宏口岸不仅是中国对缅贸易的主要口岸,也是通往东南亚和南亚的重要口岸。

公共交通

德宏州共有38个客运站,其中一级客运站2个、二级客运站2个,候车亭和招呼站280个,农村客运站145个。

人文

综述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多民族聚居之地,五个世居少数民族分别是傣族、景颇族、傈僳族阿昌族德昂族,少数民族各自的文化交流融合,造就德宏州独特的歌舞文化、饮食文化等。元明清时期,大量汉人南迁,土司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交融。

非物质文化遗传

德宏州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项,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3项,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6项,县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74项;傣族剪纸和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浇花节是德昂族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主要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德昂族民众中。浇花节从清明节后第七天开始,前后历时三天。节日的第一天,德昂族群众都会穿起节日盛装,背上从井里打来的清水,带着早已准备好的食物,手捧鲜花,汇集到本寨的奘房中。节日仪式由寨内的长老主持,仪式过程中,男青年敲响光亚,女青年和着鼓点跳起“堆沙舞”,其他群众则身背精致的小花篮,手捧竹水筒举过头顶,依次往蛟龙槽里倒水,为佛像冲浴,以祈来年风调雨顺。仪式过后,人们将带来的食物摆到佛像前的供盘中,齐声朗诵祭词,然后尽情品尝各种食物。食毕排成长队,以象脚鼓队为前导,翻山越岭来到井旁或泉边取水。每次取水都很讲究,要举行取水供物仪式,男女青年还要进行传烟、对歌、赛舞等文艺表演。

在长期的生产劳作中,德昂族人民不断积累制茶经验,并针对南方潮湿的特点,根据生活需求,逐步摸索出一套制作酸茶的方法。德昂族酸茶分湿茶和干茶两种,湿茶为食用,干茶为饮用。 一年之中春夏两季可制作酸茶。湿茶一般当做菜来食用,干茶则是用来饮用的,其汤色年限浅的呈黄绿色,年限稍长则金黄透亮,十分诱人,年份较悠久的则呈红色。茶汤嗅之微酸,喝之轻柔爽口,既有熟茶的柔和,又不失绿茶的清新,回味甘甜,余韵悠长。

饮食

傣族景颇族作为德宏州五个世居少数民族的两个代表,在饮食习惯上有着:以稻米为主食,菜肴喜欢酸味,嚼槟榔,喜饮酒的共同点。撒撇是德宏州的代表性美食,撒,就是酸味凉拌的意思;撇,就是黄牛小肠接近胃部的一段里尚未消化完全的草料渣滓及胃液胆汁等的混合物。撒撇的滋味,是酸、香、辣、苦、鲜甜。

炮仗藤,又名火烧花,是紫葳科火烧花属的常绿乔木,常生于高海拔的干热河谷和低山丛林中,因筒状黑色的树皮像被火烧过一般,所以名为火烧花。火烧花的花常生于树干或多年生树枝老茎上,花期2-5月,花冠橙黄色至金黄色,就像一串串炮仗,所以人们也形象地称之为炮仗花。用棍子将花打落下来带回家,经过去蕊、焯水、冷水漂洗除去苦涩味,配上辣椒、豆豉芫荽等佐料或者炒,每一口都是花香。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是傣历新年,傣族过年有做泼水粑粑的习俗。泼水节前后,上允镇傣族人家开始制作泼水粑粑。用芭蕉叶包扎起来的泼水粑粑,透着一股清香。粑粑色泽黄润,味道清香、口感软糯。傣族泼水粑粑采用优质糯米、白糖、香米、花生,经传统手工艺精制而成,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冷却后,用火烘烤、油炸或蒸,即可食用。

民族节日

傣族的浇花节其实为傣族的新年,又名“浴佛节”,是傣族、德昂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节前后十天左右)举行,为期三至四天。泼水节起源于印度,曾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后为佛教所吸收。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增大,泼水节的习俗也日益流行起来。现在,这一节日已成为傣族最主要的民俗节日。节日期间,傣族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泼出的清水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年轻人还把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视作甜蜜的爱情。

景颇族目瑙纵歌,又称“总戈”,意为“欢聚歌舞”,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族聚居区,是景颇族最为隆重的传统民族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以后的九天内择双日举行,节期三至五天不等。目脑作为一种大型的群众性歌舞活动,其由来已久,历史上,每逢丰年,出征、凯旋、婚姻嫁娶、敬祭鬼神等重要活动,均要跳“目脑”。

