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占彪
徐占彪(1840-1892),清代将领,出生于四川西充县鸣龙镇徐家河。他在清朝晚期的军事领域中崭露头角,成为了民族英雄。徐占彪在剿灭中国西南地区农民起义、平定西北地区回族起义、清军收复新疆之战等战役中表现出色,为大清王朝稳住中国西南、西北半壁江山作出了贡献。他因功勋卓著,受到了御赐黄马褂和戴双眼花的荣誉。徐占彪于1861年加入军营,1862年镇压太平军,后隶属于道员黄鼎军,镇压陕甘各地回民起义军。他还参与攻占酒泉市和攻略新疆,并在光绪八年被授予巴里坤镇总兵。
人物生平
徐占彪出生贫寒,1860年(清咸丰十年)投效果勇营。先随军攻破蓝朝鼎、李永和农民军占领的丹陵、青神、眉州,继又剿捻、发、回等农民起义军。因骁勇善战,屡立奇功,由士卒升千夫长、分统、参将、提督。成为蜀军统帅,以“猛将”著称。官至从一品。
血战肃州
-----精锐与精锐的对决,清王朝平定西北回民起义、清军收复新疆之战的关键战役。
1872年,陕甘总督左宗棠率领大军西进,提督徐占彪攻肃州(今甘肃酒泉)。
肃州是陕甘回民起义军最后一个基地。1865年初,陕甘回民起义的浪潮波及河西走廊,武威郡(今武威)回民首先起义,接着马文禄在肃州起义,占据嘉峪关和肃州城。肃州邻近嘉峪关,西通新疆,是连接内地与新疆的边关重镇。新疆回民在前一年即已起义。清政府为镇压新疆回民起义,急图打通甘新通道,便命正在甘肃省的新授乌鲁木齐提督成禄先率兵攻取肃州。由于马文禄和新疆、金积堡、河州、西宁等地的回民军都有联系,力量不断加强,加之肃州形势险要,清军的“进剿”都被回军击败。1868年,成禄和甘肃提督杨占鳌在“招抚”的名义下,与马文禄“和”,把肃州交给马文禄管制。
1871年7月,俄罗斯帝国突然出兵侵占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声言还要“代收”乌鲁木齐市。在这样的形势下,清政府催促成禄迅即出关,并命左宗棠派兵驻防酒泉市。当时清军正进攻临夏回族自治州,左宗棠认为,“以陇中局势言之,自宜先规河湟,杜其纷窜,然后一意西指,分兵先扼玉关,断其去路,乃策全功。此时兴师远举,尚非稳著。”然而关外形势毕竟紧迫,左宗棠就抽派驻在靖远县担任截击河州回军和保卫省城兰州市任务的徐占彪部先赴肃州。
同治十年十一月十九日提督徐占彪率十二营蜀军,从靖远出发。率兵行次甘州府,探悉回民军先期转走肃州,遂抽带三营,于二十七日驰抵高台,与成禄会晤接防,以部队两营分扎抚彝高台,派总兵胡立芳带马队百余骑护送委员赴肃州南山各堡采买粮食。十二月初四日抵清水地方,遇零星回民军骑兵,胡应芳追至五六里许,适与崔三禹得彦胡天喜等三四千陕西回民军相遇,两军接仗,清水都司胡祥麟绅士王惠率团丁助战,略有斩获。徐占彪得报,即夜率步队三营往剿,成禄亦派钟文远带所部一营同行。初七日二鼓抵清水,初八日黎明分途进击,回民军不及备,大骇而奔,清军跟五十里,至金佛寺,复获大捷,而带粮已尽,乃留马步各一营驻清水,自率所部回高台。清军冻死十余名,冻伤九十余名。崔三禹得彦等本欲回西宁市就抚,不期清水遇剿,死伤太多,又转走酒泉市,出关而去。肃州回民军攻临水河民堡,徐占彪击之大捷。回民军复攻老颧堡,比官军至而回民军已遁。于是徐占彪先伏四营于十里外之乱古墩,以右营马队防援,自率军至东关,诱回民军,且战且走,至乱古墩,伏兵突起,回民军退,追杀之。城内回民军出援,被右营马队击败,马四自率精锐来战,参将肖兰玉以开花炮轰之,伤其马,徐春先往擒,被飞子所伤,马四乘机逃去。
