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和硕和顺公主

和硕和顺公主

和硕和顺公主(1648—1691),清朝公主,皇太极之孙女,承泽裕亲王硕塞次女,母为辉发纳喇氏。顺治帝五年(1648)八月二十二日生。后抚养宫中。顺治十七年(1660)封建宁公主,时年13岁,嫁给尚可喜尚可喜之第七子尚之隆。尚之隆官至领侍卫内大臣。公主后来被封为和硕和顺公主。康熙三十年(1691)十一月去世,时年44岁。葬于京西赵辛店北岗洼村

简介

和硕和顺公主是清朝的一位公主,她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孙女,承泽裕亲王硕塞的次女,母亲是辉发纳喇氏。她出生于1648年10月8日,后被抚养在宫中,由孝献皇后董鄂氏抚养。顺治帝十七年(1660年),她被封为和硕公主,时年13岁,嫁给了平南王尚可喜的第七子尚之隆。尚之隆后来官至领侍卫内大臣。

和硕和顺公主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十一月去世,享年44岁。她被葬在京西赵辛店北岗洼村。她的后代在清朝时期非常显赫,她的儿子尚崇廙被封为和硕额驸,并且担任过领侍卫内大臣等重要职位。她的孙子和外孙也在朝中担任了一定的官职。

和硕和顺公主的一生见证了清代早期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她的婚姻也是清朝通过联姻来巩固与藩王关系的一个例证。尽管她的一生可能没有像一些更为著名的公主那样充满戏剧性,但她的地位和影响力在清朝历史上仍然占有一席之地。

家属成员

祖辈

皇太极文爱新觉罗·皇太极

侧妃叶赫纳喇氏

父母

承泽亲王爱新觉罗·硕塞

辉发纳喇·楂亲(议政大臣、轻车都尉费扬古之女)

养父母

世祖顺治帝

孝献皇后董鄂氏

额驸

尚之隆尚可喜夫人杨氏所生。排行老七,顺治15年(1658),13岁的尚之隆与和硕和顺公主订婚。被晋封为和硕额驸。康熙六年加封太子少保。六年加封太子太保。康熙三十年晋封为内大臣。赐黄马褂。四十一年晋封为领侍卫内大臣。尚之隆很得康熙帝宠信,曾得到他亲赐的匾额对联等物。这一脉因和皇族联姻,其后裔世世代代绅联绵、簪缨繁续。一直到清末,极尽显赫之荣。

弟弟

和硕庄靖亲王博果铎(同母弟)

已革多罗惠郡王博翁果诺(同母弟)

辅国温僖将军额布(异母弟)

随哈(异母弟)

姐妹

和硕格格/郡主 爱新觉罗氏(同母姐,嫁科尔沁区右翼旗革图什业图亲王/多罗贝勒沙津)

硕塞第三女,顺治六年生,继福晋科尔沁孝庄文皇后所出,卒年13。

硕塞第四女,顺治八年生,继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所出,卒年11。

注:其中有一位与和顺公主在宫中受孝献皇后董鄂氏抚养。

子女

仅一子尚崇(和硕额驸、授头等侍卫,特晋领侍卫内大臣,补授盛京五部尚书协办将军兼理三陵六□带管佐领事)娶简亲王雅布第十女郡主。

长女,嫁纯亲王爱新觉罗·隆禧

次女,嫁正蓝旗贝子务尔占。

三女,庶出,嫁镶蓝旗宗主辅国国将军章京萨三。

四女,庶出,嫁兵部侍郎爱新觉罗·牛钮之子古北口驿站员外木尔图。

五女,庶出,幼殇。

孙子

尚玉成,镶蓝旗参领兼佐领,封中宪大夫。

尚玉德,承袭佐领兼骁骑参将,封通议大夫

外孙

和硕纯亲王爱新觉罗·富尔祜伦,两岁殇。

影响和评价

历史影响方面,和硕和顺公主的婚姻是清代通过联姻来巩固与藩王关系的一个例证。她的丈夫尚之隆得到了康熙帝的宠信,并且其家族因与皇族联姻而显赫一时。这种联姻有助于加强皇权,并通过婚姻关系将军事力量与皇室紧密联系起来,从而维护了清朝的统治稳定。

人物评价方面,和硕和顺公主作为清朝的公主,她的地位显赫,她的生活和婚姻反映了当时清朝皇室的联姻政策和社会风俗。她的后代也因为她的地位而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和硕和顺公主的一生虽然没有特别突出的个人事迹,但她的身份和婚姻在当时社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意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