传统的目脑舞,行进路线严格按照目脑柱上所示的花纹线路进行,即俗成的舞蹈规则,跳完两圈后,就要变换队形,分成两路:一路仍由领舞人带领,一部分人按照花纹的线路往前跳;另一路则变换舞姿,跳起自由的舞式,由舞蹈水平较高的人领头,这种舞式称为“脑巴”。跳到第三天收场时,舞队中的人手持花束跳,做饭的拿起锅铲跳,管酒的抱起酒筒跳。解放后,这一传统的民族歌舞节日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拓新。在节日期间不仅有传统的目脑舞会还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同时,还有书展、土特产品交流等活动。

撒种节和尝新节,是云南省德宏州盈江、梁河县。陇等县阿昌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日和八月十五日举行。相传在远古时代,阿昌族人民中有个年逾古稀的老婆婆,每逢八月中旬收获季节,她总是不厌某烦小心翼翼地将各种谷物良种选留下来,转送给各村寨的人民。由于帮助大家提高了耕种技术,她受到人们深沉的爱戴和尊重。一年的八月,老婆婆突然在收获前逝去。为了弥补老人未能穿新、尝新而逝的最大遗憾,人们在她灵前敬献香喷喷的饭菜和新衣。以后,每年八月十五日,阿昌族家家户户都用新收获的粮、菜、瓜果做饭,这样就形成了尝新节。来年春天人们又将她留下的种子撒到地里,形成了每年三月十五日的撤种节。

艺术

景颇篾弹弓又称泥弹弓,形状和用法与弓弩射箭差不多,只是篾弹弓的弓和弦都是用韧性极好的竹片、竹篾制成。竹片要削成中间宽,两端窄的形状,完成蔑弹弓还需拉上弦,弦要用稍薄的竹片篾成,中间编织一个小兜,用来放置泥弹丸。

干栏式建筑以其防潮通风、能够避免水患及虫蛇走兽之害等特点,由此形成一种独特的住居文化。其中以傣、哈尼、侗、壮、苗、土家等民族为代表,德宏州傣族的居民建筑是干栏式竹楼,这种竹楼以瑞丽县的最为典型。

瑞丽傣族的竹楼一般建于院子中部,将院子分为前后两部份,前院从事家务劳动和副业生产,后院种植蔬菜、果树,建有柴棚、畜既等。竹楼虽然也是干栏式建筑,但底层全部用竹墙封闭起来。墙是垂直的,屋顶为歇山式,形式接近汉族瓦房的屋顶,一般用草排或马口铁波楞板铺盖。墙上开窗采光通风都较好。楼梯一般安在楼外,外观类似汉族的楼房。

德昂族水鼓舞舞者在舞蹈时,将鼓挎在脖子上,鼓在身前,边敲边跳,或携水鼓于身体左侧,右手持槌,左手徒手打鼓。大、大钹伴奏,鼓声深沉、庄重,可以单独跳水鼓舞,也可大家跟随水鼓节奏起舞。在浇花节庆典仪式中,德昂族青年男女围圈对跳而舞,具有庄重古朴之风,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舞蹈。

地区象征

德宏州的州花是三角梅,又叫叶子花,州树未定。三角梅颜色丰富,花期长,花量大。丰富的颜色、品种的繁多和生生不息的花期, 象征着德宏州民族的团结、和谐和德宏州的欣欣向荣, 象征着德宏州对未来的展望。

风景名胜

综述

德宏州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景区(点)有瑞丽江大盈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町边关文化园、马嘉里事件纪念碑、明代“八关九隘”等。截至2022年3月,德宏州共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14家,其中4A级旅游景区(点)6家,3A级旅游景区(点)5家。

重要景点

勐巴娜西珍奇园始建于2001年2月,背靠雷牙让山及孔雀湖,占地426亩。珍奇园内设两个展馆八个园区(即珍藏馆、世界濒危名木馆和竹园、三角梅园、榕园、紫薇园、鸡蛋花园、桂花园、椤园、盆景园),有三个水池一块沼泽地。园中建有周恩来总理纪念亭,高27米,以傣族杆栏式建筑为基调,融入东南亚和缅式建筑风格。

勐巴娜西珍奇园是极有特色的热带亚热带生态园林,培植亚热带植物200多种,有百年古树300余株,千年古树4株、有珍稀濒危植物10多种。珍藏馆内和游道旁陈列有200多种奇石和翡翠黄龙玉珍品毛料。世界濒危名木馆内陈列着130多种来自非洲、南美洲和东南亚等世界各国的濒危名木大型标本。勐巴娜西珍奇园于2003 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定为"科学普及教育基地”,2005年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2008年全国侨联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勐焕大金塔坐落在芒市城区东南方,四周山清水秀,环境幽雅,视野辽阔。该塔居高而建,宏伟壮观,登塔瞭望,可俯瞰芒市坝。 塔高73米,塔底宽50米,八角四面三层空心。第一层大殿面积2000平方米,可容纳2000多人同时朝拜,大殿内中心柱四面塑佛,东面释迦牟尼佛,南面观音菩萨,西面药师佛,北面弥勒佛,四尊大佛均为整块4米多高的缅甸上等汉白玉雕塑,大殿气势磅礴,金碧辉煌。 