同治十二年夏五月,桂锡桢率军抵肃州,回民军出城迎战,被击败,清军乘破一卡。回民军首领马四见清军日集,遣人向关外及西宁市各回民军求援,并有关外缠回三千余人入城助守。时西宁回民军首领马三已死,陕西回民军由大通北原转援酒泉市。西宁回民军头目马永福率米拉沟西马营各回民军投降清军,惟陕西回民军崔伟白彦虎等尚怀二心。左宗棠知陕西回民军首领及各首领眷口均在大小南川,拟进师西宁,攻所必救,等其回援时击之。乃令马永福马占先截陕回去路,檄提督何作霖由康家崖赴碾伯,刘锦棠从平凉市进军,并调陕西直隶州龙锡庆率所部至碾伯会剿。
肃州回民军自三月败后,倚朱家堡黄草坝塔儿湾文殊山各堡为犄角,环以连卡百余座坚拒。徐占彪已与回民军相持久,非设计诱出不能战,乃指示所部归化营回地方武装暗约马四出队攻清军而作内应,以绕旗为号。是日,徐占彪率所部伏城西南老马堡,天亮前,先令步队二营诱回民军,回民军怀疑不前,及见回民兵勇在乱古墩上绕旗,才大队出击。时桂锡桢率军伏深林中,等回民军刚过半,横截而出,回民军分队抵抗,归化营迎头猛击,清军继之,徐占彪由老马堡分三路冲出,回民军伤亡惨重,遂分二路,一路奔城关,一路奔朱家堡。
陕西回民军毕大方转入抚彝境,甘肃提督杨占鏊令张庆云截剿,陕军转入东乐,张庆云追之,又走山丹县,张庆云追至红寺湖,小有斩获。另路回族军转至镇番,游击李效先副将王礼和会剿于唐家寨。张庆云追陕西回民军至黑城,遇另股回民军自扁都口冲出,与陕西回民军合,约千余骑。张庆云扼之驼岭山,回民军折转入口。
回民军又攻大马营,署永固副将扎拉芬与张庆云俱赴援,战于周家庄,清军伤亡颇多。而平番之柳林口亦有回民军袭扰,穆图善派兵击败。
凉州镇总兵王仁和亦击败回民军于高古城。徐占彪以肃州回民军所据塔尔湾各堡不破,不能规取肃城,令黄虎臣出军雷台庙一带牵制,自率马步五营并调红水临水团丁夜趋塔尔湾,令副将马桂率马队为两路策应,分所部为十,各指一垒攻之。时天未曙,回民军仓猝拒守,清军已乘间攻入,克四堡十九墩卡,来援回民军俱被马队击败。是夜复袭破墩堡六座,乃分兵轮攻塔尔堡,至六月初攻克东山堡。徐占彪进驻黄草坝,督攻益急。投降回地方武装勇兰明泰奋勇先登,守备徐春先继之,遂克塔尔堡,乘胜攻克文殊山黄草坝诸堡,于是酒泉市城外百余墩堡依次削平,各军进驻沙子坝,离城竟三里。
同治十二年六月,回民军五六千自肃州南门出,头裹白巾,缚黄白纸,前斜排两行,中作方营,后队散列,既成列,先杀一妇人一犬为压胜,诵经誓死猛扑,清军静以待之,等其将近气已衰,乃冲出。回民军奋勇拼杀,清军肖兰玉以炸炮摧之,桂锡桢率马队冲入阵内,回民军大乱,徐占彪麾军冲杀,回民军伤亡甚重,退据城南枯树堡。次日城内回民军复出数千,分驻香庄,伏麦地以枪击清军营垒。回民军出南门索战,清军分三路进攻,不到一个时辰,回民军败溃,清军乘势取香庄,杀回民军千余,俘回民军头目马纳斯阿訇。张景福连日克城北北崖头,城南枯树堡城东南四坝各堡卡,城东朱家堡,肃州城遂孤立。
徐占彪分所部马队为二营,环肃州城分扎,惟缺北门一面。回民军屡败,凭城固守。清军以开花炮轰击,城垛崩裂,以兵少长围不能合,徐占彪乃请左宗棠支援。适调赴省防之奇捷营因军饷积欠溃散,刘锦棠亦请济师。左宗棠无兵以应,乃奏调湖南提督宋庆全军由陕西省赴甘助剿,以张曜扎金积堡,令提督潭拔萃所部赴西宁市助刘锦棠军,而令杨世俊所部由狄道安定赴省。及杨世俊至省,马营监防军哗溃,出通渭县过伏羌趋礼县,驻长道镇之副将白旗部弁张成伦与战被杀,溃军进由秦州区窜清水之关山。
