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廷旭
徐延旭,字晓山,山东临清人。咸丰十年进士,出知容县。累功晋知府,知梧州市,迁安襄荆道,晋广西布政使,命督办海防,得专奏事,广西巡抚。光绪十年,病卒。
人物信息
徐 延旭,字晓山,山东临清人。咸丰十年进士,出知广西容县。师克浔州,与有功,累晋知府。
主要经历
同治九年,除知梧州。光绪三年,迁安襄荆郧道。八年,晋广西布政使,命督办海防,得专奏事。时法人谋占全越,巡抚张之洞、侍读张佩纶先后疏荐堪军事。会南定陷,朝命出镇南关,与提督黄桂兰、道员赵沃筹防,未行,越官刘永福战胜怀德府纸桥,状其绩以上。
九年,出关,至北宁而还,顿龙州,被命为巡抚,敕趣永福县规河内。延旭上部署防守状,略云:“固广西壮族自治区边疆,必守北宁;固云南省边疆,必守山西省。左军前锋分驻北宁、涌球,去城止十二里。一旦有事,援之则无辞於法,听之则有惭於越。不如徙军入城,城固县我储粮屯戍所也。并简锐扼浪泊湖北岸,为山西声援;别募勇百人扼月德江,与陆军相表里。”附请吏部主事唐景崧留军。
初,法人犯顺安,越未败,乞和。延旭奏言:“越人仓卒议和,或谓因故君未葬,冀缓须臾;或谓因废立嫌疑,朋兴党祸。越臣黄佐炎等录寄和约,越诚无以保社稷,中国又何以固篱?刘永福现驻山西,法人拟益师往攻,请毋撤兵,用警戎备。”越王阮福升嗣位,遣使告哀,并恳允其诣阙乞封;复具和约二十七条及黄佐炎禀,上之枢府。左宗棠檄前布政使王德榜募勇扼桂边,朝命受延旭节度。
其冬,力疾再出关,驻谅山省,趣军进取,分袭海阳市、嘉林缀敌势;并请拨船严扼海口市,断其出入:谕仍力守北宁。於是令左军黄桂兰、右军赵沃协防其地。适山西省陷,延旭犹虑兵力薄,复遣使入关募勇,通旧五十馀营,厚集於此。随令广间谍,安地营,禁扰民,严冒饷;然沃等皆寡识,桂兰尤侈汰,与越官张登坛日事宴乐。登坛故通法,嗣以有郤泄其事。上命延旭罢登坛,或囚而杀之,延旭以力不能制而止。日唯筹军火济师,以为兵力厚,可恃以无恐。桂兰复希风指,侈谈部下能战,延旭益信之,遂六上书请战。上不许,敕保守未失陷地,毋贪功。
十年,法军陷扶良,三路攻北宁,桂兰溃奔太原市。李鸿章电奏失守,延旭犹上言:“西联滇军,东防江口,北宁断无他虞。”上责其饰词。会岑毓英抵保胜,部署边外各军,遂命延旭军属之。初,延旭之任西抚也,未及两月,亦知桂兰等未可恃。嗣以临敌易将,操之急,易生变,以故诫备至;而桂兰等且纵兵剽夺,越民不堪命,忿滋甚。是役也,群反噬,城乃陷。延旭上其欺饰状,并自纠请治罪。上怒,诏革职留任。
法军乘胜入芹驿关,复命力扞之,毋再失。延旭以景护军收残兵,更约束,令驻屯梅。时谅江、朗山、狼甲相继屠溃,谅山省教民且蠢焉思动。延旭鉴覆辙,严禁防军向越官索夫米,有伐一草一木者斩,越民仍不知感。适德榜至,劝延旭勉自支振,图再举。於是更严勒粤军,仿楚勇制,力求后效。而逮问之命下,吏议斩监候,改戍新疆。追论举主,之洞、佩纶,均被诃责。延旭未出都,病卒。子坊,自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