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套
京剧《连环套》,又名《盗御马》,是京剧的代表剧目之一,源自清代小说《施公案》,讲述的是康熙绿林好汉窦尔敦盗御马的故事。该剧目因兼重唱、念、功架、表演,被称作花脸行当的“试金石”。《连环套》分头本和二本,头本包括“坐寨”“盗马”两折,二本包括“拜山”“盗钩”两折。
创作背景
京剧《连环套》,按传统分头本和二本,头本包括"坐寨"、"盗马"两折;二本包括"拜山"、"盗钩"两折。《连环套》源自清代小说《施公案》,讲河间窦尔墩与黄三泰比武,被黄三太暗算,弃河间至连环套做寨主,他为报此仇盗了梁九公的御马,留名"黄三太"栽赃。彭朋令三太之子黄天霸三日内搜捕盗马之人,天霸以拜山为名,只身去了连环套,窦尔敦知其是仇人之子却未加伤害,反送他下山,约定次日在山下比武。黄天霸之友朱光祖夜入连环套,盗走窦尔墩的兵器-护手钩,留下天霸的钢刀。比武时,朱光祖假说乃天霸盗钩,窦尔墩信以为真,感念天霸不杀之恩,交出了御马,随黄天霸去投案。
作品内容
梁九公失落御马,见柬留黄三泰之名,知黄已死,乃调其子记名总兵黄天霸问罪。彭朋与黄三太有旧情,暗中庇护,限令访拿。黄天霸乔妆镖客出口外,遇窦尔墩部下贺天龙,擒之,闻窦名,故释之,假意拜山;诱窦自承盗马,黄先用软语求告,窦疑之,黄道出真名,又以语激窦,约次日比武,得脱下山。朱光祖夜入连环套,盗窦双钩,而将黄之刀插留案间,次日反责窦无勇,窦中计,甘愿献御马,随黄到官,认罪伏法。
杨小楼代表作,侯喜瑞、裘盛戎、高盛麟、王金璐等擅演此剧。见《施公案》七集第二-九回,又十七-三十四回。
《连环套》“这出戏(指《盗御马》)往往费力不讨好,弄不好,还容易出点儿'笑话'。比如'打扎巾',没有老同志的技术做保证,就很危险。我这一生遇不少位掉扎巾的事。”
方荣翔对弟子的嘱托就可见此剧难度之一斑,何况"盗马"还只是其中的一折。善铜锤的演员容易把戏唱"温",动作舞蹈做不足就难以显现窦尔敦的绿林气概;而架子花又难免把角色演得"流气",少了英雄派头,而且唱不好那几段脍炙人口的唱段,观众也会不满意的。事实上,此剧非"双门抱"的演员是很难演好的。
关于窦尔墩,在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中也有记载,其人出身较苦,有着侠义豪放的性格,恩怨分明。在京剧里也一直是以一个绿林英雄好汉的形象出现的,而黄天霸虽一直由名武生来演,且也演得俊秀刚劲,可由于他的行为不很磊落,对他的评价是贬大于褒,甚至一度被认为是封建官府的走狗。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这出戏只能演头本的内容就是一个例证。
其他剧种
同州梆子、徽剧、河北梆子亦有此剧目。
参考资料
《中国京剧像音像集萃》 20220405 京剧《连环套》.央视网.2024-02-25
京剧《连环套》:花脸行当的“试金石”(《中国艺术报》2019-04-26).中国戏曲学院.2024-02-25
导赏 | “方氏裘韵·旭日东升”方旭专场之《连环套》.搜狐.2024-08-23
京剧《连环套》:窦尔敦栽赃盗御马 黄天霸侠义出少年.央广网.2024-09-30
浅探京剧《连环套》(一) .爱戏网.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