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车
绿皮车,即绿皮火车(green train),车体被涂装成绿色的列车。老绿皮,是20世纪50-80年代中国旅客列车最具代表性的形象,曾是国铁集团运输的代名词。新绿皮车,是指从2014年10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逐步对全路时速在160公里以下的普速客车统一更换车体外漆,车体颜色重新刷上绿色。与老绿皮车不同的是,新绿皮车运行速度最高可达160km/h,而且车内设施完整,有空调等装置,比之前更加舒适。
中国第一辆绿皮的火车,是在1936年从美国拉回来的。21型客车是“绿皮车”中的第一代,21型客车是中国铁路自行设计生产第一代主型铁路客车,1953年开始生产,1961年停止生产。22型客车是“绿皮车”中的第一代主力车型,1956年开始设计、试制,1959年生产,1994年停止生产,38年中生产了约26000余辆,运营时速80km/h。随后生产的22A型、22B型、22C型、23型客车、中国铁路31型客车(市郊铁路用车)客车,均是22型客车的改型,主要改进是在车体的材质上,部分型号客车在生产批次上也有细微的改进。1990年代末,绿皮车的平均时速仍未超过50公里,严重制约了蓬勃发展的工业物流和客运需求。中国铁路部门开始对“绿皮车”进行改造和淘汰。2014年7月1日起,随着中国各地绿皮车的停运、升级,中国全面告别“绿皮火车”时代。同年10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逐步对全路时速在160公里以下的普速客车统一更换车体外漆,车体颜色重新刷上绿色。这次列车外皮油漆涂刷改造包括普客、快车(K字头)和直达特快(Z字头)列车车体。
2019年1月5日,全国铁路调整新运行图,随着新图实施,新型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复兴号CR200J动力集中型动车组,上线运营,服务旅客出行。2024年春运,复兴号绿皮车”CR200J-C型列车春运“首秀”。与普速客车相比,这一车型车内空间增大,卧铺净高度进一步增大,并采用各种方式降低车内噪音。
名称由来
绿皮车,即绿皮火车(green train),车体被涂装成绿色的列车。因票价便宜,一直受人青睐。
老绿皮,是20世纪50-80年代中国旅客列车最具代表性的形象,曾是国铁集团运输的代名词。
新绿皮车,是指从2014年10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逐步对全路时速在160公里以下的普速客车统一更换车体外漆,车体颜色重新刷上绿色。与老绿皮车不同的是,新绿皮车运行速度最高可达160km/h,而且车内设施完整,有空调等装置,比之前更加舒适。
历史沿革
老绿皮
中国第一辆绿皮的火车,是在1936年从美国运回来的。
21型客车是“绿皮车”中的第一代,21型客车是中国铁路自行设计生产第一代主型铁路客车,1953年开始生产,1961年停止生产。木制座椅和行李架是21型硬座客车的标志。尽管在设计生产过程中作了不少改进,但仍存在经济技术指标落后,舒适性差等缺点,随后被22型客车替代。大部分60后到80后对绿皮车的初印象,都来自于中国第二代主型铁路列车,即22型客车,也包括改进版的22B型客车和23型客车。
1956年,中国和苏联签订了关于协助中国研制内燃机车的技术合作协定。一方面,中国可以派遣相关技术人员赴苏考察学习;另一方面,苏联也会派出内燃机车专家来华协助,直接指导草图设计工作,个中影响直接体现在列车的外形和配色上——由于几乎只能依靠苏联专家提供的TE3型柴油机车图纸资料推进研究,后来开发的国产东风内燃机车车型也与之较相似,都是绿皮加黄线。
22型客车是“绿皮车”中的第一代主力车型,1956年开始设计、试制,1959年生产,1994年停止生产,38年中生产了约26000余辆,运营时速80km/h。随后生产的22A型、22B型、22C型、23型客车、中国铁路31型客车(市郊铁路用车)客车,均是22型客车的改型,主要改进是在车体的材质上,部分型号客车在生产批次上也有细微的改进。
1990年代末,绿皮车的平均时速仍未超过50公里,严重制约了蓬勃发展的工业物流和客运需求。中国铁路部门就开始对“绿皮车”进行改造和淘汰,每一次中国铁路大提速,都会有一批“绿皮车”消失。1997年到2007年十年间,中国铁路进行了六次大提速,旅客列车的平均时速从43km/h(最高120km/h)提高到70km/h(最高250km/h)。火车车厢的颜色也变得更加多彩:红色的是快速列车,蓝色的是特快列车,白色的是高级直达特快列车,它们的出现,逐渐遮盖了铁轨上的绿色。
新绿皮车
2014年10月,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逐步对全路时速在160公里以下的普速客车统一更换车体外漆,车体颜色重新刷上绿色。这次列车外皮油漆涂刷改造包括普客、快车(K字头)和直达特快(Z字头)列车车体。
