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惨案
抗日战争刚刚结束,1946年中国国民党再掀内战风云,在南通市制造了白蒲事件。为了表达反对内战,期盼和平的心声,南通的进步青年、学生在3月18日组织了大规 模的示威游行,反动当局对此极为恐慌,策划了屠杀进步青年的幽谋(奸谋暗谋诡谋),8位南通青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次屠杀被称为“南通惨案”,因发生在3月18日,又叫“三一八斗争”。
历史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滨江临海的南通城,因为特有的地理位置而显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立即派人抢先入城,进行接收,在南通市城内设立了党、政、军机构和特务机构,贪污腐败,迫害进步人士。与此同时,国共和平谈判一直在若断若续地进行,在和平烟幕的掩盖下,国民党政府大肆备战,不断挑衅,制造事端,破坏国共双方达成的停战令,“蚕食”苏北解放区,内战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1946年3月,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淮阴小组来到南通地区,视察国共双方执行停战令的情况。淮阴小组的美国方面代表是邓克中校,中国国民党方面的代表是肖凤岐上校,共产党方面的代表是韩念龙上校。军调小组先到如皋市的白蒲,调查国民党军队在停战令生效后进攻白蒲的事件。向军调小组反映真实情况的如皋县参议员徐浩泉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的暗杀。3月18日,军调小组来到了南通城。
为了向军调小组反映南通市人民反对内战、争取和平的意愿,按照华中九地委的部署,中共南通城工委动员了1000多群众,举行请愿大游行。(1946年)3月18日上午,1000多青年学生高呼“要求和平,反对内战”、“要求民主,反对独裁”的口号,前往南通城外欢迎军调小组。在军调小组驻地“桃之华”旅馆门口,游行群众要求会见军调小组,递交请愿书。中国国民党代表以代表们已经疲倦无暇接见为由,不肯接见群众代表,激起了广大群众的愤怒。
惨案经过
南通市人民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使得国民党当局恼羞成怒,军调小组刚一离开,国民党特务就向示威的群众伸出了屠刀。一O五师谍报连和南通军统特务组织、中统特务组织及三青团南通分部,策划了这场惨无人道的屠杀。
毫无人性的国民党特务3月23日首先密捕了南通文艺协会负责人顾迅逸、进步青年郑英年、孙日新,24日在江上杀害。3月27日青年记者孙平天被特务残害后投入长江,遗体浮现江面被发现。4月4日,文艺协会会员季天择、记者戴西青、南通中学的进步教师钱素凡、进步青年罗镇和4人又相继被捕。残暴的特务们用刺刀剖开他们的胸膛,活活扔进了长江。
1946年3月18日,军调处淮阴执行小组到南通市。按地下党指示,南通文艺协会组织的南通学生和各界群众近千人列队欢迎,并举行反内战游行,高呼“彻底实行政协五大协议!”“解散伪军!”“我们要和平,我们要民主!”等口号。3月23日起,领头组织游行的顾迅逸与六位进步青年与通中教师钱素凡先后被捕遭杀害。
对惨案的反应
惨案的不断发生激起了人民的极大愤怒。南通学生发表了告全国同胞书,要求立即停止南通特务的恐怖活动,停止对民主人士及青年学生的捕杀,立即释放被捕的学生及文化人士,迅速查清惨案真相,惩办祸首,要求南通当局切实保障人权,忠实执行蒋介石的四项诺言。通过斗争,青年学生逐渐是破了中国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面目。
国民党反动派一手制造了南通惨案,震惊全国!延安市《解放日报》为此发表了题为《南通惨案》社论;重庆市《新华日报》发表题为《人民的自 由权利在哪里?——抗议南通大血案》的社论。周恩来也在上海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谴责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南通惨案,指出这是和平民主运动中 一股反动的逆流。各界知名人士马叙伦、周建人、章乃器、许广平、赵丹、顾而已等也纷纷发表声明,谴责国民党特务的暴行。苏北解放区各县还成立了“南通市惨案后援会”,慰问烈士家属,声援南通人民的斗争。
对制造者审判
烈士们的鲜血没有白流。在全国解放后的1951年3月18日,在8位烈士殉难5周年之际,制造“南通惨案”的8名中国国民党特务,终于被押上了历史的审判台,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遇害者名单
顾迅逸:南通文艺协会负责人
郑英年
孙日新
孙平天:记者
季天择:文艺协会会员
戴西青:记者
钱素凡:南通中学教师
罗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