勐焕大金塔属南亚傣王宫的建筑风格,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该塔堪称当今中原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第一塔,是德宏州和芒市地区一个十分醒目的标志性建筑。

菩提寺是小乘佛教的寺庙。傣语称“奘相”,意为菩提寺。寺庙虽然不大,占地面积仅3600平方米,但它是享誉东南亚的著名南传上座部佛寺。菩提寺是德宏地区最著名的小乘佛教寺院之一,据史书记载,菩提寺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相传当时茫施(今芒市)长官司长官的大儿子舍弃官位,削发为僧,修建此寺。因寺前是一株很大的菩提树,便借树取名为菩提寺。

菩提寺建筑风格十分独特,一般傣族佛寺为方形独间干栏式结构,菩提寺却在主房两则各增一偏厦,犹如两翼紧衔主房。屋顶采用汉族歇山式建筑,斗拱飞檐和重檐式牌门显出其独特风格。

允燕塔位于盈江县城平原镇东2公里处的允燕山二台坡。始建于1947年。因1946年盈江县发生特大水灾,为求佛保佑,由盏达(今盈江县)土司后裔思鸿升的弟媳线云宵女士主持筹资修建。

允燕塔为土基结构。是滇西南传南传佛教的标志性建筑,属于覆钵形金刚座式群塔,由1座主塔和40座模型塔组成。塔基(金刚宝座)由5层叠加而成,底层呈正方形,第一层28个模型塔内设有佛龛。第二至四层基座均为方形束腰须弥座,四角各置模型塔1座,共12座,不再设有佛。第五层塔基为八角形束腰须弥座,顶端筑成圆台,周边雕有一仰莲瓣,呈一莲座,主塔立于莲花座之上,塔下身是一巨钟,中间一周有形态各异的手拉108个佛珠串的“七护卫”浮雕。浮雕上面为刺绣袈裟纹饰。塔身上部筑一串扁圆形连珠相轮,相轮上置一仰覆莲座聚宝瓶,构成塔刹。刹顶冠以金属宝伞和风标。塔身及塔刹通体涂饰金粉,朝晖夕阳之下,金光闪烁,十分壮观。

对外交流

国际

德宏州三面与缅甸接壤,国境线与缅政府控制区接壤186.3公里,与缅克钦邦第二特区接壤317.5公里,是中缅友好交流的重要之地。

国内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情概况.德宏州人民政府.2023-04-15

德宏州在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德宏网.2023-04-15

德宏州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信息公开专栏.德宏州人民政府.2023-04-15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人民政府.2023-04-15

统计用区划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04-16

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云南省人民政府.2024-01-07

浅谈景颇族语言文字危机及传承.德宏州人民政府.2023-04-15

德宏州统计局信息公开专栏.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4-01-07

德宏州林业和草原局信息公开专栏.德宏州人民政府.2023-04-15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4-15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德宏州人民政府.2023-04-15

矗立于人民心间的教育丰碑——德宏州“十三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纪实.云南网德宏频道.2023-06-07

云南德宏境内主要的两座火车站.搜狐网.2023-06-07

03.卷三气象志.云南数字方志馆.2023-04-17

德宏历史沿革.德宏网.2023-04-15

德宏沧桑历史巨变(一).德宏网.2023-04-15

谱写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云南省人民政府.2023-06-07

云南网:【壮丽70年 奋进新时代】70年德宏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云南省人民政府.2023-06-07

德宏州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6-07

德宏州综合交通“十三五”发展主要成就 “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重点.云南省交通运输厅.2023-04-15

历代土司致力边疆民族团结稳定事迹.德宏州人民政府.2023-04-15

德宏这些项目入选云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德宏州人民政府.2023-04-15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2005-08.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中国地名辞源-专业词典.2023-04-15

德宏州历史沿革.行政区划.2023-04-15

早乐东广场的故事,你听过吗?.搜狐网.2023-06-14

被遮掩的 腾越起义.新浪网.2023-06-14

原标题: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 云岭大地树起民主共和的旗帜.云南网.2023-06-14

德宏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德宏网.2023-04-15

德宏州土壤.德宏网.2023-04-15

云南省德宏州森林立地类型分类研究.中国知网.2023-04-15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德宏州人民政府.2023-04-15

【云发布】让“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更美 讲好德宏生物多样性故事.云南网社会频道.2023-06-14

德宏森林资源.德宏网.2023-04-15

德宏州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豆丁网.2023-06-14

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截至2018年底).自然保护区网络.2023-06-07