“绿皮版”复兴号
2019年1月5日,全国铁路调整新运行图,随着新图实施,新型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复兴号CR200J动力集中型动车组,上线运营,服务旅客出行。
2024年春运,复兴号绿皮车”CR200J-C型列车春运“首秀”。与普速客车相比,这一车型车内空间增大,卧铺净高度进一步增大,并采用各种方式降低车内噪音。
应用
老绿皮车,从1956年设计到1994年停产,共有约26000余辆22型客车在中国运营,作为铁路客运的主力车型,它们构成了大家对“绿皮车”的集体记忆。在坚持了近四十年后,这些绿皮火车还是没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需求,面临被淘汰的命运。1990年代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约7万公里,绿皮车的平均时速仍未超过50公里,严重制约了蓬勃发展的工业物流和客运需求。1997年到2007年十年间,国铁集团进行了六次大提速,旅客列车的平均时速从43km/h(最高120km/h)提高到70km/h(最高250km/h)。
2014年,随着高铁的飞速发展,为了推进铁路机车车辆的标准化,铁路部门决定将橄榄绿作为普速客车外皮的统一色调,利用黄色腰饰带形状的不同来区别具体等级,这样的设计,具备简洁、庄重、环保的视觉效果。
老绿皮车中,有许多已经被更加舒适快速的新绿皮所取代甚至是废线,从兰州市开往深圳市的火车,2011年10月即淘汰了“绿皮车”;武汉也在2012年1月告别了最后一趟“绿皮车;湛江市至重庆市“绿皮车”,在2013年7月结束使命退出历史舞台。2014年7月1日起,随着中国各地绿皮车的停运、升级,国铁集团全部实现“空调列车”。中国全面告别“绿皮火车”时代,走进高铁时代。7556/7558次列车的车体已经在2019年升级为空调快车,6161/6162次列车则在2020年因为乌东德水电站建设而撤销,6245次列车在2022年1月也要改成空调车了,越来越多的老绿皮将消失在历史舞台。
2019年1月5日,全国铁路调整新运行图,随着新图实施,新型时速160公里动力集中动车组——复兴号CR200J动力集中型动车组,上线运营,服务旅客出行。北京站始发4趟、北京南站始发4趟,分别值乘京沪铁路北京到上海市、上海虹桥站、杭州市、南京,以及保定市及京哈铁路北京到北戴河区等地的任务。旅客在京沪、京杭高铁之间穿梭,除了可以选择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高铁列车外,还将可以乘坐到时速160公里的“绿皮版”复兴号,实现夕发朝至。
2024年1月30日,是“复兴号绿皮车”CR200J-C型列车春运“首秀”。与普速客车相比,这一车型车内空间增大,卧铺净高度进一步增大,并采用各种方式降低车内噪音。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的CR200J-C型“复兴号”动集动车组共有4组,最高运行速度160km/h,投用于济南站开往威海市、威海开往菏泽市等方向的列车。
型号分类
21型客车
21型客车客车车长21975mm,以车长定名称为“21型”,是中国第一代定型客车。它的诞生结束了中国铁路客车尽系舶来品和杂乱无章的局面。1953年,首辆国产21型硬席卧车出品。同年,硬座客车的座椅形式从2-2改为2-3,自此2-3成为普通车厢的标配,21型客车也在此时定型。
22型客车
22是指列车的车体长度,也就是说22型客车这个系列车体的总长都在22米左右。22型客车的构造速度在100km/h到120km/h,但因为铁路建设程度和地形差异较大,实际平均速度不到40km/h,因此票价十分便宜;它们的车窗设计采取双扇单层玻璃向上开启的样式,隔音性能和密封效果比较差,这也是和今天列车相比一个很大的区别;而除了某些卧铺车以外,绝大部分22型客车都不带空调,冬季依赖烧锅炉取暖,夏季则要靠小风扇来降温。22型客车是20世纪中后期的主型客车,作为当时的主力车型,由于它们的车身普遍涂装草绿色底色和黄色丝带形象,“绿皮火车”便成了几代人的集体记忆。22型客车车长23600mm,因此在有些档案和习惯中,也称23型客车。
25型客车
25型客车是中国铁路的第三代主型客车,因其25500mm的车长而命名。
25B型客车(软卧车)
25b型客车1992年起生产,包含有硬座车、软座车、硬卧车、软卧车、餐车、行李车等种类。构造速度为140km/h,最大允许速度是120km/h。
25G型客车(空调发电车)
25K型客车
25K型客车是1996年根据铁道部发出的“铁路客车招标标书”和铁道部“25K型客车统型方案”要求而设计制造的快速客车,是中国铁路前四次大提速的主打车型,构造速度为160km/h,并推广应用空气弹簧悬挂技术和盘式制动技术。
25T型客车(青藏车)
