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彝族博物馆

彝族博物馆

彝族博物馆为中华民族园56个中国民族博物馆之一,按四川凉山地区彝族传统民居1:1复原,由本民族工匠按民族习俗和传统建筑工艺在当地建成半成品,到北京落建。所有建筑材料包括闪片木板瓦均从大凉山运至北京。于1993年建设,1994年6月正式开馆。

彝族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贵、川地区,人口约776万。有本民族语言文字,属汉藏语系藏缅甸语彝语支。彝文字,史称囊文。

彝族主要从事山地农业,兼牧业。漆器历史悠久。

传统节庆:火把节、彝年、密枝节、赛装节、插花节等。

传统歌舞:阿细跳月、打歌舞、锅庄舞及爬山调、娶亲调等。

传统饮食:转转酒、杆杆酒、跳菜、砣砣肉。

传统竞技:斗牛、摔跤、赛马、磨秋等。

彝族崇拜祖先,信奉万物有灵,信鬼神。

博物馆建筑

彝族博物馆由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型民居、越西县型民居、布拖县型民居、甘络型民居及楼、“阿么特罗”石、土林、火把节斗牛场、寨门等组成,规划为彝族山寨环境。并按当地气候环境配置植被和种植特色农作物荞麦油菜籽等。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占地面积5460平方米。

彝族博物馆室内外,均按彝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所有展品征集四川凉山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四百年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