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隆回县第一中学

隆回县第一中学

隆回县第一中学(简称隆回一中,No.1 High School of Lonhui)位于隆回县,是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湖南省重点中学。学校地处湘西南腹地,地理位置优越,毗邻320国道,长江水系资江从西北校墙门流过。隆回一中始建于1942年,前身为松坡中学,为纪念爱国名将蔡锷而命名。1951年8月,由私立学校改为公立,并更名为“隆回县立初级中学”,1952年9月,更名为“湖南省隆回县第一初级中学”。1956年9月,更名为“湖南省隆回县第一中学”,并开始招收高中新生。

截至2022年12月,隆回一中占地面积107,384.4平方米,建筑面积92,761平方米。学校共有教学班级81个,教职员工312人。知名校友包括“中国女子标枪王”刘春花和著名编剧肖旭驰等。

办学历史

人杰地灵的魏源故里,风景秀丽的水河畔,坐落着一所誉满三湘的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隆回一中。七十载峥嵘岁月沧海桑田,七十载风雨兼程百业俱兴。70年来,隆回一中弘扬“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百折不挠、兼收并蓄”的松坡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一项项骄人的业绩,一曲曲动人的赞歌,明德砺学奏交响,崇尚实践写辉煌!

七十年前的中国,正面临着日寇的侵略和欺凌。然而,救亡图存的热望,化为一代又一代革命先驱的疾声呐喊,“教育救国、兴学育才”风起云涌。在此背景下,著名历史学家李剑农先生为纪念爱国名将蔡锷,在桃花坪创办“湖南私立松坡中学”。1942年10月26日,正式开学,招收新生两个班。这就是隆回一中的最初发身。

建校后,受时局所牵,校址数次迁徙:1944年9月,迁至马坪周家祠堂办学;1944年10月,又迁至六都寨桃花村院子;1945年3月,迁至桐木桥,借刘富公祠为临时校址;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学校迁回桃花坪原址。校名亦数次更易:1951年8月,学校由私立改为公立,改名为“隆回县立初级中学”;1952年9月,学校改名为“湖南省隆回县第一初级中学”;1956年下学期,学校更名为“湖南省隆回县第一中学”,开始招收高中新生。

2007年8月,全国首届百名优秀明星校长、全国优秀教师陈惟凡出任隆回一中第26任校长。他团结和带领党政一班人,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顺应时代发展的大潮,扎实开展以“立志、立德、立言、立行”为内容的“四立教育”,努力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9.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18600平方米,科学馆及实验用房2978平方米,图书馆及信息用房5100平方米,教师办公用房5100平方米,体育教学用房1900平方米,教工宿舍15000平方米,学生公寓10400平方米,学生生活用房5400平方米,其它辅助用房6120平方米。学校拥有固定资产总值3892万元(不包括土地和教工全额集资宿舍),其中房屋建筑3016万元,实验、设备、图书等固定资产876万元。学校建有4栋雄伟气派的教学楼和一栋现代化的电子图书馆,在市内享有盛誉的餐饮大楼和学生公寓早已投入使 用。

学校教学设施日臻完善。学校建有高标准的体艺馆、信息大楼、学生公寓、教学大楼;建有400个终端的校园网络系统和校园广播、双向控制闭路电视、现场影音采集三合一的开放式教育管理系统,并与长沙市长郡中学远程教育连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安装了每天能24小时监控校园每个角落的电子监控系统;教学人员人手一台手提电脑。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电子监控已进入每一间教室,在每一间寝室都可洗热水淋浴。高标准的400米塑胶田径场2011年7月已经竣工投入使用。投资近50万元的双面LED电子显示屏赫然屹立在办公楼前。图书馆、阅览室装备图书20余万册。

办学规模

学校现有班级81个,在校学生5000余人。

师资力量

隆回一中以“名师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现有在职在岗教师250余名,其中有9人先后被授予“特级教师”殊荣,现有高级教师106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19人,县级以上中青年专家、学科带头人50人。

办学成果

学生成果

1959年,首届高中毕业生99人参加全国统一高考,88人考取大学,其中郑玉堂考取清华大学,李华盛考取北京大学,刘鼎生被拟定为保送生去苏联深造(后因病未去)。首届高中毕业生高考成绩一鸣惊人。

1987年,范江北同学以全国第二名的成绩夺得全国高中物理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荣获“李政道物理奖学金”,免试进入复旦大学深造。

2009年高考成绩

2009年高考成绩揭晓,隆回一中在2008年高考成绩实现历史性巨大突破的基础上再创新高。

★二批本科以上上线660人,再一次名列全市第一、位居全省十强。

★重点本科上线208人。

★600分以上考生人数名列全县第一。

★文科重本上线人数、二本以上上线人数均名列全县第一。

★理科重本上线人数、二本以上上线人数均名列全县第一。

★388班陈海清以649分夺得隆回县理科状元。

★388班李奇平以640分名列隆回县理科第二名。

★406班李德光夺得隆回县应届文科状元。

★410班王维名列隆回县应届文科第二名。

2010年高考成绩

通过全校师生的奋进超越、创先争优,隆回一中2010年高考成绩再创新高:

★二批本科以上上线702人;本科上线率达88%。

★重点本科上线202人。

★600分以上考生费城76人队

★理科650分以上高分考生6人,居全市第一;文科620分以上高分考生5人,居全市第一。

★有两人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线:袁振雄以681分的高分(含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加分30分)夺得隆回县理科状元,名列全省前50名;范家玮获得671分的高分。

