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劳动合同履行

劳动合同履行

劳动合同履行指的是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依照合同条款,全面执行各自职责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29条的规定约束。

含义

劳动合同履行是指当事人双方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条件,履行自己所应承担义务的行为。履行劳动合同的原则包括亲自履行原则、权利义务统一原则、全面履行原则以及协作履行原则

原则

亲自履行原则

指劳动合同的履行必须由当事人本人来完成,除非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

权利义务统一原则

强调了劳动合同中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即一方的权利对应着另一方的义务。

全面履行原则

要求当事人双方不仅要履行合同的主要义务,还要履行附随义务。

协作履行原则

强调了当事人双方在履行合同时应该互相配合和支持。

要求

对于用人单位

1. 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若出现拖欠或未足额支付的情况,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支付令。

2. 必须严格遵守劳动定额标准,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劳动者加班。

3. 劳动者有权利拒绝管理人员的违规指令,如冒险作业,并且不会被视为违反劳动合同。对于危及健康和安全的工作环境,劳动者有权提出批评、举报和投诉。

4. 若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投资者等信息,这些变化不会影响劳动合同的效力。

5. 在用人单位合并或分立的情况下,原劳动合同将继续有效,由继承权利和义务的新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对于劳动者

1. 劳动者应当遵守用人单位制定的合法合理的规章制度,以确保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2. 如果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未经公示或未告知劳动者,则该规章制度对劳动者无效。

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程序

1. 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员工讨论后,提出相关方案和建议。

2. 通过与工会或职工代表的平等协商,最终确定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

3.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影响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要决策,在单位内部公开发布,或者通知劳动者知晓。

监督与法律责任

如果规章制度侵犯了劳动者的权益,劳动者有权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如果规章制度的实施导致劳动者遭受损失,用人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责任

如果规章制度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者可以据此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如果该规章制度的实施给劳动者造成了损害的,用人单位应承担赔偿责任。

参考资料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解读《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国政府网 .2024-10-21

实施《劳动合同法》的思考.中国人大网.2024-10-21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的说明.中国人大网.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