25T型客车是25型系列的最新型号,“T”是提速型的简称,是25K型客车的后续版本,分为普通型及青藏高原型。25T型客车是为中国铁路进行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而设计的,构造速度为180公里/小时,最高运行时速为160公里。
“绿皮版”复兴号
复兴号CR200J动力集中型动车组是“复兴号”家族新成员,因其翠绿色涂装,被称为“绿巨人”。该车参照动力分散动车组优化设计,采用流线型外形,内部服务设施与既有动车组一致,适用于所有普速电气化铁路。由于其动力集中在列车头部或列车首尾端,因而被称为“动集”。CR200J型复兴号有短编组和长编组两种型号。短型动车组为9节车厢,定员720人。长编组为11节到20节车厢不等,最高定员1102人。长编组型号现已停产。“绿皮版”复兴号动车组于2019年1月5日投入运营。与传统机车牵引客车相比,该车型司机操作更加方便快捷,旅客乘坐更加安全舒适,运输组织更加高效,可充分利用既有检修资源,减少基础投入和设备维护成本。
绿色循环
被淘汰的老绿皮,会被安置在何处,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实在无法利用只能拆解报废的话,退役的火车车厢可能会在接受完改造修整后重新登场,放在专门的博物馆、铁路特色展览景区以及铁路主题公园展出;或是被售卖给私人作为他用,比如影视拍摄、网红餐厅包厢、学校教学使用等。而这些地方和场景,成为了绿皮车爱好者的神圣打卡点。
相关评价
绿皮车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其彰显的工业力量和机械美学,也在于附着于它身上的历史记忆。(渭南政法评)
曾经承载了一个时代的运力,寄托着一个时代的速度与激情,老绿皮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无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的退役对于曾搭乘它南来北往的乘客来说,更像是“一位奋斗了大半生兄弟”要退休了。这种恋恋不舍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也推动了新绿皮的出现。(渭南政法评)
如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的科普视频所示,看起来没有速度优势的老绿皮,因为充满了中国温度并未被完全淘汰,还会继续存在一段时间。它们定时定点穿梭于国内的一些偏远地区,会被充实到还没有通高铁的支线铁路上,在出行高峰期也会被“拿出来应应急”——每一次出现,都会吸引绿皮车迷的注意。(人民日报评)
从老绿皮到新绿皮,从普速列车到高铁动车,中国的铁路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革,这些列车驶入中国人的生活,见证着一段段岁月变迁。在未来,国产列车可能会发展成什么样,仍然值得期待。(渭南政法评)
相关报道
2024年1月30日,澎湃新闻新闻报道:今年是“复兴号绿皮车”CR200J-C型列车春运“首秀”。与普速客车相比,这一车型车内空间增大,卧铺净高度进一步增大,并采用各种方式降低车内噪音。
2024年2月1日起,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首次在川青铁路,青白江东站至镇江关段,加开成都西至镇江关站,复兴号动车组2对,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选择。本次加开列车车底使用,新型CR200J复兴号动车组,由成都客运段、成都车辆段、成都机务段,担当值乘任务。
参考资料
即将和已经消失了的“绿皮车”.今日头条.2024-02-04
绿皮车、小灵通……这些具有“年代感”的热词,用英语怎么说?.今日头条.2024-02-04
铁路绿皮车的前世今生!.今日头条.2024-02-04
“绿皮火车”的前世今生.澎湃新闻.2024-02-04
火车换“新衣”不只是颜色的改变.今日头条.2024-02-04
为什么今天仍然有绿皮火车?车身又为什么是绿色?.今日头条.2024-02-04
赏国色“铁”香 ,看时代风华!.今日头条.2024-02-04
“绿皮版”复兴号来了!全列Wi-Fi,将替代Z字头.今日头条.2024-02-04
复兴号绿皮车加入春运,旅客:宽敞又安静.澎湃新闻.2024-02-04
C919大飞机、“复兴号”家族新成员……它们,迎来春运首秀!.百家号.2024-02-04
403 Forbidden.中国政府网.2024-02-04
“绿巨人”动车“再下两城”,全运会前将全省开行.百家号.2024-02-04
首次!川青铁路加开成都西至镇江关复兴号列车2对.澎湃新闻.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