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茶洞镇

茶洞镇

茶洞镇位于桂林市临桂区西北部,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盛产高山茶叶、高山罗汉果、高山百香果等高山特产,素有“罗汉果原产地之乡”的美誉。2023年,罗汉果种植面积为2.2万亩,鸡蛋果3000亩,油茶4000亩。

茶洞乡1958年属两江公社,1962年为茶洞区,1965年改为茶洞公社,1984年10月改为茶洞乡。2017年09月28,茶洞乡撤乡建镇。

茶洞乡境内交通便利,有县级公路茶两(江)柏油路与省道2017线相连,距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仅10公里。境内文物古迹主要有茶洞乡花岭古街,褚村古城墙,古树、聂氏宗祠等。

历史沿革

清,属临桂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茶洞乡,属桂林县

1949年12月,属临桂县两江区。

1958年9月,属两江公社。

1962年8月,设茶洞区,因区公所驻茶洞街而名。

1966年4月,茶洞区改为茶洞公社。

1984年10月,茶洞公社撤改为茶洞乡。

2017年,茶洞乡撤乡改镇。

介绍

茶洞乡位于桂西北隅,行政辖区面积217.5平方公里,属半山区乡,共辖行政村茶洞村、护山村、花岭村、定安村、富合村、江洲村、仁义村、温良村、安乐村、保合村、三合村11个,其中山区村委6个,自然村140个,境内杂居有汉、壮、瑶等民族。具有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茶洞乡距桂林市中心36公里,距桂林两江国际机场10公里,茶两柏油路与省道2017线相连,南接桂林—柳州高速公路,陆、空交通甚为便利。境内主要河流有北江河,全长8公里,年均温度19.1℃,年降雨量1980毫米左右,年无霜期330天,冬暖夏凉,适宜粮、林、牧、渔业的发展。平原主产粮食、蔬菜,养殖业亦十分发达。茶洞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山区各村饮水困难逐步得到解决,村容街貌不断改观美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进步,一批文明村、文明街道、双文明先进个人脱颖而出。临桂区茶洞乡抓住秋收后的农闲时间及时把“城乡清洁工程”深化拓展到山区村屯,在落实好村屯规划的同时着力整顿山区小集市,为群众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新农贸市场村镇规划正得到实施,茶洞乡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茶洞镇位于临桂区西部,地处北纬25°11′57″—25°23′30″、东经109°63′44″—109°54′14″之间,东与五通镇交界,南和两江镇相连,西、北同永福县毗邻,行政总面积219.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茶洞镇地势北高南低,茶洞、护山、花岭、定安县、富合等5个行政村地处丘陵,其余6个行政村属山区。

气候

茶洞镇年均温度19.1℃,年降雨量1980毫米左右,年无霜期330天,冬暖夏凉。

水文

茶洞镇境内主要河流为北江河(茶洞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茶洞镇耕地面积1832公顷(水田1142.67公顷、旱地689.33公顷),林业用地8620公顷。

水资源

茶洞镇有富合水库,总库容103万立方米。

行政区划

茶洞镇下辖11个行政村,共101个自然村,镇政府驻茶洞街。

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末,茶洞镇有人6412户22558人,世居民族有壮族汉族

2021年6月22日,桂林市临桂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茶洞乡常住人口为13579人。

经济

农业

2018年,茶洞镇农业生产总产值3.1亿元,种植罗汉果1466.7公顷,鸡蛋果1000公顷,粮食播种面积2066.7公顷,粮食总产量1.2万吨,肉类总产量4150吨,水产品总量317吨。

工业

2018年,茶洞镇工业总产值1.2亿元。

文化

日军对临桂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英勇抗日军”恨之入骨,多次对茶洞圩一带进行扫荡,均被抗日军迎头痛击,仅在茶洞、龙曲进行的三次战斗中,打死日军十多名,在全鸡寨江洲等地的伏击战中俘虏与打死十几名鬼子,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抗日军在茶洞与日军对峙了3个月,进行大小战斗20次,有效地阻止了日寇向该区西部山区的进犯。

命名由来

镇驻地茶洞圩,因历来有种茶、饮茶、喝擂茶粥习惯,故得名。

地方特产

茶洞镇特产主要有罗汉果鸡蛋果、夏橙、沙糖桔茂谷柑韭花中华鲟竹鼠等。

茶洞乡山区盛产罗汉果,是罗汉果发源地和全中国最大的产区,为天然“绿色食品”,素有“茶洞汉果最有名”的美誉。茶洞乡现有罗汉果种植面积1.5万亩,年产果9000万个,产值8000多万元。产地具有丰富的培苗种植和生产加工经验。同时,以罗汉果为原料,凭借传统工艺和现代科学配方,集酿酒生产和罗汉果饮料为一体的酿酒企业落户茶洞,生产的罗汉果保健酒具有多种功效,对血燥、胃栓、便秘、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咽炎糖尿病、预防“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等有显著疗效,成为闻名中外的“东方龙颪”。注册有“德润”牌罗汉果专用品牌商标,是桂林市名牌农产品,多次参加农展会、博览会,深受海内外客商的青睐和欢迎,产品远销东南亚各地。现正组织申报全中国名牌产品,罗汉果富含甜、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其甜度是蔗糖的300倍,可入药、可泡茶,具有清热润肺,生津止咳等功效,食用不产生热量,是医药、卫生、食品行业蔗糖的最佳替代品,其深加工前景十分广阔。

交通

茶洞镇有两江至茶洞、茶洞至温良村委、茶洞至永福县龙江乡公路。

社会

教育事业

截至2012年,茶洞镇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9所,教师165人,年末在校中小学生共163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义务教育普及率100%。

文化事业

截至2012年,茶洞镇有图书馆1个,藏书5万册,文化广播站1个。

截至2018年,茶洞镇组建村级篮球队、龙灯队、彩调剧队、舞狮队、广场舞蹈队等文体队伍,开展村级图书室创建工作。新增20多支广场舞文艺队,护山一支龙灯队,全年举办文艺汇演、全民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彩调和广场舞等各类文化体育健身活动50多场次。投入10多万元修缮和新建篮球场6个。投入50多万元修建温良村公共服务活动中心1处,投资80万元新建定安村村委楼,竣工投入使用。

医疗卫生

截至2012年,茶洞镇卫生院1家,病床7张,卫生技术人员17人。

社会保障

2018年,茶洞镇为7599名城乡居民完成养老保险缴费,新农合参保率达99%,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全镇评定农村低保对象632户1962人,城镇低保户4户5人,发放低保金334.7万元,发放最低生活保障全城镇低保对象9户6.9万元;重度护理补贴发放2710人次13.55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2418人次12.09万元;完成因灾倒损理赔农房15户,发放补助金额7.7万元,投入505万元完成210户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和维修。

旅游

风景名胜

茶洞镇境内风景名胜有古花岭圩、仁义川岩、禇村等,以中国传统村落为主,江底、垠头、定安堡、慈洞、富合、善良等6个白然村获第三批广西壮族自治区传统村落称号。其中垠头村、富合村列入全国第五批传统村落名录。

参考资料

广西桂林茶洞镇:“罗汉果原产地之乡”的振兴路.腾讯网.2024-03-20

桂林临桂区:绘好和美乡村三幅图 发表时间:2023-08-19 20:23:32 来源:中新网广西.中新网.2024-03-20

茶洞镇镇区总体规划.临桂区自然资源局.2024-03-20

临桂区茶洞乡隆重举行撤乡建镇揭牌仪式.今日头条.2024-03-20

2019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21-05-18

桂林市临桂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桂林市临桂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1-07-1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公布第五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