德宏州委、州政府召开盈江“8·12”洪涝灾害专题电视电话会议.德宏州人民政府.2023-04-15

统计用区划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04-15

统计用区划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04-15

统计用区划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04-15

统计用区划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04-15

统计用区划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04-15

德宏州统计局信息公开专栏.德宏州人民政府.2023-04-15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口数据.红黑人口库.2023-06-07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民族组成数据.红黑人口库.2023-06-07

rbook.中国知网.2023-04-15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宗教.德宏网.2023-04-15

中共德宏州委领导班子.德宏网.2023-04-15

德宏州人民政府.德宏州人民政府.2023-04-15

人大概况.德宏人大网.2023-04-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第十三届委员会主席会议成员名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委员会.2023-04-16

2022 云南企业 100 强名单.云南工业经济联合会.2023-04-16

德宏:抓规划 强产业 树新风.云南省农业农村厅.2023-06-07

德宏州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4-15

云南省商务厅.云南省商务厅.2023-04-15

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云南省人民政府.2023-04-15

德宏州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盈江县人民政府.2024-01-07

发展规划.发展规划.2023-04-15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规划的通知.云南省人民政府.2023-06-07

《中国(德宏)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实施方案》政策解读.云南省人民政府.2023-04-15

中国(德宏)跨境电商综试区.中国 — 南亚博览会.2023-06-14

【瑞丽试验区十年】大事记.澎湃新闻.2023-04-15

【瑞丽试验区十年】先行先试 为国家沿边开放做出示范.澎湃新闻.2023-04-15

云南科技管理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心组主题联学活动举行.中华网.2023-06-0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4-15

德宏州人民医院.德宏州人民医院.2023-06-07

德宏州卫生健康委员会信息公开专栏.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6-07

德宏州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4-01-07

德宏州文化馆简介.德宏州文化馆.2023-06-07

德宏州民政局信息公开专栏.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6-07

【德宏这十年】交通建设交出非凡答卷.德宏网.2023-04-15

盈江县交通运输局信息公开专栏.盈江县人民政府.2023-04-15

德宏州交通运输局信息公开专栏.德宏州人民政府.2023-04-15

德宏:把“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建设得更美丽.云南省人民政府.2023-06-07

百度安全验证.百家号.2023-06-07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07

德昂族浇花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07

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传博览会.2023-06-07

德宏傣族民间的饮食文化.中国知网.2023-04-15

德宏景颇族传统饮食文化特色及其开发建议.中国知网.2023-04-15

盈江县文化和旅游局信息公开专栏.盈江县人民政府.2023-04-16

有一种味道叫普洱│来澜沧上允镇吃泼水粑粑咯.搜狐.2023-04-16

2013德宏国际泼水节下月举办 3天20余个活动助兴狂欢.云南省人民政府.2023-04-15

傣族泼水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07

530 Origin DNS Error.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6-14

景颇族.中国政府网.2023-06-07

景颇山里藏着个“后羿之弓.德宏州人民政府.2023-04-16

德宏州民族宗教事务局信息公开专栏.德宏州人民政府.2023-04-15

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艺术.炎黄风俗网.2023-06-14

民族民间舞蹈的多元一体发展格局——以云南德宏民族民间舞蹈为个案研究.中国知网.2023-04-15

非遗中国:水鼓舞.新浪新闻.2023-06-07

德宏州州花叶子花的特征特性及繁殖技术.中国知网.2023-04-15

德宏州文化和旅游局信息公开专栏.德宏州人民政府.2023-04-15

逛景区啦!云南70余家A级景区推出门票减免大优惠.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4-15

展品详情.中国—南亚博览会.2023-06-14

德宏州文化和旅游局信息公开专栏.德宏州人民政府.2023-04-15

德宏州文化和旅游局信息公开专栏.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6-07

德宏州文化和旅游局信息公开专栏.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3-06-07

十年砥砺铸辉煌 笃行不怠谱新篇.德宏州人民政府.2023-04-16

恭喜!德宏州和潍坊市正式缔结友好城市.云南网德宏频道.2023-04-15

陇川县文化和旅游局信息公开专栏.陇川县文化和旅游局信息公开专栏.2023-04-15

历史文化 | @德宏人,德宏近现代史的这些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你“须知”!.德宏州人民政府.2023-04-15

非遗文化|那个最孔雀的男人.德宏州人民政府.2023-04-15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3-04-15

【党史教育】德宏唯一被国家民政部追认的抗战烈士——杨思敬的照片找到了.德宏州人民政府.2023-04-15

德宏州卫生健康委员会信息公开专栏.德宏州人民政府.2023-04-15

喜讯|德宏州、盈江县被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示范县.德宏州人民政府.202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