★刘恋以643分的高分夺得全市文科状元,名列全省第60名。

★刘恋英语单科获得146分的高分,语文单科获得134分的高分,该生两科成绩均进入全省前万分之一。

2011年高考成绩

适逢党庆,捷报频传。2011年高考成绩已揭晓:

★二批本科以上上线726人;

★重点本科上线260人;

★600分以上120人。

★重点本科上线率、二批本科以上上线率、本科上线率均居全市第一;

★本科上线率达90%,总上线率为100%。

★有三人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线:彭智697分,列全省第20名,夺得隆回县高考理科状元;

廖焱692分,列全省第29名;刘宁679分,列全省第124名。

刘梦叶夺得隆回县文科状元。

2012年高考成绩

通过全校师生的奋进超越、创先争优,隆回一中2012年高考成绩再创新高:

★二批本科以上上线780人,一本上线380人,600分以上52人。

★钟臻同学686分(含自主招生10分),名列全市第一,实考分676分,位居全省实考分第六名。

★钟臻同学理综296分,其理综单科成绩名列全省第一。

★有钟臻、石源两名同学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线,列全市第一;

★近3年有7人考取清华、北大。

★梁艳芳同学631分,列隆回县文科考生总分第一名。

2013年高考成绩

★唐静娴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马凌宇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

2014年高考成绩

★喜看沃土结硕果,相约甲午放欢歌。通过全校师生的顽强拼搏、奋勇争先,隆回一中2014年高考成绩再创新高:

★二本以上上线突破900人大关,达902人。

★一本上线450人。

★600分以上63人,其中理科55人,文科8人。

★理科670分以上4人:简志鑫681分全市第一名,肖惠仁678分全市第三名,钱舟677分全市第五名,郑明磊670分全市第八名。有3人进入全省前100名。以上4人均考取清华大学

2015年高考成绩

热烈祝贺隆回一中2015年高考成绩再上新台阶

2015年高考成绩已揭晓。我校师生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在2015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本上线402人。

★二本以上上线960人。

★600分以上61人。

★有王孝华、丁荣、刘攀、申茜茜等4人能录取清华、北京大学。其中王孝华实考664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加50分;丁荣687分,排全省理科第67名;文科考生申茜茜635分,排全省第45名。

刘宇考取飞行员。

教师成果

2006年-2012年间,教师参加教学比武,有1人次获全国一等奖,20人次获省一等奖,50人次获市一等奖。2008年,学校有国家、省、市5个立项课题结题,其中获国家级课题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1个、省级一等奖1个、市级一等奖2个;新申报省、市级课题5个;获省级以上奖励的论文100余篇;教师主编、参编了省级10多种正式教辅丛书。

所获荣誉

1980年,学校被省教委确定为“湖南省重点中学”。

1984年,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出“改革第一课堂,发展第二课堂,开拓第三课堂”,建立三个课堂同步发展的教学体系。《湖南日报》头版头条推介隆回一中教学改革经验,隆回一中知名度遍及三湘大地。

1995年,学校以全票通过省重点中学督导评估。1996年10月8日,学校举行湖南省重点中学挂牌庆典,成为邵阳市境内第二所挂牌的“湖南省重点中学”。

2004年,学校被确定为首批“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2014年,学校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是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现代化技术教育实验学校、湖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校团委是“湖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红杏文学社是全国十大最佳文学社。学校多次评为省市双文明单位,学校教育工会、党支部曾补评为省市先进基层工会和先进支部。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社会实践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优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湖南省模范职工之家”等近百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学校办学经验曾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湖南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文化传统

校徽与校训

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校歌

《灿烂的明天》(凌吟文词、刘淮保曲)

绿树掩映,碧水荡漾,

我们成长在资江河畔;

踏着晨露,迎着霞光,

我们生活在松坡岭上.

啊,松坡!啊,一中!

光辉的历史,灿烂的明天,

凝集着先辈的期望,

用我们的智慧,靠我们的力量,

筑起龙的脊梁。

全面发展,突出特长,

我们是未来的栋梁。

带着祝福,带着自豪,

我们是鲜红的太阳

我们是鲜红的太阳!

社团活动

“时维十月,序属三秋”。在这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时节,隆回一中迎来了建校七十周年盛大庆典。校庆期间,社会各界人士包括海内外一中学子为贺隆回一中七十华诞齐聚隆回一中,共襄盛典。

2012年10月2日上午8:00,蔡锷铜像揭幕仪式在凌云路上隆重举行,这尊象征松坡精神的蔡铜像由深圳校友捐赠,价值80余万元。庆典大会暨文艺演出在隆回一中体艺馆隆重举行。在庆典大会上,隆回一中校长陈惟凡做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全国人大常委、法律委员会委员周玉清等领导和来宾作重要讲话。

10月2日的文艺汇演掀起本次校庆活动的高潮。隆回一中艺术团、红叶组合、省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著名校友刘淮保袁树雄、魏芳、湖南省本土笑星周卫星、曾鸣等,共演出了《我是魏源故乡人》等十五个节目。

校园环境

校园内道路平整,高楼林立,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景,浓郁的文化气息尽显人文风韵。校风花圃、亭阁等人文、休闲设施与其它建筑和谐相映,风景亮丽。

知名校友

范子菲,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

周玉清,全国人大常委、法律委员会委员;

阮炳黎少将,解放军总医院党组书记、政委;

刘南昌,河南省三门峡市市委书记;

罗海燕,中共湖南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范子菲,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

孙湘隆,原湖南省刑警总队队长、郴州市公安局原局长、“打黑英雄”;

伍跃时,隆平高科董事长;

刘春花,亚洲女子标枪冠军。

参考资料

学校概况.隆回一中.2023-06-08

刘南昌 简历.人民网 地方领导资料库.202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