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伉
王伉(生卒年不详),益州蜀郡(今四川省成都市)人,三国时期蜀汉永昌知府。
益州大姓雍闿造反,王伉为府丞,与永昌下属官员吕凯一起防御,坚守城池,直到诸葛亮的到来。诸葛亮赞其“执忠绝域,十有余年”,上表王伉为永昌太守,封亭侯。
王伉因保土安民有功,死后被当地人立庙纪念,被历朝累封至“安济圣王”。
人物生平
王伉,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蜀汉初期,任永昌郡府丞(郡府副职)。在永昌郡期间,他始终坚守职责,效忠蜀汉。
章武二年(222年),益州郡(今昆明晋宁)渠帅雍闿率兵叛乱反蜀,并投靠吴国(治今南京),被吴远任为永昌郡知府(时无太守),多次投书劝王伉背蜀投吴。但王伉岿然不动,坚决抵制雍闿的反叛行径。
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平南中战争越嶲(今西昌市)、牂牁郡(今贵州)、益州(今昆明市)、永昌(今保山市)南中四郡。到永昌平定后,诸葛亮写出《荐吕凯表》,对王伉等人的忠诚表现予以肯定。随后,王伉被任命为永昌郡太守,并封阳迁亭侯。
后世纪念
民间信仰
王伉是三国时期蜀汉永昌太守,历史上保土安民有功,死后当地人立庙纪念。因多次救民众于水火,被历朝加封至安济圣王。相传清朝初年,潮州人谢少苍在云南省为官,当地发生旱灾,赤地千里,哀鸿遍野。他上表申报朝廷要求开仓赈灾,但却久未得到批复,在灾情危急情况下,他自行开仓救急,故而获罪,幸遇王伉显圣相助,得以脱难。之后,谢少苍认为王伉是自己的大恩人,回潮州市时便将其神像带回家祭拜。渐渐地,邻里到他家祭拜的人越来越多,谢氏遂把神像迁至青龙庙,供全城百姓祭拜。
相关传说
传说,有一年,韩江水暴涨,南堤岌岌可危,险情叠现。青龙庙前忽见翠青蛇群集,随后水势渐退,潮州转危为安。于是当地民众纷纷猜测,认为是王伉化身青蛇保境救民。自此,当地人更是把王伉当做民间大英雄来敬仰和崇拜。几百年来,王伉恩泽百姓的美名传遍潮人所在的每个角落,庙中因此香火不灭,后来当地人把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二十八定为青龙庙会。
相关作品
小说
影视形象
历史评价
诸葛亮:“府丞王伉等,执忠绝域,十有馀年。”
《蜀世谱》:“王伉等亦守正节。”
参考资料
王伉.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2-25
祈福|「安济圣王」诞辰暨首届炒面文化节.微信公众号.2025-02-27
三国大将王伉保土安民 民间修青龙古庙纪念(图).中国新闻网.2024-03-12
【永昌故郡 时代楷模】(九)隆阳名人简介之二.微信公众号.2025-02-27
三国大将王伉保土安民 民间修青龙古庙纪念(图).中国新闻网.2025-02-25
三国演义.豆瓣读书.2025-02-27
三国演义.爱奇艺.2025-02-27
二十四史系列 J39 三国志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国学网.2024-08-26
二十四史系列 J43 三国志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国学网.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