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
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北部,东与榆树林子镇相邻,西与黄土梁子镇毗邻,南与杨树岭镇相连,北与平房乡接壤。该乡总面积为169.97平方千米。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的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变更,目前下辖9个行政村。
历史
1949年5月,建长胜沟区。
1956年4月,撤区,建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乡。
1958年9月,撤乡,属长胜沟(金星)公社。
1961年5月,析长胜沟(金星)公社建茅兰沟公社和长胜沟公社,属黄土梁子区。
1988年12月,合并茅兰沟公社、长胜沟公社,建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辖13个村。
2009年2月,实施并村后,辖11个村。
地名来历:古时,境域有一山谷名“木兰沟”(蒙古语意风景秀丽),后取谐音“茅兰沟”得村名。因原公社政府驻茅兰沟自然村得公社名,建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时沿用公社名。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地处平泉市北部,东与榆树林子镇相邻,西与黄土梁子镇毗邻,南与杨树岭镇相连,北与平房乡接壤,区域面积169.9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境内最高峰王子山,位于五家村,海拔914米;最低点三河汇流处,位于蒙古营子村,海拔525米。
气候
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多年平均气温7.1℃,年平均降水量618毫米。
水文
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境内最大的河流为老哈河,自东向西流经境内永盛村、帽子山村、长胜沟村、九神庙村、蒙古营子村,境内长12千米。
自然灾害
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冰雹等。最严重的一次雹灾发生在2011年7月22日,境内烧锅营子村、前营子村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0.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
自然资源
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铁、金等。已开发的有铁矿,位于永盛村,矿区面积6.5平方千米,地质储量1亿吨,可采量0.5亿吨,年产量2万吨。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辖烧锅营子、五家、雹神庙、前营子、蒙古营子、喇嘛洞召、九神庙、白花营子、长胜沟、帽子山、永盛11个行政村,下设182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下辖9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烧锅营子村。
人口
2011年末,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辖区总人口1981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63人,另有流动人口330人。总人口中,男性10383人,占52.3%;女性9433人,占47.7%;18岁以下4367人,占22%;19~35岁4127人,占20.8%;36~60岁8474人,占42.8%;61岁以上2848人,占14.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0207人,占51.5%;有满、蒙古、回、朝鲜等6个少数民族,共9609人,占48.5%;其中满族8894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2.6%;蒙古族415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28%。2011年,人口出生率4.62‰,人口死亡率3.26‰,人口自然增长率1.36‰。
2017年,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常住人口11563人。
截至2018年末,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户籍人口19573人。
经济
收入
2011年,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财政收入完成680万元,比上年增长5.7%。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01万元,增值税288万元,企业所得税29万元,个人所得税76万元;人均财政收入343.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07元。
农业
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有农业耕地面积5.45万亩,人均2.75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农业增加值生产总值的45.2%。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90万吨,人均958.82千克,其中玉米1.50万吨,其他0.40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中药材等。蔬菜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2.6万吨,主要品种有白菜、黄瓜等。食用菌产量1.9万吨。
畜牧业
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产肉类934吨;畜牧业总产值556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4.49%。
种植业
截至2011年末,累计造林14.88万亩,森林覆盖率60.10%;2011年,果树种植面积0.30万亩,产量0.16万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梨等。名优特农产品有黄瓜干、豆角干,绿色环保农产品有黄苓、远志、小草蘑菇、松蘑、血红铆钉菇等。食用菌产量1.9万吨。
工业
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工业以木材、食用菌加工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1.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80%,实现工业增加值0.15亿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23.6%。
2018年,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有工业企业5个。
商业
2011年末,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有商业网点352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亿元;城乡农贸市场5个,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75亿元。
2018年,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2个。
金融
2011年末,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38亿元;人均储蓄6964.07元;各项贷款余额260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有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583人,专任教师27人;小学10所,在校生1107人,专任教师7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
2011年,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教育经费达767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767万元。
科技事业
2011年末,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有专业技术人才337人,经营管理人才23人,技能人才235人,农村实用人才79人。
文体事业
1996年9月,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开通有线电视。2011年末,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602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8%。
2011年末,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有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11个,建筑面积330平方米,藏书1.69万册。
2011年末,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有体育场地3处,3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2%。
2019年,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新建设农村文化活动广场3个、送戏下乡17场次,新增体育设备45套,农家书屋图书借阅2000人次,年内举办大型文化活动2次,广场舞58次,开展文物保护法规宣传1次。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2家,其中卫生院1所,卫生室11个;病床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01张。专业卫生人员1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56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2.23万人次,住院手术60台次,出院病人606人次。
2011年,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7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84万人,参合率95.57%;孕产妇死亡率为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均为0%。
社会保障
2011年,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5户,人数18人,支出4万元,月人均185.20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0人次,共支出0.31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77户,人数1095人,支出100.70万元,月人均76.60元;五保集中供养82人,支出14.80万元,五保分散供养115人,支出18.90万元;医疗救助11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089人次,共支出26.05万元;临时救济133人次,支出10.76万元。
2011年,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自然灾害受灾人口1.34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2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25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241.7万元,救灾支出17.80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7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4.90万元。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36.5千米,投递点11个,通邮率100%;有电信服务网点40个;固定电话用户1701户,移动电话用户5496户,宽带接入用户177户。
能源
2011年末,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辖区有110千伏变电所1座,主变压器2台,高压输电线路5条,总长度65千米,用电负荷0.45万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1018.5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8.08%,供电可靠率99.81%;有液化石油气用户5234户,均为居民用户,燃气普及率78%,月液化石油气平均用量6.5吨。
交通
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境内有县级公路1条(兴榆线),长38.10千米;“村村通”公路长61.5千米。
荣誉称号
2020年10月1日,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满族蒙古族乡政府被授予河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风景名胜
茅兰沟满族蒙古族乡境内的“顶子城”遗址,位于乡政府驻地的北山上,据考查为夏家店文化时期遗址。1995年,确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