肃州徐占彪自上年八月至今苦战半载,环城掘壕七百余处,攻克附城各堡。回民军于是浚重壕抵拒。清军所筑长围西北隅仍未能合。适将军金顺率满汉兵二十一营至,陶生林以楚军五营至,徐占彪乃增筑城西北六垒,扼回民军出入,回民军来攻,屡被击退,又败红庙子来援。马四乘夜于单家屯庄筑二坚堡,徐占彪与金顺会剿,奋勇齐进,回民军大败,遂夺城西中国清真寺,附城之新堡又为清军破。
陕西回民军白彦虎率众四千余自西宁转入扁都口,左宗棠令杨世俊追剿,白彦虎败走山丹下四旗,掠张掖市抚彝,杨世俊由不罔截击,杨占鏊由抚彝坡桥一带堵击,白彦虎由高台至下沿河,与肃州来迎回民军合踞镇夷西山寺族,又攻毛目城,被清军击走。白彦虎踞塔儿湾废堡,肃州回民军三千出南门扑清军长壕,白彦虎亦率众由塔儿湾来攻。徐占彪令肃州总兵章洪胜等凭壕拒守,陶生林等由西抄击,杨世俊等由东北抄击,自由中路冲杀。回民军拼死相战,金顺督师助战,邓增复用开花大炮轰之,回民军始败溃,清军追杀十余里,当地回民军见白彦虎败走,也退回城内。次日,白彦虎复约城内回民军再扑长壕,清军侦知,徐占彪乘虚捣其据点,衔枚急进,平明抵塔儿湾,回民军警觉大乱,徐占彪令军士先杀眷属,见强状者砍之,立平其堡。这时彦虎率众抵肃州城南,城内回民军出应,清军分头迎击,方酣战间,白彦虎闻知清军已破塔儿湾,急率众反奔,守城回民军失援,遂败退,清军追击白彦虎,彦虎伤亡甚众,由间道出嘉峡关。清军提督李登志总兵王子龙都司刘芳海千总李道修战死。肃州回民军挑精锐更番猛扑礼拜寺,均为清军所败,乃据城外废墙为垒,外掘深壕筑墙凭守。徐占彪于礼拜寺四面掘壕截之,并于寺西增筑炮台,移后膛巨炮向回民军轰击,回民军昼伏夜出,相持四昼夜不退,且亦于西南添筑炮台,放叉子枪,断礼拜寺出入之路。徐占彪以巨炮轰倒炮台,守兵尽毙。回民军乘夜又扑长壕,清军施放洋枪,击毙无数。相持两日,回民军仍不退。徐占彪夜分军三路直抵西南城,更番进攻,后终于退入城。
肃州回民军骁勇善战,不作阵式,惟伏壕筑短垣凭守,择沟渠坑坎丛堆废垒间斜行急跃,悠走悠匿,以避炮击。河南省提督宋庆率豫军至肃州,以二千人为梅花方阵四抵东门外,噪而进,声如雷,回民军伏无形,仅见小白旗三,清军再噪再发,枪烟甫散,而回民军枪发于壕内,前列应声倒,死者二百余。徐占彪乃令邓增筑炮台于中国清真寺。邓增于六月初筑成礼拜寺外炮台,向城遥击,轰毁谯楼雉,惟城垣坚厚,施百数十炮不裂间,有损回民军急修补,城中妇孺号哭声震野外,然回民军由阴沟蛇行出入自由。乃商之宋庆,于丛坎中逼筑炮垒,金顺亦逼东关重壕筑炮台为犄角,俯瞰关厢。
陕西回民军首领白彦虎原是陕西回民中老教,初为呼尔拉特·多隆阿所败,走庆阳市府,与同行至十八大营,盘踞安化董志原为根据地。同治七年复为黄鼎雷正绾击败,北走金积堡,与马化龙宗旨不同,马化龙系甘肃回民之新教。之后由宁夏回族自治区而兰州市而西宁市以至酒泉市,所如辄不合。时左宗棠驻肃州所统湘军甘肃省及其他各军队号称二十万,彦虎自知不敌,将联络缠回再谋发展。道经敦煌市,杀马而食,敲冰而饮。将为远行,不得不携带食料,遂乞诸民,不但不借给,且民团鸣鼓而攻。所部愤怒,请命而战。彦虎阻拦说:“吾与官军战,不与百姓决雌雄;大丈夫四海为家,岂能老死家乡,与草木同腐也。”乃由天山南路至俄境托呼马克定居,不数年成一部落。光绪初,曾纪泽使俄,闻彦虎在其境内,依强邻自全,枕威养锐,恐复为中国患,与俄政府严重交涉,照叛党私逃例交还中国,俄不引度,以彦虎为政治犯,彦虎遂长为外国人矣。有人以此作叛国论,实际亦算同族中一杰出者!同治十三年闰六月,徐占彪与金、宋诸军填壕力攻,遂破东关,回民军凭内城死拒,又造长车七八十架,上置挡牌钉毡以御枪炮,出敢死队拥扑长壕,清军以炮环击,乃退去。
