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县
如皋市县,民国第一大县,辖有现在的如皋、如东县以及海安部分地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宣布如皋为全国最大的县。斯时,如皋北至李堡镇(合李堡、栟茶),南到长江,东至黄海,西到洛马河,东西宽110公里、南北长90公里。辖15个区、241个乡、41镇、3078保、30891甲,总人口达1,48,304人。居全国各县之首。
简介
民国时期的如皋县基本辖有现在的如皋、如东以及海安部分地区。现在的如皋县如皋地处长江角洲北翼与张家港市隔江相望。市内23个镇、2个开发区皆有公路贯通。境内现有204线国道贯穿南北宁通高速公路、317和316省道横跨东西建设中的沿海高速公路开通指日可待从市区由204国道或316、317省道上宁通高速公路车程约20分钟通过江阴长江大桥可以在2小时内到达苏州市、无锡、常州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建成后2小时内可以到达上海。新长铁路傍城而过最近的铁路运输站在如城可达南通市、新沂市。境内拥有通扬运河。如海运河、如泰运河等主要河流纵横全境总长180.8公里内河航运十分便利。长江岸线全长48公里其中在又来沙有可直接利用的深水岸线长5公里深水贴岸微冲不淤可通航5万吨级“三超巨轮”可建1—5万吨级泊位14座5千吨级泊位10座建成港口已停泊6万吨级巨轮另外在长青沙到泓北沙之间有可供开发利用的岸线资源12公里是十分难得的江河海贯通的物流中心。市内有如皋机场距城30分钟车程市区距南通机场仅30公里该机场可直航北京、广州市、厦门市。
历史沿革
东晋时期,属广陵郡海阳县。义熙七年(411年),分广陵郡而设置建陵、宁海县、临江、蒲涛、如皋市五县。
北周时,废蒲涛县,并临江县入宁海县。如皋县隶属于海陵郡。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如皋县并入宁海县,隶属于扬州总管府(605年改为江都郡)。
南唐保大十年(公元952年),升如皋场为如皋县,隶属于泰州市。
元代,如皋县隶属于扬州路泰州府,升为上等县。
明代,如皋属于扬州府泰州。
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置江苏省,如皋市属江苏省泰州。清雍正二年(1724)划归通州区。
民国初年,如皋县先后隶属于苏常道和淮扬道。1927 年,废道存县。1933年,属江苏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38 年3 月19 日,日军占如皋城,如皋县政府先后迁往李堡镇、丰利镇、马塘镇。民国时如皋为一等县,与邵阳市同被列为全国最大的县。
1940年8月,新四军东进至如皋西乡,在卢港建立如皋县政府。10月,县随军继续东进至如皋东乡接管国民党如皋县政府。11月下旬,于马塘镇和平接管国民政府如皋县政府,并分县,东部为如皋县(如皋东乡),西部为如皋西南行政公署,1941年3月,在如皋西乡升为如西县。至此,原如皋县以通扬运河为界划分为两个县。1941年起,如西县隶属苏中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
1945年9月21日,新四军收复如皋城,如西县复名如皋县,原设于如皋东乡的如皋县更名如东县。同年12月1日,苏皖边区第一行行政专员公署于如皋城成立。1949年1月28日,如皋市全境解放。5月12日,第一行政专员公署改称苏中泰州行政区专员公署,如皋属其管辖,为一等县。
参考资料
#如歌如皋#【中华民国第一大县——如皋县】.新浪微博.202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