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君绰
杜君绰(公元601年—662年12月11日),舒州怀宁县(今安徽省怀宁县)人,天宝初年将领,是参与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9名主要将领之一,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封上柱国,怀宁县公。贞观年间长期执掌宫禁宿卫。龙朔二年(662年)十月卒。次年二月陪葬昭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杜君绰在隋末曾投身农民军,后归顺唐朝。跟随秦王李世民征讨各地军阀,参加过讨伐刘武周、宋金刚等各种战争。
玄武门之变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率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将伏兵于太极宫玄武门遗址(长安太极宫北面正门)内,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夺得帝位。以功被封为开国县侯,实食绵阳市食邑四百户。
贞观年间
李世民即位后杜君绰晋升为怀宁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任忠武将军,行左监门中郎将,加护军。担任玄武北门、翠微寺、玉华宫遗址等宫殿的守将,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正除右领军将军,加上护军。
高宗时期
永徽初年(公元650年)杜君绰兼任检校左武卫将军、检校右武侯大将军、知右厢诸门兵马队使等职务。
龙朔元年(公元661年) 杜君绰任辽东道经略大使负责经略高句丽诸地。唐军班师回朝后杜君绰因功拜为左领军大将军。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杜君绰被拜为左戎卫大将军,同时兼任太子左典戎卫率。同年十月二十五日(公元662年12月11日)杜君绰在上朝时死于禁庑之中。唐高宗李治下诏追赠杜君绰为使持节都督荆、硖、岳、朗四州诸军事。杜君绰死后陪葬于李世民的昭陵,杜君绰的儿子杜延基被册封为王府参军、上柱国。
主要功绩
参加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夺得了帝位。
参加讨高句丽之战,斩首三万。
杜君绰碑
《杜君绰碑》唐碑刻,唐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刻立。碑为螭首方座,高361厘米,宽115厘米。碑额刻有《大唐故左戎卫大将军兼太子左典戎卫率赠荆州都督上柱国怀宁县开国襄公杜君碑》35字篆书。唐李儇撰文,高正臣书丹。楷书,39行,行76字。碑文内容为杜君绰树碑立传,表彰其功绩。杜君绰,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封上柱国,怀宁县公。是参与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9名主要将领之一,贞观年间长期执掌宫禁宿卫。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十月卒,年62岁。次年二月陪葬昭陵。碑原在礼泉县烟霞乡冢渠村杜氏墓前。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馆。
参考资料
高正臣《杜君绰碑》.网易.2024-08-26
追随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十位将领 谁下场最惨?.网易.2024-08-26
《旧唐书列传第十五》.国学网.2013-10-26
李世民带10名心腹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后,这10位功臣 结局怎样?(6).中华网.2024-08-26
跟随李世民参加玄武门之变的十个人最后都是什么下场.百家号.202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