同治十三年秋七月,左宗棠赴酒泉市督剿。屯兵南门外孔雀园,阅长壕增兵西南北三面,令诸将会攻。夜半,徐占彪等督队填壕,回民军乘高抵拒,未能骤克,平明东北角地雷发,游击张林率壮士冒枪石登城,被击毙。次日徐占彪、杨世俊两军暗掘地道,各军又用炮连轰,回民军死伤颇众。越二日,徐、杨两军所设地雷俱发,世俊先登东城,不见一个守城的,方麾队升,回民军于城沟中发枪,杨世俊中枪而死。因清军长围密合,回族军粮竭求抚,愿从戎出塞以赎罪。诸将请急攻,否则收降,左宗棠不许,因仰攻伤亡太大,乃筑大台,日以炸炮遥击。城中回民军饿死大半,老弱出降者日数百人。至九月,将军金运昌率兵由东北城缺口抢登城头扎卡,断回民军往来。刘锦棠又率湘军自西宁市至,驻营南门,所抚陕回崔伟毕大才等驰马城下,呼马四告以死期已至,善自为谋。马四自知生路已绝,亲诣大营乞降,左宗棠乃令先交马械,以群回分羁各营,同日骈诛,并诛客回一千五百七十余及马文禄等九名。清军入城纵火,焚土回四千余人,肃州回族被清军诛戳尽。
1875年(清光绪元年)在围攻陕西省、甘肃省的回民起义军的金积堡战役中,徐占彪率军剿肃回屡捷,得到清军统帅、湘军首领左宗棠赏识。总督左宗棠、将军金顺、得旨嘉奖。赏总兵官万守根、杨龙彪、正一品封典。提督徐占彪、云骑尉世职。提督蒋东才、陈春万、黄马褂。 。
收疆驻防
光绪二年丙子(1876)湘军统领刘锦棠在与左宗棠“熟商进兵机宜”后,率军分四路出星星峡,向哈密进发。紧接着,左宗棠又调川军徐占彪部出关。清军将领、蜀军提督徐占彪率马、步5营驻守镇西厅,徐占彪任巴里坤镇总兵,以固后路。其后清军陆续攻占黄田、古牧地、乌鲁本齐、玛纳斯县南城,结束北疆之役。
光绪三年丁丑(1877)春,徐占彪、刘锦棠、张曜三路蜀军、湘军将士继续向南疆进军。刘锦棠率军一举攻克达坂城,并直下托克逊县,徐占彪、孙金彪(张罗部)两军亦连破诸城隘,会同刘锦棠部将罗长枯三面会攻,收复吐鲁番盆地。阿古柏在绝望中服毒而死。这不仅结束了阿古柏在新疆的残暴统治,粉碎了英、俄利用阿古柏瓜分新疆天山南北部的阴谋,而且迫使俄罗斯帝国归还了武装占领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1882年,清廷因徐占彪在捍卫祖国主权的斗争中战功卓著,受御赐黄马褂,戴双眼花翎。旋任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总兵,统辖镇标四营:镇标中营、左右两营、城守营,兼辖哈密协,古城营,塔尔纳沁营,木垒营。驻守新疆防务。徐占彪镇守巴里坤时,既严束军队,又组织汉、回族修水渠、植柳树,还奏免全疆3年田赋。他为桑梓捐赠6000余金,助撰县志。他置学田,兴义学,修徐尔河石桥,建窦禅寺“武圣宫”。
御赐牌坊
1889年,徐占彪因病被奏准回归故里,1892年病逝,葬于多扶徐氏祖莹。清王朝在南充西桥河赐建“提督军门昆山徐公讳占彪神道”金字牌坊1座。有联为“荡除西北余腥,功从血战完关守;撑住江山半壁,天为中兴育将臣”。横批“勋高铜柱”。晋城也立有徐家祠堂志念。